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新闻网)随著蒙古国的民主转型,该国首都乌兰巴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几乎是“奇迹般”地繁荣起来。在过去三十年里,这座城市的变化也包括人口增长:人口增加了两倍,达到170万居民,占蒙古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在教宗对该国进行使徒牧灵访问之际,梵蒂冈新闻网采访了来自哥伦比亚的传教士圣母神慰会会士加维斯(Andrés Gavis)神父,他与蒙古教会的首位枢机马伦戈主教一样都是圣母神慰会会士。他向我们介绍了天主教会在乌兰巴托市展开的爱德工作。
贫困游牧人民的生活
加维斯神父首先解释说,人口增长的原因也在于政府为每个孩子提供补助金,并向生育至少四个孩子的母亲颁发奖章。他说,许多蒙古人仍然像他们的祖先一样居住在山区,饲养奶牛、山羊和牦牛,但由于气候变化,荒原持续不断的暴风和日益加剧的荒漠化,牲畜和植被蒙受巨大损失,近年来许多游牧人民选择搬到城市。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购买砖石建成的公寓住宅。
为蒙古包区提供免费淋浴
因此,一年中三分之二的时间人们都呆在帐篷里,点燃炉灶取暖,挤进所谓的蒙古包区,那里没有下水道,甚至没有自来水。作为对家庭的一项服务,人们可以到政府的取水点为8至10岁的儿童获得20升水。加维斯神父解释道,“这里有关水的事务经营得很好”,淋浴也成了一项生意。出于这个原因,圣母神慰男女两个修会团体最初的服务项目就是为人们提供免费淋浴。
小教会做大工作:课后教室,服务酗酒者家庭
对于天主教小众团体来说,帮助“穷人中的穷人”是绝对优先考虑的事情。拥有1500位信友的蒙古教会,包括有修女、神父、圣母神慰会传教士、慈幼会士、圣母圣心会传教士、其他修会会士、新慕道团成员、传教员和平信徒。教会团体虽小,却临在于共同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非常活跃。加维斯神父表示,服务从教育开始:“在乡下,往往家庭自己教育孩子,人们会把学习优秀的孩童送到城市或一个亲戚家里。我们经常发现孩子到了12岁都还难以阅读和计算。”
因此,几个月前,一名哥伦比亚修女在乌兰巴托郊外的一处贫民窟组织了课后教室,为大约15名幼童和青少年提供游戏、社交和祈祷的场所。
酗酒也是整个乌兰巴托市的主要问题之一。神父解释说,过去政府允许民众每周有一天可以喝到醉酒的程度。在这个伏特加生产国,酗酒情况已经失控,让家庭处于艰困中,从而导致债务以及暴力和卖淫事件层出不穷。加维斯神父说道:“我们参与了对这些人群的服务,在蒙古包区开辟与男性单独会面的特定场所,让他们与女性分开,便于吐露心声。我们有时也提供心理支持。”
最后,这位在蒙古传教的圣母神慰会传教士表示,现在所有人都将得到教宗的抚慰。非天主教的蒙古人民以好奇的眼神看著他:一位“重要人物”来到他们家。对于人们来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标志,是对一个被称为“婴孩”但已成熟教会的肯定。
链接网址:www.vatican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