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站、报刊看到一些帖子和文章,或对神职人员的财、好奢华和贪图享受表示困惑,或对圣召路上遇到神职人员太过世俗表达愤怒,或对教友在教会中喜欢说三道四进行批评,或对教友信仰冷淡有所责备……这说明在教会福传和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说明信仰和圣召之路会有荆棘,也说明我们常常自以为是,忘记了耶稣吩咐的。
耶稣一直要求他的门徒行他所吩咐的,他深爱他亲自创立的教会,给了教会无边的恩宠,但他也警告门徒不要重蹈法利塞人的覆辙。在福音记述中,主耶稣除了严厉斥责撒旦及伪善的法利塞人和经师外,对其他人都是或温柔地劝勉、或由衷地赞许,甚至在纳塔乃耳不相信斐理伯介绍耶稣,讥讽“从纳匝肋还能出什么好事吗?”时,主耶稣还称赞他:“看,这确是一个以色列人,在他内毫无诡诈。”(若1:46-47)这就是基督!然而,主耶稣却严厉谴责了自己亲立的教会磐石——伯多禄:“撒旦,退到我后面去!……你所体会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玛16:23;谷8:33)这值得包括神职人员在内的每一位信徒深思:当我们所体会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时,我们是否已成了主耶稣的背叛者。
主耶稣为了不让他创立的教会陷于世俗诱惑和沉沦,多次向门徒发出警告与劝勉:
“凡高举自己的,必被贬抑;凡贬抑自己的,必被高举。”(玛23:12)“你们不要判断人,免得你们受判断。”(玛7:1)这是劝勉信徒戒除骄傲和狭隘,希望教会成为仁爱、谦卑、宽容者的团体。
“谁若使这些信者中的一个小子跌倒,倒不如拿一块驴拉的磨石,套在他的脖子上,投在海里为他更好。”(谷9:42)“引人跌倒的人是有祸的。”(路17:1)这是警告教会要以正义与仁爱的榜样引导人,而不要以不良榜样让信徒跌倒,如法利塞人那样“……走遍了海洋和陆地,为使一个人成为归依者;几时他成了,你们反而使他成为一个比你们加倍坏的‘地狱之子’。”(玛23:15)
“你们不要在腰带里备下金、银、铜钱;路上不要带口袋,也不要带两件内衣,也不要穿鞋,也不要带棍杖,因为工人自当有他的食物。”(玛10:9-10)“你们要谨慎,躲避一切贪婪……”(路12:15)这是主耶稣劝告不要以世俗的心态建设教会、履行职责,因为我们“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钱财”(玛6:24)。教宗方济各也多次强调:我们的教会是贫穷的教会,要走近穷人,服事穷人。因为主基督说“凡劳苦和负重担的,你们都到我跟前来,我要使你们安息”(玛11:28)。
“以心神以真理朝拜父”(若4:23)“假如你们了解‘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是什么……”(玛12:7)这是主耶稣教导我们参与圣事礼仪和祈祷的正确心态。没有真诚、谦卑和仁爱的礼仪与祈祷,哪怕精心编排、形式新颖,也是不蒙主悦纳的。
“他们把沉重而难以负荷的担子捆好,放在人的肩上,自己却不肯用一个指头动一下。他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叫人看……至于你们,却不要被称为‘辣彼’……也不要在地上称人为你们的父……你们也不要被称为导师……”(玛23:4-10)主耶稣以法利塞人和经师们的言行不一、虚荣傲慢为例子,以“不要”、“不可”为教会内的秩序和关系作了禁止性的规范。主洞悉人性的软弱,以此规范来防止自己创立的教会变成世俗权力机构和名利场所。
“如果你们之间彼此相亲相爱,世人因此就可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若13:35)可见,彼此相亲相爱才是我们教会内应有的秩序和关系,也是我们教会区别于世俗的标志。
“我饿了,你们给了我吃的;我渴了,你们给了我喝的;我作客,你们收留了我……”(玛25:35-36)“你们愿意人给你们做的,你们也要照样给人做……”(玛7:12)这是耶稣基督对信徒的期望:服务他人,服务穷困的人。可我们却常常以各种理由开脱,习惯依赖他人,习惯养尊处优,以为这仅是生活的小节。其实,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自己远离信仰,远离耶稣。
耶稣基督的话明白而又意蕴深长,可我们常常假装不懂,以为受洗或领受圣秩后,即是拿到了去天国的门票;以为可以用传统和世俗理由去给耶稣的话赋予“新的意义”,好让背主的言行合情合理。
在路加福音12-14章中,圣史记述了“进天国的必然准备”,首条就是诚实和依靠。耶稣说:“你们要谨防法利塞人的酵母,即他们的虚伪。”(路12:1)作为耶稣的信徒,我们常常会因软弱而犯错,但一定要诚心依靠天主的恩宠,不断痛悔和改变;不要我行我素,虚伪傲慢,言行不一,表里不一,总想依靠自己的小聪明或世俗手段来对待他人、信仰与教会。
我们既蒙天主圣神恩宠,得以与主耶稣相遇,就应该行主耶稣所吩咐的,这样才能不断清除心中的杂草荆棘,洗心革面,经由主耶稣的道路、真理、生命以使自己的信德日臻圆满,以诚实、谦卑、友爱、宽容的心待人,殷切期待天主丰厚的救恩。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