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

信德之光》通谕(二)

第一章我们信亦接受了

(参阅若壹四16)

亚巴郎──我们的信德之父

8. 信德为我们开路,伴随我们历史中的步伐。因此,如果想了解信德是甚么,我们应探究它的历程,回顾信徒走过的路。旧约首先述说了这些见证。在旧约中,我们的信德之父亚巴郎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在他的生命中,发生了震天动地的事:天主向他发言,向他启示了祂是发言和呼唤他名字的天主。信德须伴随聆听。亚巴郎没有看见天主,但听到祂的声音。由此可见,信德有其个人的层面。天主不是某个地方或某个神圣时刻的神明,而是某人的天主,是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布布伯的天主,能够与世人互动,与人订立盟约。信德是回应那向我们每一个人发出的言语,回应呼唤我们名字的「祢」。

9. 天主对亚巴郎发出的言语既是召叫,也是许诺。首先,祂召叫亚巴郎离开家乡,开展新的生活,踏上一个旅程,走向未知的未来。信德使亚巴郎看到踏出这一步是必要的:信德使人「看见」的范围,取决于所走的路有多远,取决于是否选择投进天主的言语所开拓的前景。祂的言语盛载着许诺:你将有无数后裔,你要成为一个大民族的父亲(参阅创十三16;十五5;廿二17)。天主的话先已存在;亚巴郎的信德为响应过去的一句话,必然是一个记忆的事件。然而,这一记忆不停在过去的事件,而是向未来开放的,因为也是一个许诺,它照亮将要踏上的旅程。由此可见,既然信德是对未来的记忆(memoria futuri),因此与望德有密切关系。

10. 天主要求亚巴郎信靠祂的话。因着信德,我们明白即使话语看似转瞬即逝,但若是来自忠信的天主,将是完全确实无误、坚定不移的,并能保证我们继续完成历史的旅程。因着信德,我们把天主的话看作坚固的盘石,奠基其上,并视之为我们可遵行的康庄大道。在圣经中,信德一词的希伯来文是「’emûā」,衍生自「’amā」这个动词,其字根意指「支撑」。「’emûā」既指天主的忠信,亦指人的信德。有信德的人投靠忠信的天主的双手,从而获得力量。「’emûā」的双重意义亦可见于希腊文的「pistós」和拉丁文的「fidelis」。耶路撒冷的圣济利禄借用这个双重意义,赞扬基督徒的尊贵在于获得了天主的名号:两者都被称为「忠信的」。8 如圣奥思定所述:「人的忠信在于相信天主和祂的许诺;天主的忠信在于实现祂对人的许诺。」9

11. 为了解亚巴郎的信德,他的事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虽然天主的话是亚巴郎闻所未闻的,使他感到惊讶,但并不完全脱离亚巴郎的个人经验。从说话的声音中,圣祖体察到一个意义深远的召叫,而这召叫早已铭刻在他的心灵深处。天主的许诺往往离不开生活中一个「满怀希望」的层面,就是父母职,生命的繁洐:「你的妻子撒辣要给你生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依撒格」(创十七19)。天主要求亚巴郎完全信赖祂。这位天主也启示自己是所有生命的源头。由此看来,信德关乎天主的父性,造生万物的父性。召叫亚巴郎的天主就是造物主,「叫那不存在的成为存在的那位」(罗四17),「祂于创世以前,在基督内已拣选了我们……预定了我们……获得义子的名分」(弗一4-5)。为亚巴郎来说,对天主的信德光照他的整个生命,使他认识到万物之源正是善的泉源,并体会到他的生命不是出自虚无或偶然,而是出自天主对个人的召叫和爱。召叫他的这位奥秘的天主不是陌生的神明,而是万物的本原和砥柱。亚巴郎的信德也经历了重大的试探:祭献他的儿子依撒格。这试探使我们看到本原之爱如何保护生命,甚至使之超越死亡。天主的话曾使「身体已经衰老」的亚巴郎和「已绝孕」的撒辣生下一个儿子(参阅罗四19),同样也有能力信守祂的许诺,带来一个超越各种威胁和危险的未来。(参阅希十一19;罗四21)

以色列的信德

12. 圣经叙述了亚巴郎的信德后,出谷纪便讲论以色列民历史。圣经再一次指出,信德是来自天主的大恩:天主许诺解救祂的子民脱离苦难,以色列也相信这位天主。信德成为呼召,召唤我们踏上漫长的旅程,前往西乃山朝拜上主,走向天主许诺的福地。天主的爱有如携带子女在旅途中前进的父亲(参阅申一31)。以色列宣信的形式是述说天主的作为,讲述祂怎样解救祂的子民,引领他们(参阅申廿六5-11)。他们世世代代传述天主的作为。当以色列怀念上主大能的作为,在礼仪中予以追忆纪念,并由父母传述给子女,天主的光便照耀着以色列。由此可见,信德之光离不开具体的生活事迹,离不开以感恩之情怀念天主大能的作为,以及回想天主的许诺怎样逐步实现。哥德式的建筑风格把这一点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宏伟的主教座堂里,阳光从天上透过绘画了救恩史的玻璃彩窗照射进来。当我们传述天主自我启示的事件,天主的光便照耀着我们;我们怀念天主的恩赐,并展示天主如何实现祂的许诺,从而让天主的光照亮我们的历史旅程。

13. 我们也从以色列的历史见到,以色列子民多次失去信德,在试探中跌倒。信德的反面就是偶像崇拜。当梅瑟在西乃山上与天主交谈时,以色列子民无法忍受天主奥妙地隐藏自己,等不及一睹祂的面容。按信德特有的本质,人必须超越肉眼所见的事物,放弃实时的占有。信德邀请人投向光源,同时对天主的奥秘心存敬畏;天主必会在适时刻展示祂的面容。马丁‧布伯(Martin Buber)曾引用经师科克(Kock)为偶像崇拜所下的定义:「某个容貌把另一个不是容貌的当作容貌」,就是偶像崇拜。10 人们宁愿以敬拜偶像来代替信仰天主。我们能够直视偶像的容貌,追溯它的来历,因为它是我们亲手所造的。偶像不会召叫人放弃安稳的生活,因为「偶像有口,而不能言,偶像有眼,而不能看」(咏一一五5)。这样,我们可以明白,偶像的存在其实是一个借口,为使我们得以成为万物的中心,膜拜自己亲手所造的。当人失去了整合生命的基本方向时,生命就会瓦解,追逐各式各样的欲望,不愿等待所许诺的时期,人生瓦解为无数零散的时刻。因此,偶像崇拜总是多神的,漫无目的地膜拜一个又一个的神明。偶像崇拜展示的不是一个旅程,而是许多不同的路径,没有方向,形成一个庞大的迷宫。凡是不愿意信靠天主的,必会听到众多偶像嘈吵的呼喊:「信我吧!」信德与皈依密不可分,是偶像崇拜的反面。信德是离弃偶像,归向生活的天主,与祂相遇。信从意味着把自己托付给仁慈之爱;这爱永远接纳和宽恕我们,扶持和指引我们的生命,并修直曲折的历史,彰显其大能。信德在于愿意让天主的召叫转化和更新我们。这就是吊诡之处:借着不断地归向上主,我们反而找到一条稳妥的道路,使我们摆脱偶像崇拜导致的瓦解。

14. 在以色列的信仰历程中,梅瑟这个人物是以色列子民的中保。以色列子民不得亲见天主的面容;当时是梅瑟在山上与雅威交谈,然后向其它人传达上主的旨意。有这位中保在以色列子民中间,他们学会团结地在旅途上前进。个人宣发的信德在团体中有其重要性。在团体中,因着信德,「我们」有如一人——天主这样形容全体以色列子民:「以色列是我的长子」(参阅出四22)。就此而言,中保不是障碍,而是一个通道:借着与人相处,我们的目光投向一个比自身更伟大的真理。鲁索曾感叹不能亲见天主:「有多少人阻隔着我与天主啊!」11 「天主会让梅瑟代祂向鲁索发言──难道真的是那么简单自然的事吗?」12 如果基于个人主义的和狭隘的「认知」概念,我们将无法领会中保角色的重要性。中保分享了另一位的目光,获得了爱的认知。信德是天主白白的恩赐,并要求我们谦逊及勇敢地信赖和交托。信德使我们看到那通向天人相遇的光耀大道──救恩史。

圆满的基督徒信德

15. 「你们的父亲亚巴郎曾欢欣喜乐地企望看到我的日子,他看见了,极其高兴」(若八56)。从耶稣这话可见,亚巴郎的信德是指向祂,并可说是预见了祂的奥迹。圣奥思定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说圣祖是因信德而得救,但他们所信的不是已降临的基督,而是将要降临的基督,这样的信德热切期盼未来的耶稣。13 基督徒的信德以基督为中心,宣认耶稣是主,以及「天主使祂从死者中复活起来了」(参罗十9)。旧约的所有脉络都在基督身上汇聚起来;天主的所有恩许都在祂内成了「是」,为此也借着祂,我们才答应「阿们」(参阅格后一20)。耶稣的生平完全彰显了天主的信实。天主各种伟大的爱的行动是以色列子民宣信的核心,拓扩了他们信德的视野。当以色列子民不断追忆天主的这些作为,将明白到耶稣的生命正是天主决定性的介入,也是天主对我们的爱最卓绝的彰显。天主藉耶稣向我们所说的,不是许多话中的一句话,而是永恒的圣言(参阅希一1-2)。正如圣保禄所说的,那是天主对我们的爱所作的最大保证(参阅罗八31-39)。因此,基督徒的信德就是信靠这圆满之爱及其强大力量,相信这爱能够转化世界,推进世界的历史。「我们认识了,且相信了天主对我们所怀的爱」(若壹四16)。凭借信德,我们体会到天主通过耶稣展现的爱,是万事万物的根基和终向。

16. 基督的爱是信实的,而这事最有力的凭证是祂为我们死了。既然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是爱的最大凭证(参阅若十五13),那么耶稣便为所有的人交付自己的生命,包括祂的仇敌,为转化他们的心。因此,几位圣史把基督被钉十字架的时刻视为信德目光的高峰。在这个时刻,天主广阔高深的爱在照耀着。正是在这时刻,圣若望陪伴着耶稣的母亲,瞻望被刺透的那位,(参阅若十九37)郑重地说出他的见证:「那看见这事的人就作证,而他的见证是真实的;并且『那位』知道他所说的是真实的,为叫你们也相信」(若十九35)。在杜斯妥也夫斯基(Dostoevsky)的作品《白痴》(The Idiot)中,米希金王子(Prince Myshkin)看到画家霍尔班(Hans Holbein the Younger)的「墓中基督」画作后,说:「看着这画作,很容易丧失信德。」14 画作描绘了基督的遗体,可怕地展现了死亡对肉身所带来的破坏。可是,正是在默观耶稣的死亡时,信德更是坚强,并获得耀目的光照。这时,信德就是相信基督对我们坚定的爱,这爱甚至能够拥抱死亡,为我们带来救恩。为展现祂对我们的爱有多深,祂在死亡面前没有退缩,因此这是我们能够相信的爱。基督彻底的自我交付盖过了任何怀疑,使我们能够把自己完全托付给祂。

17. 借着基督的死亡,特别是借着祂的复活,天主启示了全然信实的爱。复活的基督是最可信的见证(参阅默一5;希二17),也是我们的信德最坚固的支柱。圣保禄说:「如果基督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仰便是假的,你们还是在罪恶中」(格前十五17)。假如父的爱未能使耶稣从死者中复活,未能使祂的身体恢复生命,那么这爱就不是完全信实的爱,无法照亮死亡的阴影。当圣保禄描述他在基督内的新生命时,他说他是「生活在对天主子的信仰内;祂爱了我,且为我舍弃了自己」(迦二20)。「对天主子的信仰」显然是指保禄对耶稣的信仰,但这话也是假定了耶稣之所以是值得信仰的,不仅是因为祂对我们至死不渝的爱,也是因为祂是天主子。正是由于耶稣是圣子,由于祂完全仰赖圣父,所以祂能够战胜死亡,彰显圆满的生命。我们的文化已丧失对天主的意识,无法觉察天主有形的临在,以及祂在我们世界中的行动。我们以为只有在超越的领域,在另一个层次的现实中,才能找到天主,以为祂远离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人际关系。可是,若是这样,天主就无法在世界中行动,祂的爱就不是真正强大有力的,不是实在的,因此甚至不是真实的,没有能力带来它所应许的福乐。不论我们是否相信祂,也没有甚么分别。反之,基督徒宣认他们相信天主有形和强大的爱,这爱真的在历史中行动,决定历史的终局:这爱是我们能够遇上的,这爱借着基督的苦难、死亡、复活,圆满地彰显了。

18. 耶稣带来的圆满信德有另一个重大意义。因着信德,基督不仅是我们所相信的,不仅是天主大爱最卓越的彰显,祂亦与我们结合,为使我们能相信祂。信德不仅是瞻望耶稣,也是以耶稣的眼光、以祂的眼睛看待各种事物。这就是说,我们分享了祂的目光。我们在生活中,在许多方面信任那些比我们懂得更多的人。我们信任那些为我们建造房屋的建筑师,给我们药物治病的药剂师,在法庭上为我们辩护的律师等。在关乎天主的事上,我们也需要一位可靠和博学的人帮忙。天主子耶稣就是向我们启示天主的那位(参阅若一18)。基督的一生展示祂怎样认识圣父,时刻与圣父完全合一,藉此为人的经验开拓了一个全新和充满吸引力的前景。为指出我们与耶稣的个人关系对信德的重要性,圣若望运用了「信」这个动词的不同形态。除了「相信」耶稣告诉我们的都是真实的,若望也说要「相信」耶稣和「信仰」耶稣。当我们因耶稣可信而接受祂的话和见证,我们是「相信」祂。当我们迎接耶稣进入我们的生命和走向祂,怀着爱依靠祂,紧随祂的脚步,就是「信仰」祂。

为使我们能够认识祂、接纳祂、跟随祂,天主子取得了我们的血肉。如此,祂同样在历史的旅途上,以人的目光来看圣父。基督徒的信仰是信奉降生成人的圣言,以及祂的肉身复活,信奉那位如此靠近我们,以致于进入人类历史的天主。天主子在纳匝肋的耶稣身上降生成人,我们对祂的信仰不会使我们脱离现实,反而使我们领会现实最深层的意义,并体会到天主是那么爱这个世界,怎样不离不弃地引领世界归向祂。这样,基督徒更投入、更热切地在世界中生活。

因信得救

19. 由于基督徒分享了耶稣看待事物的目光,圣保禄对信仰生活作出特别的描写。信徒领受信德的恩赐后,成为新的受造物,领受了新的生命,成为天主的子女,是「圣子内的子女」。「阿爸,父呀!」称天主为父是耶稣特有的经验,但也成为基督徒经验的核心(参阅罗八15)。信仰生活既是天主子女的生活,也是感谢一个特别的大恩,一个来自本原的、毫无保留的、支持我们生命的恩赐。圣保禄对格林多人提出的问题摘要地说明了这一点:「你有甚么不是领受的呢?」(格前四7)这正是保禄与法利塞人争论的重点:我们是藉信德还是藉遵守法律得救?保禄所否定的,是那种自以为能够因个人行为在天主面前称义的态度。这样的人即使遵守诫命、实行善功,依然是自我中心的人,没有认识到天主是善的根源。若是这样生活,若是企图靠自己称义,将会察觉正义很快耗尽,甚至没有能力遵守法律。这样的人会自我封闭起来,远离上主和他人;他们的生命一无所成,徒劳无功,就像远离水源的树木。圣奥思定简洁有力地指出这一点:「千万不要离开你的创造者;即使那是为了发现自我,也不要这样做。」15 当我们以为离开天主便能找到自我,我们的生命就开始支离破碎(参阅路十五11-24)。救恩的开端在于向超越我们的事物开放,向那来自本原的恩赐开放,因为这恩赐肯定和支持我们的生命。只有向这恩赐开放并肯定它的重要性,我们才会获得转化,经验救恩,结出好的果子。因信得救就是明认天主的恩赐是首要的。如圣保禄所说:「因为你们得救是由于恩宠,借着信德,所以得救并不是出于你们自己,而是天主的恩惠。」(弗二8)

20. 信德赋予我们新的目光,以基督为中心。信仰基督使我们得救,因为在祂内,我们的生命彻底向那先于我们存在的爱开放;这爱由内而外转化我们,在我们内、借着我们行动。这可见于圣保禄对申命纪一篇经文的诠释。他的诠释符合旧约讯息的核心。这篇经文记载,梅瑟对以色列子民说,天主的诫命并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我们不必说:「谁能为我们上到天上,给我们取下,使我们听了好能遵行呢?」或是说:「谁能为我们渡到海外,给我们取来,使我们听了好能遵行呢?」(申卅11-14)保禄指出,因为基督临在于基督徒身上,所以天主的话其实近在咫尺。「你心里不要说:『谁能升到天上去?』意思是说:使基督从那里下来;也不要说:『谁能下到深 渊里去?』意思是说:把基督从死者中领上来」(罗十6-7)。基督降来人间,并从死者中复活了。天主子藉祂的降生和复活,拥抱了人的整个生命和历史,而且一直藉圣神寓居于我们心中。因着信德,我们知道天主靠近我们,也知道祂已给我们一个伟大的恩赐──基督,让祂从内心转化我们,寓居于我们内,为我们带来光明,使我们看清生命的起源和终结。

21. 这样,我们能体会信德所带来的新颖。信的人被爱所转化,向爱开放。向这本原之爱开放后,他们的生命得以扩大而超越自身。「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迦二20)。「……基督因着你们的信德,住在你们心中……」(弗三17)。因着另一位的临在,信徒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因为他已活在另一位之内,而且在爱中,他的生命变得前所未有的宽广。我们看到这是圣神的工作。基督徒能够以耶稣的眼睛来看世界,秉承了祂的思想、祂的孝爱之情,因为他们分享了祂的爱,也就是分享了圣神。在耶稣的爱内,我们可说是领受了祂的目光。若非在爱内肖似祂,若非圣神的临在,我们将无法宣认祂是我们的主。(参阅格前十二3)

信德藉教会显示的形式

22. 如此,信徒的生命成为教会性的存在,是活在教会内的生命。圣保禄对罗马的基督徒说,所有信仰基督的人形成一个身体。他警告基督徒不可把自己估计得太高,「但应按照天主所分给每人的信德尺度,估计得适中」(罗十二3)。信徒按他们宣认的信仰审视自己:基督有如一面镜子,信徒从中看到自己的圆满肖像。基督聚集所有信仰祂的人,并使他们成为祂的身体;同样,基督徒也视自己为这个身体的一个肢体,与其它信徒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个身体」这图像不是说信徒只是一个无名的整体的一个部分,或只是一台大型机器中的一个齿轮;反之,这图像道出了基督与信徒之间、众信徒之间充满活力的契合(参阅罗十二4-5)。基督徒「成为一体」(参阅迦三28),但没有失去各人的个体性;借着服务别人,他们达到最大的自我实现。这说明了为甚么当信徒离开这个身体,离开在基督内合一的教会,离开这个如郭迪尼(Romano Guardini)所说,「在历史内带着基督对世界的凝视」的教会,16 信德就失去其「尺度」。离开了教会,信德再无法保持平衡,而失去它所需的立足空间。信德必须是教会性的,在基督的身体内宣认,作为信徒共融的具体表达。正是在这个教会中,信德驱使每一个基督徒向众人开放。基督的话在基督徒心中发挥其内在力量,因此信徒听到这话后,给予响应,宣之口舌,成为宣信。如圣保禄所说:「心里相信……口里承认……」(罗十10)。信德不是私家事,不是个人主张,不是主观想法,而是来自聆听,并有一目标,就是应以言语表达,予以宣讲。「从未听到他,又怎能信他呢?没有宣讲者,又怎能听到呢?」(罗十14)借着所领受的恩赐,借着吸引我们走向基督的爱(参阅迦五6),信德在基督徒内产生实效,使我们能够参与教会在历史中的旅途,走向世界的终结。凡是这样获得转化的人,将获得全新的目光,信德成为他们的光,使他们的眼睛看得清楚。

注解

8. 参阅:《要理讲授》(Catechesis) V,1: PG 33,505A。

9. In Psal. 32,II,s. I,9: PL 36,284。

10. M. Buber,Die Erzählungen der Chassidim,Zürich,1949,793。

11. Émile,Paris,1966,387。

12. Lettre à Christophe de Beaumont, Lausanne,1993,110。

13. 参阅:In Ioh. Evang.,45,9: PL 35,1722-1723。

14. Part II,IV。

15. De Continentia,4,11: PL 40,356。

16. "Vom Wesen katholischer Weltanschauung" (1923) ,in Unterscheidung des Christlichen。Gesammelte Studien 1923-1963,Mainz, 1963,24。

(未完待续)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