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信德报上看到名为《司祭和祭司大不相同》的文章(10.20第38期),不由得让我想起在教会内广为流传的一些同类文章,《神父不是“神甫”》、《到底是“阿门”还是“阿们”》等等。其中一些由天主教人士甚至神职人员撰写,还有一些明显来源于新教,但是也在天主教会的网站和各类公众号里广泛流传。这些文章初看是在正本清源,细看总会发现些问题,一些问题在文章观点本身,一些问题在于文章的偏激态度。然而态度的偏激往往来自于观点的绝对,如下试举几例。
有些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把部分的事例当做全面的情况。《司祭和祭司大不相同》的作者非常认真,查了很多古汉语类辞书,得出了“司”放在前面是官职名称,而放在后面是组织名称的结论。如果单就词典来看,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作者忽略了汉语的特点,在古代汉语中,对于词序的要求与现代汉语并不相同,动词在宾语前和宾语后都很常见,现在的语文教学称其为“宾语前置”。其实对古人来说,这并非特殊语法现象,而是他们正常的语言表达。在这个意义上,“司祭”和“祭司”是同义词。即使按照作者本人的推论方式,也很容易发现大量反例。例如作者说中国古代也出现过指称官员的“司牧”,但是在《史记》中同样也记载过“牧司”,与“司牧”含义相同。作者还列举了司徒、司空、司铎等“司”在前面为古代官名,可被忽略的是,也有很多“司”在后面的官职,例如汉朝有官职“监司”,唐朝有官职“判司”……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都是“在前表职位,在后表组织”的反例。
有些是忽略了语境和历史背景,也忽略了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把不同层面的概念放在一起“辨析”。例如“神父”和“神甫”的争论由来已久,相关文章远不止一篇,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神甫”和“神父”虽然形式和读音上都很相近,但两个词有完全不同的来源,并不是同一层面的概念,甚至对应的原文都不是同一个词。如果看西文,区分非常清楚,神职人员的正式名称是sacerdos或priest,在口语中才昵称为Pater或Father,严肃的场合两者是不会混淆的。在教会里前者翻译成“司铎”,后者翻译成“神父”。正式文件和出版物一定会使用书面语,如梵二文献中的《司铎之培养法令》和《司铎职务与生活法令》,里面的“司铎”是不可以替换为“神父”的。而备受争议的“神甫”对应的是哪个词呢?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神甫”这个概念的,大多是官方文件,或者新教友人,或者教外人士。那些公文和著作里不可能也不应该使用带有亲切和尊敬意味但不能出现在正式书面场合的“神父/father”,而应该使用priest的对应词。只是由于历史原因,这个词被翻译成了“神甫”。而且“神甫”直译是“神的人”,与sacerdos含义十分接近,而“司铎”更像意译,两个概念各有千秋。即使要争论,也应该是同为书面语的“神甫”和“司铎”的辨析。
至于“阿门”和“阿们”的争论,更让人摸不着头脑。历史上,天主教曾经将其翻译成“亚孟”,在一些老经本上还能见到。而现在,“阿门”和“阿们”都很常见。东正教根据希腊语读音把这个词翻译成“阿民”或“阿悯”,而伊斯兰教根据阿拉伯语的读音将其翻译成“阿米乃”。然而,以上这些译法,都和这个词的本意“诚如所愿”相去甚远,甚至毫无关联,也就是说,这个词是个纯粹的音译词。关于音译词的选字,用“啊”还是“阿”,用“门”还是“们”,这样的讨论并无不可,但是为其附加本不具有的神学意涵,则难免有牵强附会和过度诠释之嫌。
其实每次读到这样的文章,心里也有一丝欣慰,至少我们的教友和神职对于术语有一份严肃和敬重,所作出的考据和辨析的努力也值得肯定。不过这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当我们孜孜于语词之时,一定要保持谦逊和谨慎,一定要遵守语言本身的学理,一定要考虑到文献的丰富和语言本身的变迁。更重要的是,千万不要把一些尚可讨论的问题随意下结论,更不要把一些尚未经过严格检验的结论作为批评别人的工具。这样不仅违反了学理,也偏离了我们的信仰,毕竟“字句使人死,精神使人活”。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