(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4月27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公开接见活动,在要理讲授中继续以老年为主题。这一次,教宗讲解了“纳敖米,开启未来的代际连接点”。教宗强调,“如果青年对感恩持开放态度,而长者能为他们投入新的未来主动采取行动”,各国人民就会蒙受极大的祝福。
教宗以《卢德传》为一条主脉来展开他的要理讲授。纳敖米是个犹太妇人,随著丈夫和两个儿子从犹大白冷到摩阿布乡间去侨居。以后,她的丈夫和两个儿子都客死他乡,留下她和两个儿媳。纳敖米决定返回故乡,两个儿媳也要随她去。
起初,年迈的纳敖米被同样成了寡妇的两个儿媳的情感所感动,但对她们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民族中的命运表现出悲观。于是,纳敖米鼓励两个儿媳“各自回娘家去,度新的生活”,并说“我不能为你们做什么了”。教宗解释,这个丧失丈夫和儿子的老妇执意让两个儿媳离开她,这已经“呈现一种爱”。
纳敖米这样说却也是一种“认命”的态度,认为对失去丈夫保护的外乡寡妇而言,没有可施展的未来。那个叫卢德的儿媳却不肯,教宗说,这是因为她与婆母的关系 “受到了天主的降福,因此纳敖米不能要求她离开”。起初,婆母“对这个提议的屈从超过欣慰的成分,也许认为这种奇怪的联系将会加重她们二人的危险”。
教宗解释说,在某些情况下,“长者的悲观倾向需要受到青年热情施压的反对”。纳敖米就是在卢德殷勤的奉献下,“走出悲观主义,甚至主动采取行动,为卢德开启新的未来”。她鼓励成了寡妇的卢德在以色列寻找一个新丈夫,就是后来的波阿次。波阿次“显示出高贵的品质,在他的工人面前护卫卢德”。教宗评论道,不幸的是,这种欺生的危险“如今仍然存在”。
庐德新婚后,“天下再度平静下来”。以色列的妇女们就对纳敖米说,卢德这个外乡女子“胜过七个儿子”,这婚姻“蒙受上主的祝福”。教宗说,这样一来,“纳敖米在她的老年将看到有份于这新生世代的喜乐”。“看看有多少‘奇迹’伴随著这个老妇的转变!她凭著爱心转而愿意为一代人的未来著想,这代人被丧失所击伤并面临被抛弃的危险”。
教宗指出,偏见被信德和爱所克胜,“婆母克服了对自己儿子的嫉妒,从而珍爱与卢德的新关系;以色列的妇女克服了对外乡人的不信任,在男性权力面前显得孤单的女孩的脆弱,在充满爱和尊重的关系中得以调和”。
而这一切都因为,"年轻的卢德坚持不懈地忠于那处在民族和宗教偏见下的一种纽带",同时也因为"年迈的纳敖米主动为卢德重新开启未来,而不是仅限于享受她的支持"。如果年轻人和长者有这样的执著,就“没有什么能阻止天主的祝福在万民中繁花盛开!”
最后,教宗叮嘱“年轻人要与长者交谈,年长者要与青年交谈”。“我们必须重新将这桥梁建得牢固,那里有救恩和幸福的流动。愿上主帮助我们,使这流动在家庭内和谐地增长,那种建设性的和谐是从长者传到较年轻的人,那是我们必须守护和注视的美丽桥梁”。
链接网址: www.vatican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