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耶稣像 在20世纪30-40年代,有一批中国基督徒画家曾在北京公教大学(“辅仁大学”,创立于1925年)从事美术活动。这些年轻画家用中国风来表达基督信仰,他们被称为“北京公教画派”。 今天这个画派大约有500幅作品散布于全球各国,其中大多来自三个人,即陈缘督、王肃达和陆鸿年。北京公教画派的代表人物还有徐济华、王呈祥、黄瑞龙、李鸣远和刘彦斌。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此后的变化,这些画家几乎都被遗忘。只有很少几个著作或研究涉及他们的创作,比如舒勒尔的《中国基督教艺术史》(德语,1940年)和《在华基督宗教美术的新创作》(德语,1940年),以及中国学者刘平的《中国天主教艺术简史》(北京,2014年)。 然而,大多中国基督徒不知道曾经有过一个北京公教画派,所以很多人也没有机会欣赏这些本地化的尝试,因为他们没有学过欧洲美术史和中国美术史,无法认出这个画派在艺术史上的特殊贡献和地位。 中国风格的基督宗教美术存在这样的问题:中国画家如何在中国环境中创作耶稣的故事?如何把耶稣“本地化”?即画一个“中国脸”的耶稣,正如意大利人拉斐尔曾经画了金头发的玛利亚和耶稣,也用其他意大利的元素画宗教画那样? 中国的画家在这方面遇到的问题很复杂:在一幅宗教画中,中国的观众应该认出耶稣,认出他就是《圣经》中的耶稣。如果一幅画太强调中国因素,就不能被认同为一幅基督宗教的画,因此不会成功。所以耶稣不能被简单地画为一个道教神仙或一个菩萨。 比较理想的是,耶稣的面容应该反映出一些典型的基督徒美德,如:同情心、怜悯、虔诚、神爱、祈祷精神,甚至宗教激情。 同时,耶稣的面容也应该表达出神圣的权威,在“婴孩耶稣”或“受苦的耶稣”这样的画中,这种特殊的尊严更应该有所突出。 一批道教的神仙和他们的象征道具 三个决定性因素:感情、教导和技巧 北京的中国画家受到其他天主教(公教)艺术品的启发。首先,首任教宗代表刚恒毅总主教(Msgr. Costantini,1876-1958年)赠给陈缘督一些欧洲画的复制品,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在这些画中,“圣母抱圣婴”是很受欢迎的题材。 1600年左右,利玛窦曾在他的居所悬挂了一幅这样的画,因为他发现很多中国人喜欢(参见孙玉明“利玛窦和艾儒略画作中基督形象和文化翻译的可能性”,见马雷凯编《耶稣基督的中国面容》,第二卷,德国,2003年)。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风格表达了基督的人性和身体的美感,同时也表达出来自基督和玛利亚面容的温和与爱。拉斐尔画中人脸的“甘甜”、感情和温暖也影响了中国的公教画派,尤其给陈缘督很多启发。他画中的面容经常反映出丰富的感情:同情、怜悯、悲伤。 拉斐尔的 “圣母抱圣婴” 和达芬奇 “最后晚餐” 中的耶稣 其次,在传教士眼中,一幅画不能只是“甘甜的”或“动人的”,因为宗教画也应该表达信仰的某些内容。中国公教画派的人受到传教士的资助,而传教士当然强调“教育作用”。 他们认为,这些画应该描述某个《圣经》故事,根据这个故事可以教导人们。比如,传教士所需要的是关于基本信条的画,这些画应该展示神的创造、人类的堕落、梅瑟的法律、耶稣的降生成人、十字架和复活等。 如果一幅画有教育作用,传教士们会印行画家的这些作品,比如,早在1933年,北京的遣使会就以45乘60厘米的大小彩印了陈缘督的画。 在欧洲,这种“教育性的画”是一个被称为“拿撒勒派”(亦称“拉斐尔派”)的团体或画派所推动的。这个群体的成员是一些德国画家,他们在1810-1850年间创作了很多油画和壁画,用一种易懂的宗教性风格表达《圣经》的故事。 他们基本上用文艺复兴时期丢勒和拉斐尔的自由主义风格来表达信仰。 一幅 “拿撒勒派” 的画 该画派的创作经常是大型的壁画 第三个因素与绘画技巧有关:中国的传统艺术品不是油画,并且不太重视人脸或人手的表达能力——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时代曾非常精细地培养这方面的表达能力。 中国文人的画原来是黑白画,以草木和山水为主,通过这些风景表达某种个人情绪。中国画笔可以暗示一个脸的某些轮廓,但不一定会仔细表达每个细节。 从一个比较忽略人脸表情的传统,转到一种以人脸表情为核心因素的新的绘画表达方式很难。 因此,曾经在澳门学习多年的中国文人吴历(吴渔山,1632-1718年)——这位耶稣会神父曾在澳门学习神学,并在1670年代在澳门接触西方文化和艺术——并没有改变他的表达方式,没有创造出有基督信仰特色的画。 然而,自从上海土山湾的画馆创立以来(1860年),新的表达方式给中国画家带来一些启迪,北京公教画派的画家都努力将传统中国风格和新的元素相结合。 因此,中国传统画法的功底可以用来“暗示”耶稣的脸面,正因为耶稣处于一个很大的局面之中,这样就不用更细致地画耶稣的脸。然而,甚至这种简化的和忽略式的画法,通过仔细的设计也能表达耶稣的尊严。在年轻的徐济华的作品中可以观察到这一点——这位画家不幸24岁就英年早逝。 来自宋代的中国画,人脸没有画很多细节 中国公教画派的艺术家如何创造了耶稣的“中国面容”呢?有几个人走出了自己的独特路线,最终找到一些可行的方案。 ·························································································································································································································································································································· 陈缘督(1903-1967年)出生于广东嘉应,17岁来北京,他当印刷工时,利用业余时间来画画。陈缘督的作品得到当时北京最有名望的画家金城(金北楼)的赏识,于是他成为金城的弟子。通过金北楼创立的艺术协会所举办的画展,陈氏也展现出了他的才能。 在1928年的一次画展中,陈缘督画的观音像吸引了教宗代表刚恒毅总主教的注意。刚恒毅鼓励陈缘督画圣母像。不久后,陈缘督画了一系列表达基督信仰的画,同时也研究欧洲宗教艺术的著名创作,尤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刚恒毅曾为他提供这方面的资料。 几个月后,辅仁大学在美国出版的英语月刊登载了陈缘督的部分画作,其中包括这些作品:“伊顺·帖木儿和若望·孟高维诺相遇”、“总主教祝福大汗”、“道明会会士和德理讲道”和“东方博士敬拜圣婴”。 1930年秋天,辅仁大学创立美术系,由于刚主教的提议,陈缘督成为美术系的第四位教师。陈氏继续为刚恒毅画画,画作大多是来自《圣经》的主题。 那时国外已经有很多人知道陈缘督的名字,并注意到他的画。在1932年的圣神降临节,他领洗加入天主教并取“路加”为圣名,此后经常以“路加陈缘督”为自己的创作署名。 陈缘督的创作很多,大约有200幅,包括“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牧人敬拜圣婴”、“天使报喜”、“可敬的圣母”、“小德兰”、“十四处耶稣苦路”、“圣母和天使”等。 1933年初,刚恒毅回到欧洲,陈缘督随之失去一位慷慨的导师和支持者。当时陈缘督已经有四幅画在意大利以彩色印刷形式面世。在罗马第三届国际宗教艺术展览会(1934年)上,陈缘督也参与并展示了几幅画。 ·························································································································································································································································································································· 王肃达(1911-1963年)的祖先在18世纪末从浙江移民到北京。王肃达1911年生于北京,他的家族很大,约有70人。祖父母严格遵守佛教传统。王肃达的父亲是中医,他们雇用的教师也很重视中国的古老传统。 12岁的王肃达已经开始学习画画,并回应亲戚的要求完成了一些小作品。他16岁时进入一个基督新教创办的商业学院,暂时中断了他的画画之路。21岁毕业时,王肃达再次开始创作,自学很多技巧,并加入北京艺术协会“湖社”。 通过湖社的关系,他的十多幅画作参与了国内外的画展,使他获得一定的名声和收入。1933年他因陈缘督的鼓励加入北京辅仁大学美术系。 1934年秋天,来自奥地利并在辅仁大学教书的圣言会会士白立鼐修士(Berchmans Brückner)邀请他为圣诞节画展画一些具有基督宗教特色的画,那是他第一次画宗教性的题材。 1936年,王肃达毕业,并在辅仁附中担任绘画老师。1937年圣诞节时他领洗加入天主教,取“乔治”(George)为圣名。从此,他的一切画作都是有基督信仰的特色。 1939年他回应圣言会会士米干蒙席(Msgr. Megan)的邀请,在河南新乡主教府画一系列有宗教教育作用的画,共35幅。三年后他回北京,并获得中国基督宗教基金会的资助。 陆鸿年(1914-1989年)的家庭来自江苏省太仓县,他的两个祖父在清朝曾在北京当过高官。1914年,陆鸿年生于北京。 他回顾童年时说:“我们的欧洲友人有时候寄给我们一些贺卡,我看到一些与基督宗教有关的画作,其中我特别注意到一幅这样的画:耶稣祝福孩子。当时我就问母亲:‘为什么图中没有中国孩子?’妈妈说:‘耶稣爱所有的人,包括中国人,但这幅画是欧洲人画的,因此这个艺术家只画欧洲人的脸。’那时我就说:‘我将来要画新的画,在我的画上,耶稣会祝福中国的孩子’。” 陆鸿年先在家里受教育,后来在现代化的小学和中学上学。在上高中期间他就已经加入了一个绘画小组。1933年毕业后进入辅仁大学美术系。1934年,在白立鼐修士鼓励下,他完成了第一幅具有基督宗教特色的展画。 1936年,陆鸿年毕业,任辅仁附中绘画老师。几年后他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绘画研究所的成员,1944年成为北京辅仁大学美术系的老师,1945年任美术系秘书。陆鸿年在1950年受洗加入天主教,圣名“若望”。1949年后他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并进行壁画研究。 ·························································································································································································································································································································· 北京公教画派的其他成员还包括如下人士: 李鸣远,1906年生于河北,是辅仁大学美术系最早的毕业生之一。1933年李鸣远毕业,成为辅仁中学的绘画老师。关于他的生活没有其他信息,他的画作也只有几幅得以保存。 徐济华,1912年出生在大兴(今属北京,当时属河北),高中毕业后进入辅仁大学美术系,1935年毕业,1933年受洗加入天主教会,圣名“嘉禄”(查理)。从1934年起,徐济华开始画表达基督信仰的画,前后有20多幅创作,另外还有一个卡片系列,即12个使徒的像。很遗憾,这位天才画家1937年11月6日在北京去世。 王呈祥,1915年生于河北,1940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美术系。他曾为福建邵武监督牧区的光泽教堂创作了一系列与圣若瑟有关的画。此外他也画苦路像,并在唐山指导一家瓷器工厂,为这个工厂设计一些有基督宗教元素的画。 黄瑞龙,来自四川秀山县,生于1914年。他曾在北京学习,1940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美术系。 (下期待续)
来自陈缘督、王肃达、徐济华和陆鸿年(从左向右)
对他们来说,原创性、创新和个人主义没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表达耶稣的权威性以及耶稣的话语及行动对听众或观众的影响。可以说,王肃达的很多大型画作都表达出耶稣的权威性,他也创作了很多专门为要理班(慕道班)教育而设计的画。
有教育作用,并表达信仰
方济各会1938年在布达佩斯组织的“传教展览会”上,陈缘督提供了33幅画。在上海1935年的展览会上,他首次在中国公开展览自己的创作。
从此以后,陈缘督成为一个广受尊敬的师傅,他自己虽然仍年轻,正在创作高峰期,但已经是更年轻的学徒们的导师和画派的领袖,比那些更年轻的追随者仅大十岁。在公教大学的美术系,他最早是讲师,几年后成为正教授并负责“人像画”的领域。
他在河南画的宗教画后来多次在中国和日本刊印,成为道理教材,因为这些画比较系统地表达了《圣经》中的救恩史,描述的内容从“天主创造天地”、“梅瑟的法律”,到耶稣的诞生、讲道、治病、最后晚餐、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复活、升天,到最后的审判和天堂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