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宏柯(杭州保禄之心青年团体)

初辟鸿蒙壮也微,尘泥抟样瞬暌违。

灵犀恩自洪荒借,逆旅赎得愆疚回。

千代共逐还共苦,四旬重记亦重悲。

春风越日花朝近,周半斋心搽圣灰。

本命诸芳次第开,花风肥瘦去时来。

木兰舟上垂杨影,红线盒中累凤钗。

叶阐高丘唯魏宝,门堆金谷问薛白。

逢人夸似青春寿,拟把青春守圣斋。

相信很多人都收到了教会的刮刮卡,因为教会进入四旬期了。

四旬期的第一天会举行圣灰礼仪,就是将上一年圣枝主日所祝圣过的树枝燃烧成灰,再由主教神父祝圣,然后用这灰在信友前额上划十字圣号,同时念说:“人哪!你要记住:你原来是灰土,将来仍要归于灰土。”(创三19)象征人生命的卑微、忏悔者的悲伤及为罪而做补赎。按照教会传统,弥撒中神父会在教友头上撒圣灰是表达"重新皈依"。在40天里为能修德行善(忏悔),清心寡欲(克苦),通常以守齐祈祷拜苦路)作操练,以抵抗诱惑,如耶稣三退魔鬼,守心克已。

圣经中“灰”(或“灰烬”、“灰尘”)常用作一种“消极”情况的代名词,例如:坐在灰中(纳三6)、在头上撒灰(玛十一21)、以灰尘铺床(依五七5)等,都是表达哀恸、痛苦及补赎的象征。当某人受尽仇人的侮辱、遭受困苦磨难(约三十16-19),或表示谦卑自下(德十9),也都会用“灰土”来表达。圣经中唯一一次比较积极的用法是咏一四七16,指“上主撒霜如灰烬”。“灰”在礼仪中也具有特殊的象征作用,如:在准备「取洁」用的水时,必须将红母牛宰杀,并且在焚烧后将灰烬撒在水上(户十九1-9)。

与圣经几乎毫无关联的《倚天屠龙记》中,杨逍一众在蝴蝶谷视死如归之际,口中念着:“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对圣火推崇至极的明教教众在面对生死存亡之时,吟咏出这句悲壮豪迈的词,倒是和圣经里的尘归尘,土归土的观点不谋而合。

灰是燃烧过后的证明,也是牺牲过的象征,因此也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神圣光荣的遗留之物。光明是属于火焰的,火焰燃烧过后,才会有灰,这光明之后的灰,仿佛天生就自有一种谦卑之感。上主总是将心高气傲的人击溃,而提拔那弱小卑微。这弱小卑微的灰土本身并不干净,却能擦拭人的罪污。

除了灰,土的故事也很值得人玩味。

众所周知,天主是用泥土造人的。而在中国神话中,人类是女娲用泥土造的。女娲造人的传说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了。《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楚辞·天问》中记载“女娲有体,孰能匠之”。《太平御览》中说:女娲正月初一创造出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猪,初四创造羊,初五创造牛,初六创造马,初七,女娲用黄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一个个小泥人,后来都变成了人。

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用泥土和河水按照天神的模样,捏成人形。他从动物的灵魂中摄取了善与恶两种性格,将他们封进人的胸膛里。这是第一代的人类,被称为“黄金的一代”。

在印加神话中,创世神帕查卡马克在现在的第亚爪纳科,按照人的模样雕刻了许多石像。有一般百姓的石雕像,也有将来统领这些人的首领像,还有许多孕妇,带着孩子的妇女,他命令众神在那些石像上刻上名字,并告诉他们:哪些人该在哪些地区居住,繁殖后代。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的第一束光芒照亮了的的喀喀湖心岛的小山洞,世界上一群新生命就这样诞生了。

还有澳大利亚的造人神话,非洲白尼罗河生活的希卢克人的神话,南美奎什玛雅人神话都异口同声说是神用泥土创造了人类。只有埃及神话说人类是神呼唤出来的,但是也有库努牡用陶土造人的传说。它们涵盖的地区却遍及全球的所有大陆:中国、中亚、新西兰、澳大利亚、非洲、古希腊、阿拉伯地区和美洲。这些神话的起源都是在几千年前,可以想象,在没有任何远程交通工具,更不要说文化交流的原始社会,在地球的所有陆地上都流传着一个相同的神话,恐怕不是巧合那么简单。

在中国,土除了有神话色彩之外,还多了一份亲近归属之感,不少游子背井离乡之际,还要抓上一抔土装入行囊,唐三藏西游出发前,李世民低头用手拾一撮尘土弹入酒中,说道:“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老人离世更是图个落叶归根,入土为安。

入土何难,生,才是问题。人学会站立,任性地想脱离脚下的这片土地,因此不断向上攀援,不断攫取任何理由——追求、理想、抱负、欲望。然而,终究还是需要踏着黄土,等待着尘归尘、土归土的那一天到来。圣灰礼仪在提点着人们这一点,人本来就是泥土,却常常骄傲地高看自己,活在罪恶中还不知灵魂的危险。借着额头上的圣灰,求主教人们学会谦卑,学会悔改,学会做一个让主喜悦的人。

圣灰礼仪这一天在头上撒圣灰并不是要给教友制造悲观消极、听天由命的气氛,而是要邀请大家不要受到物质世界的约束,因为物质世界固然有它的价值,毕竟是要消失的。只有在天主内,人才能重新完全查找自己,并发现自己存在的最后意义。

反省人生的终向和目标,现世的一切很快就要过去,使人好好地准备善终。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我们信仰基督的人可以反过来说:“不知死,焉知生”。的确死亡可以教导人怎样生活,使人有更清楚及更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为此主教或神父给人在额上抹圣灰时会说:“人哪!你要记住:你原来是灰土,将来仍要归于灰土!”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