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杨俊修女

今天我们谈谈圣诞马槽

拉丁文是 praesepium(马槽),英文名有不少表达,比如:Christmas Stable/ Nativity of Scene / manger scene / Christmascrib)

这些词汇都是表达圣诞马槽的美妙景象,正如路加福音所记载,耶稣在伯利恒诞生的某些细节:“玛利亚生了她的头胎男儿,用襁褓裹起,放在马槽里,因为在客栈中为他们没有地方”(路2:7)。因为耶稣躺在马槽中,所以耶稣诞生的场景,就称作“马槽”,这是圣诞节不可缺少的部分。圣诞节前在教堂,或在家庭中,准备耶稣诞生的马槽,也是这个节日的显著特色,更是很多基督徒家庭的传统。对基督徒来说,圣诞马槽是如此亲切,因为所描绘的不仅是重温耶稣诞生时的场景,更是充满着不同的记号,向我们的生活说话。

说到这里,我们马上就想到了,在耶路撒冷南部有一个地方叫伯利恒,也有翻译是白冷,它来源于希伯来语意思是面包之家,英文的Bethlehem几乎与希伯来文的发音一样。中文的伯利恒这个音译比较接近希伯来语的发音,所以我比较喜欢用伯利恒这个翻译,而不是白冷。从圣经中我们可以知道,耶稣就诞生在伯利恒,那里的马槽当然是最初的马槽了,君士坦丁皇帝的母亲圣海伦就在此马槽上进行了改造,在其上面建造了一座大教堂,历年来虽经历过一些修改,但至今仍然存在。我们去耶路撒冷朝圣,都会去到这里看一看耶稣曾经就诞生于此。之后在罗马的圣母大殿也建筑了一个相似的马槽,来追念耶稣诞生的奥迹。现代在各个教堂安置圣诞马槽的习惯是源自中世纪(约在11~14世纪之间),那时在修院及主教座堂中会有圣诞剧的表演,在剧中,通常会设置一个场景,即在圣堂的中间安置一个小屋,代表马槽,里面安放一个木刻的耶稣圣像,然后由扮演不同角色的人前去朝拜耶稣,剧中有歌唱,也有对话等。

1223年的圣诞节,圣五伤方济各在Greccio张搭了一个比较逼真的马槽,还牵来了一头牛和一头驴,征得教宗许可,在那里安置了祭台,请了一位神父举行弥撒。圣方济各身为执士,在弥撒中诵读了福音,并讲了一篇极为感人的道理。此后,这种敬礼透过方济会士的推广,便逐渐普及到各地。简陋的马槽,襁褓裹体的婴儿,让我们想到,祂本是天主子,“却空虚了自己,取了奴仆的形象,与人相似……他贬抑自己,服从至死……(斐2:6-8)。

一、历史

其实人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耶稣诞生的场景,可以追溯到公元第四世纪,大约是在343年。这一幕被雕刻在石头上,于1877年在罗马圣塞巴斯蒂安的地下墓穴(catacombs of San Sebastiano)中被发现。

天主圣子来到世上,躺在喂饲动物的“槽”。干草堆成了他的第一张床,以揭示他就是那「从天上降下来的食粮」(若6:41)。根据古老的传统,位于罗马的圣母大殿有个伯利恒山洞的复制品,那在公元第五世纪建造,里面还保存了婴孩耶稣诞生时马槽的木板。从第八世纪以来,人们开始敬礼耶稣马槽的遗迹,这些遗物被认为是从伯利恒运过来的。

而马槽真正普遍流行起来,最关键的推动力之一是来自亚西西的圣方济各,前面我已提到过,他于1223年在意大利Greccio这个地方公开展示了耶稣诞生的情景。

与圣方济各同一时代的Thomas de Celano,在圣方济各去世后的两年,写的《亚西西圣方济的生平与奇迹》这本书中这样记载:

圣方济在荣归天乡前三年的耶稣圣诞节。在Greccio村庄附近所做的事情,应当被记录下来,并保留为敬意的追念。在那个村庄里住着一个名叫若望的人,方济各经常看见他。他在圣诞节前两周叫了那个人,并对他说,‘如果你愿意今年一起在Greccio庆祝圣诞节的话,请尽快去按照我告诉你的准备,因为我想要重演在伯利恒诞生的那个婴孩的记忆。他是如何被剥夺了一个婴儿该享有的舒适待遇?他如何在马槽中躺在干草铺成的床上,在一头驴和一头牛之间?因为这一切我曾亲眼见过。’那个善良忠信的人听到这话后立刻离开,然后按照圣人告诉他的,在Greccio地方准备好了一切。

那欢乐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了,他们从好多修会叫来了弟兄们。附近的男男女女也根据各自的情况准备了最好的蜡烛、火炬,来照亮那个夜晚。最后,天主的圣者来到,发现一切准备就绪,就很高兴。食槽准备好了。草是干的,牛和驴都已被牵到了各自的位置……Greccio变成了新伯利恒。那个光辉闪耀的黑夜宛如白昼,人和动物都欢喜雀跃,人群逐渐靠近,为这庆祝的新颖而喜乐不已。”

还有在另一处流行的《圣方济亚西西传》这本书中,可能不少教友都读过,里面也记载了圣方济各亚西西如何以圣诞马槽的方式迎接了救主耶稣的诞生:

圣诞前夕,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Greccio的小隐舍(实际只不过是几个毫无价值的茅草棚),盖在橡树林中的一块巨石顶上,下面的山谷中,就是Greccio村庄的所在,……方济为他们准备了一幕极感人的活剧,想使他们惊喜。在橡树丛里有一个洞,洞中,兄弟们布置了一个马槽;马槽的一边,有一只白色的活牛,另一边有一只小毛驴儿。孩子们用惊奇和羡慕的语气叫喊:“哇,真像伯利恒的马槽哟!”。弥撒圣祭,就是用明马槽作为祭台举行的。

方济会的兄弟们,也都来参加这一盛典。孩子们特准站近马槽边,他们渴望的目光在马槽中扫来扫去,欲想见到耶稣圣婴。……在场的每个人都怀着一颗诚恳的心,凝视着里面只有一些干草的小马槽。……忽然,一片肃静,好像每人都在等待一件奇事的发生。继而一阵清脆的铃响后,一位小兄弟会士穿上祭衣从祭台后出来献弥撒,方济为他辅祭

弥撒开始时人人都跪下来。……在诵念福音时,方济捧着圣经。唱着那天主化身穷人、降生在破马槽中的圣咏——那是世间最美丽的故事。泪水从他那对红肿的眼中流出。他吻过了圣经,走到马槽边,向里面探视,伸出两臂,凝视着空空的马槽长叹。他感觉到有一股神奇的灵感充满心中,就像从前在伯利恒时一样;他又憧憬到耶稣诞生的幻影,使他的灵魂软化下来;他感受到力的重压,内心充溢了圣善的天福。耶稣圣婴就躺在他的面前。

方济确实看见他躺在那小马槽中;一个身发异光的婴孩,向他伸着两只白嫩的小手。方济躬身向前。用瘦弱如柴的手指爱抚着他的嫩颊和柔柔的卷发,又将他抱在怀中,紧贴在面颊和负伤的眼边。婴儿也用柔嫩的小手玩弄着方济凹陷的脸庞,和腮旁粗硬的胡髭。

在参与弥撒圣祭的人群中,一个蒙受圣神奇恩的热心人亲眼目睹了抱在方济怀里的圣婴,其余的人虽然肉眼没有见到,可是在意念中却看见了方济将圣婴又轻轻放回马槽,双膝半跪在马槽边,目不转睛地望着小耶稣,向他发出会心的微笑。

瞬间,他便开口讲起话来。他不时抬起头来望望众人,或注视一下儿童们的奇异目光。他讲述圣婴的圣善和无限的美好,讲述关于天主降生成人的事实。他的话有力、甜美、清脆而柔和,使人听了都大受感动,仿佛在欣聆一支由竖琴伴奏的乐曲。由他口中迸出的每个字,都像星光一般,放射出万丈光芒。每一个字都震颤着喜乐。每次在他讲到“伯利恒”这个词时他心中便不断地重复咀嚼它。他学作羊犊的叫声,声音幽柔得真像只小羔羊。

每次他讲到“小耶稣”时,爱情的火焰便在他的血液中燃烧,喜乐得几乎无法自持。他故意将话语拖得长长的,但十分清晰,像琴管里奏出的乐声。他品尝那三个字所留下来的芳醇和祝福。

火把照耀着人们惊异的面庞,晶莹的泪珠从孩子和大人们的两眼中滚滚流下。

从上面的这两段记载描述中可以发现圣方济各的圣诞马槽和我们如今所通用的样式很不一样。那时的马槽并没有玛利亚和若瑟的人像,也没有婴孩耶稣。而是只包括一个装满了干草的食槽,和真正的牛和驴。

方济会的会士们,以及后来的耶稣会士们,渐渐开始推广圣诞马槽,而且很快就征服了整个世界,制作马槽的艺术在17世纪末达到了高峰,尤其是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Naples)的马槽工匠,举世闻名。但是在德国,奥地利和南提洛尔的地区的教堂和博物馆里都有很著名的马槽。我本人很幸运,曾亲自去了那不勒斯,就为看看著名的马槽展览。马槽的种类多种多样,从最简单的样式到带有几百个贵重木雕人像的精美马槽,还有些是马槽中的人和物是动态的,包括了旧约中的人物和场面,最后还有植入了现代背景下的圣诞场景。

二、圣诞马槽的记号

黑夜与星空寂静的黑夜与星空的描绘,象征:尽管在黑暗中,但天主也没有弃我们于不顾,并藉着耶稣圣子的来临,在黑暗中带来光明,照亮所有经历痛苦黑夜的人。(参路1:79)

破旧的景色圣诞马槽的景色往往是老旧残破的住宅,和一些古屋废墟。废墟是人性堕落的可见标志。这场景告诉我们,耶稣的来临是为了治愈和重建这一切,使世界和我们的生活恢复原来的辉煌。

山丘、小溪和羊群

耶稣诞生场景中的山脉、溪流和羊群,代表整个受造界参与默西亚降临的庆典。万物都要因默西亚的来临,而欢欣踊跃。

天使和引路的明星众天使和引路明星的标记,意味着我们也蒙召踏上旅程,前去洞穴朝拜上主。

牧羊人在天使报喜之后,牧羊人互相报喜,并马上动身前去会晤婴孩耶稣。牧羊人不像其他许多人,总是为很多的事情忙碌不已。他们迎接了降生成人的天主,看到了最要紧的事:救赎的恩典。

穷人和卑微人习惯上,耶稣诞生的场景上也会加上许多象征性的人物。比如穷人和卑微人,他们在这奥迹中占了优先地位。天主成为人是为那些自觉极需天主的爱,并渴求天主亲近他们的人。所有人都有权利去亲近婴孩耶稣;没有人可以驱逐他们,马槽为他们充满家的感觉。

一些福音没有提及的人物从铁匠到面包师傅,从打水的妇人到玩耍的儿童,这些幻想出来的加添人物,正好表示在耶稣开创的新世界里,每个受造物都享有一席之地。这些人物代表了日常生活中的圣德,即喜乐地以非凡的态度,履行日常平凡的事务。

圣母玛利亚大圣若瑟在山洞里的是圣母玛利亚和大圣若瑟。圣母以完全的服从(参路1:38),见证了如何怀着信德全心信赖天主的旨意,成为天主子的母亲,并邀请每一个人听从她儿子的话,并加以奉行(参若2:5)。圣若瑟常常被描绘为手握棍杖或提着一盏灯。 他站在玛利亚旁,保护着婴孩耶稣和祂的母亲,孜孜不倦地守护他的家庭。圣若瑟是义人;常常把自己托付给上主的旨意,并付诸实行。

耶稣圣婴

在马槽里的小耶稣,以婴孩的姿态呈现于世,为让我们能接纳祂、拥祂入怀。天主屈尊降贵,在贫穷中诞生,并邀请我们在谦卑的道路上跟随祂。天主就是这样显示祂伟大的爱,多么渴望亲近每个人,渴望我们感到幸福。如果天主子都取了人类的生命,并使其成为全人类得救的管道,那么,人类的生命一定是非常有价值的!救主耶稣基督的诞生告诉我们,人生命本身是天主给人的礼物,人生命的尊严是源于天主的爱。

东方贤士在临近主显节时,圣诞马槽会安放三位东方贤士。从东方来的智者,看见那星,就动身前往伯利恒,去寻找耶稣(参玛2:1-12)。他们带来的珍贵礼物喻意深远:“黄金”是为尊敬耶稣的王者身分;“乳香”是为他的天主性;“没药”是为他神圣的人性:将经历死亡和埋葬。贤士们表达出人要走过漫漫长路才能到达基督面前。一个人能从远方出发,前来接近基督。

牛和驴

早些时候我们在马槽中只能发现牛和驴这两种动物,关于这两种动物是如何取得他们在主的马槽中的位置有很多假设:

第一个是旧约中的两个段落,即,依撒意亚先知书第一章第二节记载的雅威天主的话: “我把孩子抚养长大,他们竟背叛了我!牛认识自己的主人,驴也认识自己主人的食槽,以色列却毫不知情,我的百姓却一点不懂”(依1:2-3)。《七十贤士译本》圣经中的《哈巴谷先知书》第三章第二节这样说: “你将在两只动物之间显示自己”。这两段都讲天主向他的子民显示自己,但是根据依撒意亚的话,以色列并没有认出他,反而是牛和驴知道那是他们的主。这些动物是提醒我们以色列的无信的象征性形象。

另一个理论则是把这两种动物看作是整个受造世界的代表,因为根据罗马书“凡受造之物都热切地等待着救赎”(罗8:19)。这就是为什么动物会出现在马槽中,因为他们也在渴望着基督。

另外还有人做出了寓意的解读: 牛是祭祀中的祭品,驴子是用来负重的,而这两者都是耶稣为我们所做的。祂成了人,来分担我们生命中的重负,并被献作牺牲,来补赎我们的罪。在这个理论中,两种动物都是象征性的形象,暗示那将要发生在这个新生儿身上的事,以及他要完成的使命。

按照礼仪年历的进展,逐渐搭建一个马槽,称为“动态马槽过程”,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在将临期最后的几天里,只有空空的马槽,预表着我们的期待和对那婴孩耶稣降生的渴望。在平安夜,我们可以把小圣婴,玛利亚,若瑟的雕像放进去。在圣诞节时再加上牧羊人,之后的主显节会加上三位贤士和那颗异星,这样马槽就完成了。

这样一个逐渐完成的过程,对于教授圣诞期重大节日的教理有很大的帮助,也能推动教友们一次次朝拜马槽,来看看新增的场景,并希望能引发他们去反思和默想摆放在眼前的一切。

三、马槽的意义

马槽固然很重要,因为它是圣诞节奥迹的一个宝贵的视听辅助,也很容易用在教理和讲道中。我们也可以把圣诞节期间的讲道地点挪到马槽附近,这样才能容易指认并解释那些不同的场景。

关于马槽有两种情况在这里要提一下:

首先是马槽设计得太过浪漫了。耶稣诞生的展示方式,让我们有了去看一看并研究各种细节的兴趣。这些细节唤醒喜乐和幸福的情感。对于观者来说,每件事都那么“美”,但奥迹与敬畏的层面却常常缺失了,人们通常也感觉不到第一个圣诞时发生的无情的现实

第二种情况就是马槽被沦为2000年前遥远异国某件事的再现,和我们文化也迥然不同。这类马槽不能引领我们意识到在我们的时代里,基督尤其在穷人和边缘人身上与我们相遇。刻画在马槽中的两千年前的圣诞场景,理应打开我们的眼,使我们在城市的街头,发现圣诞每天都在进行:无辜的婴儿诞生于赤贫中,挑战我们,在他们身上看见基督,并走进他们。

为此,如何搭建圣诞马槽并不要紧,重要的是它向我们的生命传达的讯息。其意义就在于到达心灵的皈依,而不是凝视着多年前发生的一个场景。一位德国的神秘主义者这样说:“哪怕基督诞生过2000次,但如果他今天没有诞生在我们心中的话,那他的诞生对我们就毫无意义。”

圣诞马槽拥有简朴又美妙的信仰记号,愿圣诞马槽的美好传统永不衰退,让我们时常想起圣诞节的真谛,天主子“降生成人”的奥迹。

最后,祝大家圣诞快乐!

一些那不勒斯圣诞马槽展

德国一堂区的圣诞马槽

巴塞罗那真人大小雕像的户外耶稣诞生场景(2009年)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