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
12﹒行割损礼时,若瑟给婴儿取名「耶稣」。这是唯一的名字,因这名字,人类获得救恩(参宗4:12)。其意义在天使报喜时,就已经启示给若瑟:「你要给婴儿取名叫耶稣,因为他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们的罪恶中拯救出来」(参玛1:21)。取名时,若瑟对耶稣宣告他自己的法定父职,说到这名字时,他宣扬婴儿的使命——救世主。
献耶稣于圣殿
13﹒这一仪式,路加福音有所提及(参路2:22),包含头胎男孩的赎身和影射日后耶稣十二岁时停留在圣殿的事件(耶稣十二龄讲道)。
为头胎男孩的赎身是父亲的另一义务,由若瑟来完成。在头胎身上表达出盟约的子民是从奴役中被赎回而归属于天主的一个事实。这里也一样,耶稣——他是赎罪的真实「代价」(参格前6:20;7:23;伯前1:19),不但完成且提升了旧约的仪式,因为他不是被赎的客体,而是救赎的真正作者。
圣史路加也提到「他的父亲和他的母亲惊异关于论及他的话」(路2:33),尤其西默盎在他的《赞主曲》中向天主表达的:耶稣是「祢在万民之前早就准备好的救恩,为作启示异邦的光明,祢子民以色列的荣耀」,是「成为反对的记号」(参路2:30-34)。
逃难埃及
14﹒献于圣殿之后,圣史路加记述「当他们按照上主的法律行完了一切,便返回了加里肋亚,他们的本城纳匝肋。孩子渐渐长大而强壮,充满智慧,天主的恩宠常在他身上」(路2:39-40)。
但是,按照玛窦福音的记述,在返回加里肋亚之前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发生了,在这事件中,天主的圣意再度指向若瑟。我们且看:「当他们(贤士)离去后,看,上主的天使托梦显于若瑟说:『起来,带着婴孩和他的母亲逃往埃及去,住在那里,直到我再通知你,因为黑落德即将寻找这婴孩,要杀害他』」(玛2:13)。黑落德从东方的贤士们那里听到有关「犹太人君王」的诞生(玛2:2)。当贤士离去后,他就「派人将白冷及其周围境内所有两岁及两岁以下的婴儿杀死」(玛2:16)。藉杀死所有的婴儿,他希望杀死他所听到的新诞生的「犹太人君王」。因此,若瑟在梦中得到警告,「星夜带着婴孩和他的母亲,退避到埃及去了,留居在那里,直到黑落德死去。这是应验了上主藉先知所说的,「我从埃及召回我的儿子」(玛2:14-15;参欧11:1)。
因此,耶稣从白冷经埃及返回纳匝肋,正如以色列子民曾经「从奴役的境况」走出埃及的途径是为了旧约的开始。于是若瑟,天主上智奥秘中的守护者和合作者,即使流亡在外,依然谨慎照顾着开启新约的那一位。
耶稣停留在圣殿
15﹒从天使报喜开始,在某种意义来说,若瑟和玛利亚发现自己处于奥秘的核心,长久以来隐藏在天主上智内的奥秘,一个取得血肉的奥秘:「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若1:14)。他居在人间,在纳匝肋圣家中,在加里肋亚省的一个小村庄里的许多家庭中的一个,也是以色列土地上许多家庭中的一个。在那里,耶稣「渐渐长大而强壮,充满智慧,天主的恩宠常在他身上」(路2:40)。福音用寥寥数语总结了长期的「隐藏」生活,在这期间里,耶稣为他的默西亚使命善做准备。从这「隐藏期间」中,只有一个事件记载在路加福音中:当时只有十二岁的耶稣在逾越节期间上耶路撒冷去。
与玛利亚和若瑟一起,耶稣以年轻朝圣者的身份参加庆节。「过完了节日,他们回去的时候,孩童耶稣却留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并未发觉」(路二43)。走了一天的路程之后,他们发现他不在,遂开始「在亲戚和相识的人中」寻找他。「过了三天,才在圣殿里找到了他。他正坐在经师中,聆听他们,也询问他们。凡听见他的人,对他的智慧和对答,都惊奇不止」(路2:46-47)。玛利亚就对他说:「孩子,为什么你这样对待我们呢?看,你的父亲和我,一直痛苦地找你」(路2:48)。耶稣给他们的回答如下:「你们为什么寻找我?你们不知道我必须在我父亲那里吗?」他们不明白他对他们所说的话(参路2:49-50)。
玛利亚以「你的父亲」称呼若瑟,若瑟也听到了耶稣的回答。总之,人们的说法和想法都以为:耶稣是「若瑟的儿子」(路3:23)。然而,耶稣在圣殿的回答再度使他的「养父」想起十二年前那天晚上听到的:「若瑟,不要怕娶你的妻子玛利亚,因为那在她内受生的,是出于圣神」。从那时起,若瑟便知道他是天主奥秘的守护者,十二岁的耶稣使他想起的正是这个奥秘:「我必须在我父亲那里」。
纳匝肋人耶稣的扶养和教育
16﹒耶稣「在智慧和身量上,并在天主和人前的恩爱上,渐渐成长」(路2:52)。耶稣是在圣家里及若瑟的监护下成长,若瑟有「养育」耶稣的重大使命,就是给他衣食,教育他遵守律法并传给他手艺,尽到一位父亲应尽的责任。
在感恩圣祭中,教会敬礼玛利亚——天主的童贞母后和圣若瑟[29],因为「他养育了信友们必须领受为永生之粮的祂」[30]。而耶稣为报答他「父母」的爱,而「服从他们及受他们管辖」(参路2:51)。这样,他愿意圣化家庭和工作,他自己也在若瑟身旁曾经工作过。
脚注:
[29]参罗马弥撒经书「感恩经」第一式。
[30]圣礼部(一八七○年十二月八日)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