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生命不能脱离呼吸,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当然不能例外。我们每天在不停的呼吸,我们的生命就能维持下去;一旦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了呼吸,我们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我们的肉身生命就是如此。
我们人类虽被划分在动物界,同样有肉身生命,但我们还有灵性生命,这是天主在创造我们的时候,就按自己的肖像赋予我们的。我们不是狗猫一类的动物,为了维持灵性生命的健康发展,我们也要不间断的向着我们的造物主呼吸。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呼吸称作祈祷。就像肉身生命需要一刻不停的呼吸,同样我们的灵性生命也需要经常的、恒心的、热切的、信赖的祈祷。
当然灵性生命的呼吸——祈祷,不同于肉身生命的呼吸, 其频率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可长可短,但时间哪怕再短,情真意切的祈祷是必不可少的。有位神父说得很有道理,他说一个教友哪怕再忙,每年祈祷最起码要不忘730次。初听不懂其意,经他解释,很有意思:对一个领了洗的教友来说,他可能很忙很忙,但每天起床划个十字,心中祈求天主的降福和保佑;晚上上床划个十字,心中感谢天主的眷顾,这个本分总能尽到吧。一天两次,一年不是730次吗?
向主祈祷本来是很自然的事,就像一个孝顺的孩子有说不完的话语想要对父母说。我们的教会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个健健康康的灵性生命,就千方百计帮助我们学会怎样向天主祈祷。
但常见有多少信友领了洗,进了教,开始还算热心,但时间一长,渐渐冷淡了,究其原因,他不但不会祈祷,还不愿意祈祷,虽说他领了洗,但慢慢就变成了外教人,他的灵性生命也就趋于零了。
耶稣是我们祈祷的榜样。他在三年传教生涯中,白天向群众宣讲天国的福音,晚上哪怕再累,也要上山去祈祷,甚至彻夜;他在挑选12位宗徒之前,向天父祈祷,为的是能召选天父所喜悦的门徒;他在山上讲道,出于对群众的同情,用五饼二鱼饱饫5000余人,据圣经记载,在分发饼鱼之前,他先举目向天祈祷。在“最后晚餐”的那天晚上,他千言万语叮嘱宗徒,中间多次穿插了对天父的祈祷;他在被捕前的山园祈祷,是多么的恳切,心中充满了恐惧和哀伤,以致汗血如注。他对跟随他的宗徒说:“你们竟不能同我醒悟一个时辰吗?醒悟祈祷吧!免陷于诱惑;心神固然切愿,但肉体却软弱。”(玛26:40-41)
在旧约时代有许多祈祷的榜样,亚巴郎是其中的一个,他为了索多玛不被毁灭,不厌其烦,不怕主怒,向天主求情求了六次,从索多玛城内能有五十个义人开始求情,到如有十个义人为止,天主不得不对他说:“为了这十个义人我也不毁灭。”(创18:33)言下之意,索多玛城里连十个义人都没有。
多俾亚是个义人,年青时遵照父亲的意旨,在辣法耳天使的陪同下去了亲戚辣古耳家。辣古耳有个女儿,他要把她嫁给多俾亚,但他自己的女儿已嫁了七个男人,他们都在新婚之夜死了。多俾亚并不害怕,他遵照辣法耳天使的叮嘱,晚上和她起来一起祈祷,从而脱免于难。他对她说:“妹妹,起来!我们一同祈祷,祈求我们的天主,在我们身上施行仁慈与保佑。”(多8:4)
可见祈祷是随时随地的,就像我们的呼吸是不能间断的一样。但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了维持我们的生命而进行的呼吸,还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我们的呼吸必需要有空气;如果没有了空气,我们的呼吸就成了白费力气;同样我们的祈祷能否有效,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我们的祈祷必须要有信德;没有信德的祈祷,也是徒劳无益的。我们不做小和尚式的念经——有口无心。
如果我们的祈祷有了信德做基础,我们就顺理成章产生望德,我们就能坚定信念地说:“耶稣,你曾说过,你们求,就可得到,所以我全心依赖你,望你赐给我现世灵魂肉身的一切需要和死后的常生。求你增强我的望德。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