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开华神父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荒野中,以耶稣为中心,宗徒们和渴慕而至的群众一起无不沐浴、陶醉在耶稣那神奇的天国之中。这一和平景象,不正实现在今天参与弥撒的我们当中吗?耶廿三1-6;弗二13-18;谷六30-34我们不要忽略今日福音的背景:耶稣派遣十二宗徒外出宣讲天国,并且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谷六7,12-13):「宣讲,使人悔改,并驱逐了许多魔鬼,且给许多病人傅油,治好了他们。」因此,当他们回来向耶稣报告自己的宣讲成果时,耶稣安排他们到荒野中去休息,也因此而引致更多的人狂热地追逐耶稣和他的宗徒。Anapauo的原意是休息、重振精神,eremos的原意是沙漠、旷野、野草地,因此「在荒野中」(eis eremon topon)休息,意即避开人群,进入无人之境。谷六39交待耶稣一行最终抵达的地方是「青草地」;若六4则交待了时间:临近逾越节的时候。
休息,是针对十二宗徒而言。为宣讲天国、驱魔治病,他们耗费了自己的精力,因此,耶稣要带领他们「在荒野中」休息。这个休息有两个幅度:身体上的和精神上的。身体上的休息,是为了修复他们因舟车劳顿所引致的身体疲乏;精神上的休息,是为了让他们回到耶稣身边,和他一起祈祷、聆听他,总结自己在呈现天国时,所存在的困难;并在耶稣内重新汲取下一次行动的力量。最终,门徒们需要明白,他们自己呈现天国喜讯的动力来自于耶稣。而耶稣本人对荒野并不陌生。在荒野中,耶稣接受了试探(一12,13),他在那里祈祷(一35),他在那里休息(一45)。在今日福音中,连续三次提及eremos这个词:耶稣带领十二宗徒「在荒野中」休息,随后,施行了第一次增饼奇迹。洗者若翰也正是「在荒野中」开始了他的前驱使命(一4)。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荒野」就成为一种从天主那里重新获取力量的地方。在圣经中,「荒野」一直是一个相当显著的概念。梅瑟在荒野中牧放羊群有40年之久,也正是在荒野之中,天主透过梅瑟将自己启示给我们:祂是自有者(出三14)。随后,梅瑟带领选民离开埃及之后,也在荒野之中流徙了40年。许多先知长久地在荒野中结庐为室。
新约中,福音之外,《默示录》里强调那个头戴12颗星的妇女长久地生活在荒野之中(默12:6,14),她的儿子----那天上耶路撒冷的新郎----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因此,荒野就意味深长地具备了一种神圣气质。这一点,从沙漠教父发展到至今犹存的基督徒隐修制度当中,得以证实。「荒野」,深具灵性意涵的一个隐喻!回头来看。在荒野中,耶稣祈祷,并带领宗徒们休息、增饼……这就很清楚地呈现出一种深刻的荒野神学。荒野,让天国门徒避开人群,回归自己;在这里,他们更容易激发信德,洞悉自己生而为人的奥迹;在这里,饥渴的心灵,将被激发出耶稣那悲天悯人的天国之爱,他因此而成为一个神圣的人。是的,在荒野中,人与天主最幸福地相遇!今日基督徒所实践的内观、意识流祈祷、省察,以及避静等等,不正是一种神圣的「荒野意识」吗?因此,今日福音中的「怜悯」一词就更加深化了基督徒「荒野意识」的灵性内涵。出现在谷一41,六34,八2,九22当中的splagchnizomai均专用于指称耶稣对群众「动了慈心」,对他们的处境感同身受,因而大施援手。因此,耶稣将荒野变成了希望得以满全、饥渴得以饱足,以及天国得以实现的处所。如果我们再往前延伸一点的话,更可以说,「道成肉身」的耶稣使受损的人性得以修复,为人性赋予天国光辉。将今日福音及随后的增饼奇迹与若六的「生命之粮言论」结合起来,就很清楚地呈现出一个更加深遂的图景:圣体圣体。因着怜悯之心,耶稣将自己作为生命之粮给予了饥渴的群众。进一步,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荒野中,以耶稣为中心,宗徒们和渴慕而至的群众一起无不沐浴、陶醉在耶稣那神奇的天国之爱中。这一和平景象,不正实现在今天参与弥撒的我们当中吗?每个人一大清早就起床,怀着喜悦、渴望之心来参与这主日弥撒,经由洒圣水或者忏悔礼,我们圣洁地聆听圣言、领受圣体,我们因此沉浸、共融在荣福圣三的神性之爱里。就这样,我们参与到神性之爱的荣耀里面,我们重现两千前青草地上的天国景象。于是,一周的第一天,我们重振精神...... Ite Missa Est之后,我们进入世界,见证并活化耶稣爱情的神奇力量。追随耶稣,享受他的怜悯之爱!和耶稣在一起,我们生活在满盈着希望与爱情的青草地上!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