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感到自己处于真实而现实的危险中时,生活会突然变得简单清晰。我认识的一个人曾经陷入这种情况,当时牙医发现他的嘴里有可疑生长物,他不得不等待一周来确定测试结果。突然间,他陷入不确定、恐惧和焦虑的风暴之中。但他也发现一种前所未有的超级清晰(澄明),因为他生活中的优先事项已经变得不言而喻,而无需思考或选择。结果,他对生活的热爱激增,让他明白这是他在常规牙科检查之前失联的自然状态。他的身体感官也得到提升,近年来变得迟钝的生活情趣再次迸发出来。
可幸的是,关于癌症的指标是阴性的(否定的),但不幸的是,他又恢复了往常的半生活状态(semi-vital state)。这是人生的一课。没有什么比暗示我们自己的死亡更能教导我们。
日常生活的决定和普通关系中的争吵都包含在对爱和团结的承诺之中,这种承诺比对死亡的恐惧更强烈。这难道不正是我们在耶稣身上看到的清晰吗?尤其是在若望福音中,当他经历生命的最后时刻时。激情,爱的激情,或基督的激情(受难),都是需要经历和转变的过程。当我们经历过,我们已经改变。若我们深入过死亡,若我们经历那转瞬的巨大弃绝,我们自身的变化不亚于一种复活,一种意识的彻底转变。这种清晰永远不会褪色。
丹麦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又译祁克果)认为焦虑(anxiety),他称之为angst(颤栗、不安、恐惧),是人类自由的一种症状。当它初次出现时,我们甚至可能会感到一种内疚:哦,我不应该有这种感觉。为什么我不像脸书上的朋友那样快乐?存在主义者认为焦虑既是对未来未知自我的渴望,也是对未知自我的拒斥。当我们面对它们时,绝望,意味着我们拒绝或不能做自己。
或者,我们可能决定无论如何都要生活着,并步入不确定性之中。一旦我们接受我们存在的礼物——若望·迈恩认为默祷可以帮助我们这么做——我们就会改变。我们成长。我们扩展。我们感到与存在团结在一起,这是一种比存在的焦虑更深刻、更丰富的状态。相反,我们被我们可以触及的唯一真正确定性所淹没:希望。(文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