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的美
本笃十六世主教会议后发表有关感恩祭的《德之圣事宗座劝谕中说明:“信仰上和所举行的奥迹两者之间的关系,特别表现于美在神学上和礼仪方面的价值。一如基督宗教启示的其他方面,礼仪与美有密切的关系:它就是“真理的光辉”……我们所指的特性并不单是美学,更是一种方式,借此,天主爱的真理在基督内与我们相遇,吸引我们,令我们神魂超拔,使我们走出自我,吸引我们迈向自己真正的圣召,那就是爱……最真的美是天主的美,他的爱永久地在逾越奥迹中启示我们。”
“礼仪的美是这奥迹的一部分,它是天主光荣超卓的表达。在某些方面而言,它是天堂在地上的反映……美不是礼仪行动的装饰,而是它的基本要素,因为它是天主自己的属性和他的启示。这一切令我们清楚知道我们为什么需要着重礼仪行动,让它反映出本身的光辉”。
教宗所说的话最清楚不过,因此在礼仪庆典中,我们不容许任何吝啬,过分简约,及刻意使礼仪变得贫瘠。美,在古今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份美,纵然常常力有不逮,却正是使我们的礼仪闪耀着天主大爱这美丽奥迹的模式。所以我们美化礼节所下的工夫,永远都是不足够的。教会教导我们,她历年来从不会顾忌“浪费”力量而以最高雅的艺术形式装配礼仪庆典:建筑、雕刻、音乐、圣物。圣人们也教导我们,尽管他们自己怎样贫穷,也时常希望把最好的留给礼仪敬拜。
让我们再听本笃十六世所说的:“我们在世上的礼仪,全都是为了庆祝历史上这唯一的行动,然而永远无法完全表达它无穷丰厚的意义。给天主所做的一切,没有任何东西是过分美丽的;美丽的礼节肯定永远未够精细,未能够打点周到,未够华丽:因为天主是无限的美。天上的耶路撒冷是我们世途的终点,我们在世上的礼仪只能充其量反映在那里所举行的礼仪,然而我们的弥撒也尽量可以贴近它,使我们能预先品尝体味!

礼仪礼规各方面的美
教宗本笃十六世于《爱德之圣事》劝谕第35节写道:“信仰和敬拜之间的关系,特别借着神学和礼仪的美的范畴而更明白。一如基督信仰的其他启示,礼仪与美一脉相承,它就是“真理的光辉”。它是逾越奥迹璀璨辉煌的表达,基督在其中吸引我们到他跟前,并召唤我们共融。”
“礼仪之美是这个奥迹的一部分。它是天主光荣卓越的表达,就某种意义来说,是天国在地上的惊鸿一瞥。伯多禄、雅各伯和若望三位宗徒在跟随老师前往耶路撒冷途径大博尔山时,耶稣在他们面前显了圣容,真是美极了;耶稣赎世牺牲的纪念正包含了这样的美。那么,“美”不只是装饰而已,而是礼仪行动的基本要素,因为它是天主自己的属性,也是他的启示。这些思考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为何需要关心礼仪,因为礼仪行动将反映它内在的光辉。
若望·保禄二世提及耶稣在伯达尼受傅的圣经事迹,以回应一些人可能提出的反对,认为面对世上大批的穷人,使用美丽的圣堂和祭器是不相称的。他写道:“有一名妇人……把一瓶极珍贵的香液,倒在耶稣头上,这事激怒了门徒,尤其是犹达斯,认为此举是一种不可容忍的“浪费”。但是耶稣的反应却完全不同。他一方面要求门徒们对穷人施行爱德,认为门徒应时时关怀他们——“你们常有穷人同你们在一起”——他也同时把此事件看作是与他即将来到的死亡与埋葬相关的,而把这妇人为他傅抹香液的举动,视为提前表示对他的身体的尊崇,即使在死亡后仍继续应受的光荣,因为这与他位格的奥迹相连而不可分离”。并作出结论:“就像伯达尼那位为耶稣傅抹香液的妇人,教会也不怕‘挥霍’,把最好的献给他,以表达她在无与伦比的圣体恩赐之前的叹赏与崇敬。……在认识此奥迹的崇高意义之后,就容易了解,在历史中教会对圣体奥迹的信仰,不但要表达在内在的虔敬上,也要求表现在外在的形式上,因此渐渐发展出一套特殊的感恩祭礼仪的规程。……在这个基础上,建筑、雕刻、绘画、音乐,受到基督奥迹的导引,直接或间接地从圣体圣事中找到伟大灵感的泉源。”
因此,我们必须仔细打点一切,使真正美的形式的每一个细节都闪耀着礼仪的尊严。我们应记得那些投身过着贫穷克苦生活的圣人,都时常希望把最美丽和珍贵的物品,保留作敬礼上主的用途。
在此,我们只提出亚尔斯本堂圣维雅内神父的例子:“维雅纳神父立即爱上了亚尔斯那所破旧的教堂,把它当做自己的父家。他从头开始布置它,即由祭台开始,整间圣所的中心和存在的原因。为了尊重圣体,他希望尽可能用最美丽的东西。……因此,他扩建了圣体柜(他用经常和充满幻想的语言形容它为‘良善天主的大衣柜’)。他到里昂的绣花店、金铺,买下他能找到的最昂贵的物品。店主们都感到十分诧异,私下说:‘在这处附近有一位身材瘦弱、衣冠不整,身无分文的本堂神父,却时常为他的教堂要买到最好的东西!’”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