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十六,19~31
有一个富家人,身穿紫红袍及细麻衣,天天奢华地宴乐。另有一个乞丐,名叫拉匝禄,满身疮痍,躺卧在他的大门前。他指望借富家人桌上掉下的碎屑充饥,但只有狗来舐他的疮痍。那乞丐死了,天使把他送到亚巴郎的怀抱里。那个富家人也死了,被人埋葬了。他在阴间,在痛苦中举目一望,远远看见亚巴郎及他怀抱中的拉匝禄,便喊叫说:父亲亚巴郎!可怜我吧!请打发拉匝禄用他的指头尖,蘸点水来凉润我的舌头,因为我在这火焰中极甚惨苦。亚巴郎说:孩子,你应记得你活着的时候,已享尽了你的福,而拉匝禄同样也受尽了苦。现在,他在这里受安慰,而你应受苦了。除此之外,在我们与你们之间,隔着一个巨大的深渊,致使人即便愿意,从这边到你们那边去也不能,从那边到我们这边来也不能。那人说:父亲!那么就请你打发拉匝禄到我父家去,因为我有五个兄弟,叫他警告他们,免得他们也来到这痛苦的地方。亚巴郎说:他们自有梅瑟及先知,听从他们好了。他说:不,父亲亚巴郎!倘若有人从死者中到了他们那里,他们必会悔改。亚巴郎给他说:如果他们不听从梅瑟及先知,纵使有人从死者中复活了,他们也必不信服。
四旬期是一个着重守斋克己的时期,然而斋戒是方法而不是目的。不可否认的是,从中世纪开始,四旬期精神曾经历了漫长的衰退,斋戒从一开始的代表人力抗诱惑归向天主渐渐转而趋向德行和目的。斋期愈长,代表德行愈高,四旬期也被更名为“封斋期”,其重点是不可破戒。
但守斋而不指向抵抗诱惑、不行爱德,守斋为人何益之有?难道天主喜欢人挨饿?
这个世界及世界上的一切都属于天主,人不是物质的主人,天主创造了资源是供给所有的人的需要的,每个人都有靠物质生存下去的权利,人应当在正义与爱德的前提下分配使用资源。一个人处于富贵境地,只顾自己享受,面对要饿死的弟兄居然能心安理得地见死不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邪恶。
慈悲的天主将资源赐予人类,人类却疯狂地掠夺资源,霸占资源,且对贫富麻木不仁,此种罪恶不单表现在对眼前的穷人见死不救,也表现在为了掠夺资源而严重地破坏生态环境。当涸泽而渔越来越疯狂之时,子孙后代的活路也就被断了。
这位富人既没有剥夺也没有侵占过拉匝禄,他的罪恶在于严重缺乏慈悲之心,将自己视为物质的绝对主人。面对饥饿待毙的穷人仍心安理得地奢华宴乐而不肯施予残羹剩饭之人如何配得在天国里坐席?同样的,守斋祈祷而无视穷苦之人,我们又如何面对“喜欢仁爱胜过祭献”(欧6:6)的天主?
四旬期应该是一个慈悲的时期,所有的斋戒与克己都应指向抵抗诱惑与关爱贫穷弱小的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