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12:24~26
那时候,耶稣对门徒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爱惜自己性命的,必要丧失性命;在现世憎恨自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入于永生。谁若事奉我,就当跟随我;如此,我在那里,我的仆人也要在那里;谁若事奉我,我父必要尊重他。”
今天是老楞佐的纪念日,圣人是罗马初期教会的一名执事,在教难中为了保护教会财产在教难中为了保护教会财产被放在铁架上烧烤而致命,所以他的圣像手上经常是拿着一个烧烤架。
为了使节选的福音章节有很好的起承转合,感恩祭典在福音开头部分会视情况加此说明,比如涉及时间的时候,会加上“那时候”,涉及耶稣讲话的时候会加上“耶稣对门徒们(群众)说……”(因为耶稣的讲话基本上都是对门徒或群众说的)可能是因为大概率造成的习惯,今天的福音开头也是加上了“那时候,耶稣对门徒们说……”不过这段话还真不是对门徒们说的。
按若望福音记载,训话的时间是耶稣荣进耶路撒冷后到最后晚餐之间的某一天,因为逾越节马上就要到了,所以耶路撒冷聚焦了很多各地前来过节的群众,当时有些前来过节的“希腊人”想拜见耶稣。因为语言的不通,所以他们先找了通晓希腊语的斐理伯宗徒,斐理伯宗徒又找了安德肋宗徒,俩人一起把这几位希腊人带到耶稣跟前来,耶稣这段话就是对这些希腊人讲的。
按圣经学者的研究,此处的“希腊”二字不是指狭义的希腊国籍或血统,而是泛指非犹太民族的外邦人。既然不属犹太民族,却又前来过逾越节,说明这些人已是归依了犹太民族的“敬畏天主者”,之所以称他们为“希腊人”,可能是因为他们有着希腊文化背景。
“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固然是直接指向耶稣的死亡将结出硕果,包括丰富的救恩以及产生众多的追随者,但因为这话是对“希腊人”讲的,所以只有将它与希腊的死亡观联系起来,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希腊哲学将死亡视为人脱离肉身的牢笼,这种观点也反映在古希腊哲学之父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上: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所以当苏格拉底被判死刑时,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而选择了服毒自杀,当他喝下毒堇汁时表现得非常平静,因为他自己确信,同时他也希望他的朋友们相信,他即将摆脱肉身的牢笼,前往一个美好的地方。撇开自杀方式而言,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死亡观!那是因为我们教会也曾经深受希腊二元论的影响。
事实上,耶稣对死亡并不持如此观点!我们从“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这段话里读出了让这“一粒麦子”死去的不舍、无奈与坚决。
不舍与无奈是因为这粒麦子并不是没有价值的,更不是可憎恶的;坚决是因为为了“结出更多的子粒来”不得不舍弃这粒麦子。这粒麦子虽死去了,但它的生命并没有真的消失了,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在更多的子粒身上得到延续。换一句话说,耶稣为了承行父旨,达到更高的目的而舍弃的,正是他极为肯定、重视和珍惜的。
奉献的价值不在于客观存在的付出,而是在于为了爱,自己宝贵的、心爱的作了奉献。将自己认为无关紧要,甚至是不想要的拿出来了,那叫处理垃圾;只有将自己心爱之物拿出来了,那才叫奉献。无论大到对生命,或是对婚姻家庭的放弃,还是小到对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欲望的克制,皆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