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为你这个弟弟死而复生,失而复得,应当欢宴喜乐﹗(路15:1-32)

荡子的比喻是世上其中一个最伟大的短故事。这是耶稣其中一个最好的比喻。一个好的故事有着使人感到真实的角色,好让我们能代入其中,并学到关于自己的事。我们进入了一个伟大的故事之后-想想莎士比亚的一部戏剧,甚至是一部优秀的Netflix系列剧 -我们觉得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和世界了解得更多。我们认识到了一些新的东西。使这成为可能的角色在我们看来似乎是「真实的」,尽管我们知道他们是虚构的。但它们是从生活中想像出来的。真实生活中的人的一个特点是他们变化无常,并带给我们惊喜。他们不受我们赋予他们的刻板印象所约束。最重要的是,他们有着一个在我们之外的生命。

想想这个比喻中的人物。小儿子(「现在就让我们拥有它」的自我)想要他的遗产,然后跑掉浪费了。在猪圈里,他恢复了理智。但这不是真正的忏悔。他只是意识到他可以带着悲伤回家,让他心软的父亲相信他已经改变了,重新开始过上舒适的生活。当他的父亲甚至没有听他虔诚的话语,而是欣喜若狂地拥抱和亲吻他时,他一定很惊讶。哥哥(「我比你强」的自我)意识到发生了甚么,非常愤怒。他感到嫉妒和愤恨,因为他没有得到对他挥霍无度的弟弟的。他的哥哥可能叫玛尔大。

还有父亲。故事分三个阶段展开了他广阔的实况。他毫无疑问地尊重他的小儿子的自由,并把遗产留给他做他想做的事。他满怀宽慰地欢迎他回家,并在另一场盛宴上表达了爱的喜悦——福音书中充满了这种盛宴。他教导他嫉妒的大儿子,说他不比他的弟弟更少地蒙受眷爱,他没有偏爱任何一位(正如圣保禄天主也是这样)。耶稣几下就浓缩了伟大的神学-心理学,就像煤被压缩成钻石一样。神学和心理学结合在一起,是因为自我认识是我们认识天主的基础。

为何天主容许恶?天主给了我们祂自由的本性,但祂亦以改造人的爱来影响和拯救我们,而我们只能慢慢地在痛苦中察觉出来。祂显示出我们是独特地蒙眷爱的,但对不起,祂也爱其他人。这样,祂把自我主义的蛀牙拔出。民族主义者喜欢叫嚣战争,但战争是不必要的。世上的事物是足够让每个人得到满足的。多样性和自由为存有的盛宴提供食物,而并不威胁这场盛宴。

当我从一个伟大的故事回到现实时,我感到伤心。真实的世界不是那么简单和正面。但当我感到那吸引我注意的事,改变了我在世上的看法和身份时,这便变得不一样了。因为故事中的每个角色都是我,而我也参与了每一个的情境。(文之光)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