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8:27~33

耶稣和他的门徒起身,往斐理伯的凯撒勒雅附近的村庄去;在路上问自己的门徒说:「人们说我是谁﹖」他们回答说:「是洗者若翰;也有些人说是厄里亚;还有些人说是先知中的一位。」耶稣又问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伯多禄回答说:「你是默西亚。」耶稣就严禁他们,不要向任何人谈及他。

耶稣便开始教训他们:人子必须受许多苦,被长老、司祭长和经师弃绝,且要被杀害;但三天以后必要复活。耶稣明明说了这话。伯多禄便拉他到一边,开始谏责他。耶稣却转过身来,注视着自己的门徒,责斥伯多禄说:「撒殚,退到我后面去!因为你所体会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

伯多禄因圣神的感动,率先明认耶稣是默西亚,但随即却因人性对耶稣的戴而反对耶稣的受难说,而被耶稣责备为“你所体会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这种矛盾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每一位基督徒身上。

信仰与生活的关键在于:我是怎么信的,我就怎么活。信仰是一种价值观,价值观是人生活态度的指南与价值取向,而绝不仅仅是一个仅供宣讲的理论。信仰与生活的统一表现为:以基督的眼光看待世界与事物,以基督的价值观作为人生的唯一价值观;信仰与生活的分裂则表现为:以基督的价值观作为可供选择的理论,仍以人性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与事物。

伯多禄既承认了耶稣为默西亚,但却未能摆脱本性价值观的束缚,不能否认他谏责耶稣是出于对耶稣的爱戴感情,但同样不能否认的是,他的想法成为了天主救恩计划的绊脚石。故耶稣责斥他“撒殚,退到我后面去!因为你所体会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这里的“撒殚”应取其原意而理解为“天主的反对者”,而不是耶稣骂他为“魔鬼”。

生活于非基督化大环境中的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华文化虽然灿烂博大,但毕竟不是启示文化,在对生命等话题的理解上缺乏基督化的终极关怀。传统观念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接受了基督信仰之后,能否用启示文化去提升我们固有的自然文化成了我们是否能达到“我是怎么信的,我就怎么活”的关键。比如:我们接受圣经的启示,自耶稣复活之日起,死亡不再是诅咒,而是进入永生的门径,又在念《信经》时宣誓:我信肉身之复活,我信永生。那么,我们是否常常努力以此价值观纠正并克服人性对死亡的恐惧与拒绝呢?都说爱天主,都说渴望天国永生,可是不经历死亡如何进入天国面睹天主圣容获享永生?难道世界的美丽超过了天主的无限美善?

但愿我们不要在接受了基督信仰之后所体会的仍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怎么信就怎么活,将引导我们时时举心向上,帮助我们日趋更高的境界。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