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怀念好老师好同工马立华-道生贞德修女带领默祷音频
一、沙漠教父的灵修
香港教区在去年基督普世君王节订下本礼仪年内的教区主题为「主,请来!」提醒信众彷效早期教会,以「Maranatha」在困苦中互相鼓励,期待上主。
「主,请来!」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四世纪沙漠教父教母采用的「以心神和真理朝拜」进入静定后的「单纯祈祷」(Pure Prayer),就是不断重复一句祈祷词,达致静寂,聚焦于天主,东方的基督徒称之为「静修(Hesychia)」。若望·伽仙(John Cassian)将他们单纯静默祈祷的教导,收集在《会谈录》(Conference)一书的第九章。他敦促我们以一个短句祈祷「公式」」(formula),依循福音的训示,「进入内室」(玛 6:6) , 抽离杂乱思念,奔向上主。
另一位沙漠教父艾瓦格略(Evagrius) 认为「心灵洁净」是这种简单直接、与主相遇的祈祷佳果。初期这种祈祷短句的「公式」是「天主,求祢从速拯救我」(咏: 69:2),先被称为「圣名祷文」(Prayer of the Name) ,然后是「心祷」(Prayer of the Heart) ,及最后就成为「耶稣祷文」(Jesus Prayer )描述的「箭祷」(Arrow Prayer),这都植根于福音中瞎子巴尔提买的话 :「耶稣,达味之子,可怜我罢!」(谷10:47)税吏说: 「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罢!」(路18:10-14)。后期圣本笃在他的「会规」中经常引用若望·伽仙的教导,将这祈祷公式与日常工作融合。这是历代无数秘修者的「大公」祈祷(Ecumenical Prayer),早在罗马天主教与东方东正教正式分裂多年前经已建立。
如今这短诵再不是修道人的专利, 二十世纪默祷宗师本笃会隐修士若望·迈恩(John Main OSB) 倡导以「Maranatha」作为基督徒默祷的祈祷词,他强调默祷主要是普罗大众的祈祷:「默祷对我们的心神就像呼吸对于人身体那般自然。」
二、谈短诵的灵修
短诵属于梵语词(Sanskrit),其含义是 :「洁净头脑之物」。倡导默祷短句的沙漠教父若望·伽仙(John Cassian) 称短诵为「公式」(formula),而基督徒默祷宗师本笃会若望·迈恩(John Main OSB)则命名为「短诵」。这灵修秉承早期教会,着重悔改和谦卑的美德,对灵性成长的重要性,相信自我中心的情绪会阻碍任何进一步的成长。
四世纪的沙漠教父艾瓦格略(Praktikos Evagrius ),也是若望·伽仙的导师,认为人心中的魔鬼,令我们只着眼于物质世界的自我中心的欲望。他认为我们首先要祈祷,开放自己来迎接基督的救援。
以短诵默祷期间,我们透过深层地观察自己的思想,达致自我认识,留意心中存有以前未能达到的需要和不纯洁的欲望。我们修练以短诵默祷的目的,并不是摆脱「自我」(ego),而是把「自我」开放给圣神治愈的大能,接触存在我们心灵深处的天主。
「Maranatha」这个短诵,延续以上自我认识、恳求上主的治愈,开放心灵给圣神的灵修,是现代基督徒的默观祈祷法门。「Maranatha」是耶稣时代的亚拉美文,本身是神圣的祷文,由于没有意象的联系,减少了图象、文字的联想,在静默和静止的状态中,在心中不断重复短诵,灵敏、尖锐而深刻地集中于「主,请来!」——参阅默22:12;路21:28;若14:1;宗1:10-11)。
短诵净化内心不良的欲念,以便内心整合,达致神贫,自然令我们的心灵深处归向生命之源与目标的天主。使用「Maranatha」这短诵令我想起小时侯拥有的一张圣相,耶稣站在门外,因为门柄在里面,他在敲门,并要求被邀请进入,当我们重复这短诵,我们不断地邀请耶稣—爱情的根源,进入心中。
三、存有与工作的结合
藉着圣神的德能,以「Maranatha」这短诵引领我们导向天主、达致完整的「存有」(Being)的祈祷,但要是祈祷不能与生活、工作和服务(Doing)结合,便容易产生失冲和不协调。
玛利亚和玛尔大在路加福音(路10:32~42)中的故事包涵了「存有」与工作,即祈祷(泛指各种类的祈祷,尤其是默观的单纯祈祷〉和工作之间的关系。现代人往往埋首工作(甚至成瘾),就像福音中的玛尔大,像失去她的灵魂的另一半,耶稣当场提醒玛利亚选择了更好一分。在耶稣传教的行实中,我们看到行动和默观祈祷两者美妙的平衡。当他在乡间讲道、治愈病人后,经常撤回到安静的地方,向天父祈祷 。
我记得普世基督徒默祷团体总神师本笃会文之光神父(Laurence Freeman)曾提醒过我们,行动和默祷是自身的两面:我们都是玛利亚和玛尔大。可能我们只希望做玛利亚,全心投入祈祷或默祷,但需要平衡:不能只做玛利亚或玛尔大,在适当的时候要互相整合,正如《圣本笃会规》所强调的:应该有祈祷(Ora)的时间和工作(labora)的时间。
教会很多时候集中工作和服务,有些人甚至忘记耶稣对玛利亚的赞美。很多人做不同的服务,照顾他人,也投入不同的口祷,如赞美、钦崇、求恩、转祷、感恩和礼仪祈祷等各种重要、有效的祈祷方式,而玛利亚的无言的默观祈祷,对主忘我而深刻的倾听,好像只属于隐修士(或少数平信徒)的祈祷。教会是否要反璞归真,使教会人士与远古的默观传统联系起来,从而追溯到耶稣的教导?
四、放下自我
专心致志诵念短诵,帮助我们在祈祷时以天主为中心。玛窦福音教导我们祈祷时,「要进入你的内室,向你暗中之父祈祷」(玛6:6)。默祷时犹如心中面对一面镜子,真实的状态涌现:分心、混乱、恐惧、焦虑、愤慨、甚至怨恨等等,怎么办呢?
默祷时,我们的心思不是怀缅「过去」,就是幻想「未来」,思绪不断流窜。每次默祷时,我们要全心全意、全神贯注于此时此刻,不断地在静默中重复诵念「Maranatha」(意指「主,请来!」)或其他选用的短诵,内心自然会开辟一条宁静小径,引导我们穿越内心的喧哗和烦躁。这就是玛尔谷福音记载耶稣对门徒的教导: 「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已,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玛16:24)
这是耶稣向我们最基本的召叫,也是我们基督信仰的基础。在默祷时放下自我,不要将探射灯放在自已身上,以便偕同基督,返回天父之旅 。于此同时,灵魂得到歇息、滋润和圣化,能够体验生命幸福的泉源。现代社会趋向自我提升、自我保护和自我表现的重要性。
默祷宗师本笃会士若望·迈恩(John Main OSB)认为在默祷时,我们的「真我」(True Self)与「存有」(Being)的核心相遇,在静止和静默中,让我们「真我」的实质逐渐变得明显,让驻居在我们内心深处圣神之光,在灵修的薰陶下,渗透我们整个「存有」。
默祷不是逃避,反而是自我肯定,让主治疗,与祂和谐共处。当我们舍弃、放下我们意识的外在表现,例如思想、语言和意象等,进入静默,圣神也全然地向我们开放,圣保禄说: 「主的神在那里,那里就有自由。」(格后3:17)
五、短诵默祷的果效
有些人前来参加默祷小组,期望能够学些放松技巧,减轻生活压力。当我们聚集心神于祈祷词时,我们的短诵确实有这样的成效,但是不是止于这种成效呢?
默祷,是我们全然开放给驻居于我们内心的圣神,是深层的祈祷,也让我们与沙漠的教父教母这种伟大的传统接轨,一种以天主为中心的珍贵传统。是要把这种曾经在教会失落的传统,承传后世,以彰显天主的光荣。
香港默祷团体创会神师、已故的玛利诺毕尚华神父(Father Sean Burke MM)曾一语道破默祷最大果效,是让人品尝天主对人毫无保留的爱情。天主先寻求我们,在我们寻觅天主之前,祂首先寻觅了我们。这神祕的经验,首先培养我们渴慕天主的纯璞赤子之心、净化心灵,与主建立亲密的关系,和他一起,经验天国,学习无畏无惧地面对各种生活的挑战、以致社会的动荡,人生的无常,例如健康、人际关系等问题,也使我们面对人生起伏渐渐变得坦然,处变不惊。
恒久的默祷让我们与天主建立亲密的关系,学习在顺境、逆境都依恃祂,以祂为先,于是我们的祈祷「Maranatha」——「主,请来」变成了强大的爱情呼唤,丰富了我们「存有」(Being),带给我们完完全全转化我们生命的默观元素。圣保禄在迦拉达人书(迦5:22-23)的话语,最能描述这效果:「仁爱、喜乐、平安、忍耐、良善、温和、忠信、柔和、节制」。渐渐我们内心充盈着基督的临在,能够走进耶稣人性的意识,以祂的心意为我们的心意。
每周默祷小组在这转化以内,履行重要的角色,藉着一起聚会、一起祈祷,我们彼此勉励和支持,创造团体的共融性,反映爱自已、爱近人、爱天主的现实。(作者:李锦如 普世基督徒默祷团体香港分会荣誉会员 原载香港公教报2020年7月5日至8月2日「信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