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爽(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圣召的种子就像孟子性善论中的的四善端一样,也是“人皆有之”。四善端虽然人皆有之,但是世人还是有好坏之分。同样,圣召也一样。圣召的呼声一直在我们心底回响,只是被我们的私欲杂念所掩盖。那些发觉并回应圣召的人就成了基督徒,拒绝呼召的自然就属于外邦人了。我们回应天主的召叫,成为天父的儿女,圣神的宫殿和基督的肢体。肢体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同样,我们也肩负了不同的使命。所以婚姻、独身、圣秩都是圣召。于是有些人在世俗中恭敬、朝拜天主,为他人,为教会做盐做光,努力发挥天主倾注在他们身上的恩宠,有些人则为了天主将自己完全地献出,度守身奉献的生活。而这呼召的声音,在起初,天父已将它放在了我们心中。我们怎样明确自己的使命呢?那就是不断地追问自己的内心。辨别内心真正热爱的过程就是辨别圣召的过程,去追寻实践自己热爱的过程就是回应圣召的过程,也就是说:让我们听从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不止一个人对我说过:“在修道院吃得饱,睡得好,就是有圣召。”看似有些玩笑,咀嚼过后才发觉,这也可以说是一个有圣召的表现吧。当你的心真正认可一种身份和生活的时候,你才能吃得饱,睡得好。这一年半,我也在不断明辨内心的热爱,寻找属于自己的使命。既然我心向往之,那么应该怎样去回应这份圣召呢?那就是活出奉献的精神。在英文的世界里他们用极简单的一个单词来说明奉献精神。这个词就是“JOY”:第一个字母是“J”,代表耶稣(Jesus)的缩写;第二个字母是“O”,代表他人(Others)的缩写;最后一个字母“Y”,代表你自己(yourself)的缩写。因此,“JOY”成了耶稣、他人,在你前面(Jesus,others,before you)。这个单词很好地诠释了“奉献”生活的主题和中心——我将自己完全地奉献给了天主、教会和他人。我要学会将关注的中心从自己慢慢转移向这三个主体。“心中留住耶稣,眼睛注视他人。”向着这个目标蜕变,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让思想上的“奉献”成为真正生活的“奉献”。圣召是我们信仰道路的开始,“奉献”则是我要用一生去书写的关于我与天主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