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自己的罪,可以是成长的邀请,但也可能是个陷阱。有时候罪疚会误导一个人认为天主不可能原谅自己,或是相信「罪」让自己毫无价值。这会让人感到绝望,因而是远离天主的标记。
觉察自己的罪,为灵修成长是重要的。这便是为何戴迈乐写道:「为你的各样罪感恩。它们是恩宠的媒介。」
美丽的昨日(三)
接上篇
思量己罪时,你也许可以从我的伦理神学教授,耶稣会士基南(JamesF. Keenan, S.J. ) 那儿得到一个有益的想法 。
基南神父观察到,在新约中,当耶稣为了罪的行为而谴责人时,祂照例总不谴责软弱但试图改过向善的人,也就是那些奋力去补偿的公开罪人。耶稣一再向那些愿意改变的人伸出手,邀请他们悔改。
耶稣较常谴责的是那些「强者」,倘若他们愿意,便能帮助他人,但他们不愿费神这么做。在善心的撒玛黎雅人(撒玛利亚人)这个著名的比喻中,经过那可怜人身旁的那些人,都有充足能力帮助他,但就是不肯费心。按基南神父的说法,「罪」通常是「不肯费心」。
这个真知灼见能帮助你看到,一天中自己在哪些地方没能回应天主的邀请。你在哪里未能不怕麻烦?在哪里能够更仁爱些?或许你疏忽了帮助一位朋友,对方只需要你几分钟的时间;或是没想到一位生病的亲人,正期待着一通善意关切的电话。你能够,但你没有——你没去费心。这是默想神学家称为「疏忽之罪」的一种新方式。
你仍然认为回顾己罪像是最糟糕的基督信仰陈规吗?承认自己有罪或无能去做对的事,不仅帮助我们更接近天主,也让我们成为更仁爱的人。我们也能更认清自己需要天主,祂邀请我们在爱中成长,无论我们有多少次却步不前。这个第二步骤提醒我们谦卑,更觉察到自己如何伤害了他人,并且能够自我调整,离开那些让别人无法回爱我们的部分。
但前提是,你不至陷入罪恶感的泥淖里。觉察自己的罪,可以是成长的邀请,但也可能是个陷阱。有时候罪疚会误导一个人认为天主不可能原谅自己,或是相信「罪」让自己毫无价值。这会让人感到绝望,因而是远离天主的标记。我们所有人都与罪奋战,都必须寻求天主和他人的宽恕,但我们也都仍为天主所爱——远超过我们所能想象。在耶稣的荡子比喻(路十五11-32) 中,父亲不仅宽恕了任性的儿子,更毫不吝惜地给予他大量的爱;依纳爵灵修中表达的「被爱的罪人」,多少捕捉住这个见地。「罪恶感」是达到目的的工具,而非这故事的目的。
觉察自己的罪,为灵修成长是重要的。这便是为何戴迈乐写道:「为你的各样罪感恩。它们是恩宠的媒介。」
未完待续
节选自《平凡见神妙》
我们非常期待听到您对《爵式灵修》内容的心声与反馈,如您有什么想对我们说的,
可以发邮件到:986193703@qq.com,期待您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