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定义——人是宗教性的存有人的定义:《天主教教理》在第28号揭示出“宗教性的存有”是天主教会对人的定义,因为,“人类在其历史中直到今日,曾以许多方式,透过他们的信仰和宗教行动(祈祷、祭献、敬礼、默想等等),表达他们对天主的寻求。虽然有些表达方式是模糊的,但它们是如此普遍,以致人可以被称为宗教性的存有。
”为了尝试表达出人的特性,天主教会的理论家或神学家们对人给予了诸多的定义:人是真理的寻求者。人是天主圣言的潜在聆听者。人是一个向无限开放的有限存在。人是一个向无限敞开的存在。人具备聆听天主的先验条件。作为受造物的要本身隐含着对天主的意识。人的本质是一个先验敞开结构。简言之,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地方,天主的奥迹在那里彰显并光照人心,使人成为他自己历史的主角。一如梵二大公会议的教导:“良心是人最秘密的核心和圣所,在这圣所内,人独自与天主会晤。”(《牧职宪章》16号)人的组成:人不只是有肉体,人更有灵魂。所以,人不能活得好像只有肉身一样,当然,也不要活得好像只有灵魂一样。人是既有肉体又有灵魂。缺少食粮,人会饿死,但是,人若是只有食粮,也会死亡,因为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也靠属神的食粮。《玛窦福音》4:4一个留心的观察者会越来越清楚的看清人不只靠饼生活。经济固然重要,但绝对不是一切。物质层面的极权主义之所以失败,正是因为它不肯承认宗教的不可替代性。人常常追求无限,任何纯物质的解决不能令人满足。唯物主义学说的第二代与第三代理论家完全承认,一天有人在,一天宗教就不会停止。人的起止:《天主教教理》(天主教的官方信理概要)在第1号指出人的起点与终点:具有天主本身是无限的美善和真福,按祂纯粹慈爱的计划,自由地创造了人,使人分享祂的真福。为这缘故,祂时时处处接近人。祂召唤及协助人去寻求祂、认识祂、并全力地爱慕祂。方济各教宗2017年4月28日在阿兹哈尔大学出席国际和平会议并发表讲话时说:“人的圣召(终极归宿)是走向天主,在不牢靠的尘世事务上得不到满足。”人的分析:1> 人生的奥秘:天主教神学讲天主是人无法彻底理解的,因为天主本身更是奥秘的,真正的他者。如果奥秘的天主居住在人的心中,而且人又居住在天主内,那么,从一个引申的意义上说,人也是奥秘性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完全地认识我们,即便是我们自己也不能,只有天主知晓我们的爱、生命和罪恶的最深奥秘。
2> 内心的渴求:对天主的渴求已铭刻在人的心中,因为人是由天主及为天主而受造,人不是为了这个世界而受造的;而天主也不断地吸引人,只且只有在天主内,人才能找到他不断寻找的真理和幸福。故此,人生不是简单的光阴流逝,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共融、人与大自然的交融、人与天主的通融。奥斯定在其名著《忏悔录》中强调:主,是祢激励他在歌颂祢时取得喜乐,因为我们是为了祢而受造,除非安息在祢内,我们的心将得不到安宁。
3> 永生的向往:人不但有食欲,而且也渴望着爱、意义与永恒。天主给予人的这些神圣恩典与渴望为人的生活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个技术化的时代,此种精神的饥渴比从前更为强烈而持久。因此,教会的责任并不是对美好世界的建造,而是去唤醒和满足这种无限的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