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由土耳其童贞圣母之家朝圣地带领的玫瑰经活动

在距古城厄弗所西南约5公里处,有一座古老的小房子坐落在山谷丛林之中。该房子的土耳其语叫作Meryem Anaevi,译为中文就是母亲——玛利亚的居所。相传圣母玛利亚在那里度过了她的晚年,并在那里离世升天。

我们都知道,主基督十字架上时,将其母亲玛利亚托付给徒若望(若19:27),圣若望自那时起便开始尽起了赡养之职。根据宗徒大事录记载:耶稣死后不多几年,耶路撒冷便发生教难,信友们四散。有可能在那教难中圣若望带着圣母来到小亚细亚省的名城之一——厄弗所,隐居在附近的丛林之中。若望宗徒到底在那里生活了多少年,今天我们无从得知,但学者们都公认圣若望在那里写了第四部福音,即《若望福音》。同时,在那里也完成了《默示录》一书,最后在那里去世,因为今天他的坟墓就在厄弗所。


有关圣母晚年在厄弗所的居所被公诸于世之事,这里有一个神秘的故事。
19世纪初期,曾有一位卧床不起的德国修女,名叫Catherine Emmerich伽大利纳·艾麦瑞尺(1774-1824年),在神视中写下了一本名为《圣母玛利亚的日子》的书。该修女常年卧床不起,从未到过厄弗所,但是书中对玛利亚晚年的居所描写得淋漓尽致:“距古城厄弗所的Magnesini的西南约5公里处,在山坡的密林之中有一小房,面临大海,该房的左下脚二十米处有一山泉……”。伽大利纳修女的同会姊妹们都认为那部作品仅属个人的灵修著作,故无人问津。就这样过了大约50年,到了19世纪80年代初期,一位与伽大利纳同会的法国修女看了该书后,便决定去土耳其寻找书中所提及的那所房子。后来经过多方考证,在Selcuk当地居民的帮助下(古城厄弗所今天已成为一片废墟,无人居住,今日属Izmir省Selcuk镇所辖)终于找到了那房子。当找到之后心中大为惊讶,因为房子与书中所描写得一模一样。后将此事告诉给Izmir教区的主教,该教区于1892年将那里列为朝圣地,然后对该房子进行维修。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毁于战火。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房子是1951年在土耳其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所修复的。


这里我们相信,这房子是圣母晚年的居所的可靠性不仅仅是由伽大利纳修女(现在她已被列入真福品)所写的那本书,同时还由于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奉献给圣母玛利亚的大教堂,即天主之母大教堂(今天称之为“大公会议大教堂”)。因为在那教堂里教会于431年举行了厄弗所大公会议。在该会议中定断了圣母玛利亚为天主之母的信理。在会议中,与会的众主教们致书于君士坦丁堡的信友清楚地写到:“聂斯多略,异端分子的首领,到了厄弗所,也就是童贞圣母玛利亚和圣史若望所居住过的地方……”。由这封信,我们便可以清楚地知道当时与会的主教们对圣母玛利亚和若望晚年生活在厄弗所之事确信无疑。


另外,有关圣母晚年时生活在那座小房子之事,当地的居民也确信无疑。在Selcuk以东约20公里处,有一名叫Sinrince的基督徒小山村,该村的村民于1920年以前(因为自1921年土耳其与希腊之间的战争结束后,两国间列了一个条约,即所有的东正教徒应从土耳其迁移到希腊,而希腊国内的穆斯林则应迁到土耳其)每年8月15日都会从那里步行约25公里到Meryem Anaevi去庆祝圣母玛利亚的安民节(也就是天主教会今天所庆祝的圣母升天节)。实际上,庆祝圣母升天节是从四世纪时在东方教会开始的,然后传到了西方教会。于1950年教宗碧约十二将圣母升天定为信理,此后教会才公开庆祝此节日。根据那里的老人们所讲,从他们爷爷的爷爷……便开始每年于8月15日当天去那里朝圣,究竟从什么年代,今天已无法考证。

自上世纪50年代Meryem Anaevi受到了梵蒂冈的重视,教宗碧约十二并将其列为普世性的圣母圣地。之后于1967年7月26日教宗保禄六世,1979年11月30日若望保禄二世和现任教宗本笃十六世于2006年11月29日都先后到过那里。今天,每年约有200万游客和朝圣者去Meryem Anaevi,大约一半为穆斯林。每到星期六下午6点钟,你可以看到许多穆斯林弟兄们与在那里服务的嘉布遣会修士和圣母无原罪小姊妹会的修女们一起跪在圣母胎像前祈祷。此情景不由地使人想到圣母的确为“和平之后”和“进教之佑”,因为藉着她,人类认识了救主基督,而在基督内众人成了弟兄姊妹。

玫瑰月天主教小助手每天将在晚上凌晨12点直播玫瑰经马拉松,此项活动是由教宗方济各殷切期盼下,为疫情的终结不断恳求特此举行的活动。教宗方济各希望世界各地所有朝圣地都能参与这项活动,成为整个教会祈祷的器皿。将会有三十个全世界代表性的朝圣地,每天一个朝圣地带领玫瑰经。我们也将用中文一同颂念玫瑰经。

诚恳的邀请各位教友一起来参与

与全世界教友,同一个时间,同一份祈祷,为同一个意向!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