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杰神父(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这个世界给予了我们多样的选择,然而,永恒的生命给予我们的却仅仅有两个选择:天堂与地狱。为了获得永生,我们需要注目永恒一一以永恒为参照,以天堂为参考,因为《圣经》称呼我们在现世的人生为“临时的帐篷”,而称呼我们未来天上的家乡为“永恒的居所”(参阅希11:16)。那么,我们如何来检测自己是否行走在去往天堂的路上呢?一个好的方法就是对当下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成熟的基督徒常常会从两个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人生:人生的起点一一母胎、出生、领洗的时刻;人生的终点一一死亡、坟墓、临终的那一刻。然而,为能看到生命的起点与终点,我们需要站在人生的至高点,事实上,我们越是站得高,越是看得远,就越能活在当下,简言之,我们就越能看清、看得透、看得淡。在天主教会的神学思辨中,生命中有两类死亡。一类是生理层面的死亡,指向的是现世生命的结束,这类死亡常常以医院的《死亡证明》来宣告,这类死亡会发生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中。在这类死亡面前,尤其是在葬礼期间,人们常问的问题就是:是什么夺走了他/她的生命?他/她得的是什么病?是遗传性的还是后天的?在哪家医院治疗的?治疗的程度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吗?有没有留下遗嘱?怎么这么快就离世了?骨灰准备安放在哪里?那时,人们关注的是死亡的前因后果。另一类是信理层面的死亡(耶稣基督逾越奥迹中的死亡或灵修层次的死亡),指向的是死于自我,而活出于天主的“死亡”,也就是死于罪恶,而活在基督内的“死亡”,更是在自我超越中所呈现出来的自我给予与自我奉献中的“死亡”。在这类死亡面前,人们常常听到的问句不是“是什么病夺走了他/她的性命?是什么绝症终结了他/她的梦想?是什么事故撕碎了他/她的家庭?”。我们常听到的问题反而是:他/她是为了什么而牺牲的?他/她是为了谁而献出生命的?他/她离世的意义是什么?他/她为什么会在那个时间节点做出那样的抉择?他/她的死亡留给我们的思考是什么?在这类死亡面前,人们所做的是深度的思考与反省,人们关注的是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而这类死亡的发生不是一生只有一次,因为一生只发生一次的死亡是生理的层面,属物理生命的范畴。逾越奥迹的死亡或神学幅度的死亡却可以发生在每天、每时、每刻、每一秒。在修院第五期周末避静(2017年10月14-15日)的总结中,一位服务于天主教小助手教友用以下的话语来形容这类死亡。他说“修院的避静经验很类似于耶稣与徒在大博尔山上的幸福经验。然而,山上的经验是为了山下的打拼,因为,我们需要回到具体的生活中去面对那相似于耶路撒冷的磨难与挑战。我们在滚滚红尘中经验到被‘拿起来’、‘祝谢了’、‘分开’、‘交给’,然后‘被吃掉’的过程。”如此看来,这个过程是很可怕的,然而,我们在生活中却需要不断地来重复这个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恰好就是生命的历程本身。这个过程强调的就是自我牺牲与舍弃,它就是一个死于自我为别人而活,一个死于陋习为家庭而活,一个死于罪恶为真理而活的过程。对死或死亡本身进行了区分理解之后,我们会发现,信理与灵修层面的死亡有益于我们更好地生活,有益于我们将生命中的使命与灵命更丰盛地生活出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性命的层面。作为基督徒,在这类死亡面前,我们得到的是警醒与反思、激励与提升、震撼与挑战。此形式的“死”,就是每天“生”的一部分。只有敢于“死”的人,才能为别人而活,为天主而生。为能更好地生活,我们需要不断地“死”一一死于自我中心、死于自私自利、死于自傲自恋等等。这里谈论的“死”就是学习蜡烛的典范:燃烧自己,温暖对方;牺牲自己,成就别人;谦抑自己,活出主旨。我们需要践行基督的话语“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因为谁若愿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丧失性命;但谁若为我的缘故,丧失自己的性命,必要获得性命。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灵魂,为他有什么益处?”(玛16:24-26)基督的话让我们意识到死亡的类别,也让我们每日操练自己死于自我,死于罪恶,而活于天主,活出生命。让我们在基督复活的光照与鼓舞下不断地向着天堂迈进,而不是在死亡的阴影与毁灭的恐惧下颤栗前行、如履薄冰。稿件来源: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刊物《天宴》总第52期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