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留言:民间有一个“七十三,八十四” 的说法,说是为老人们的一道坎,这个可信吗?

随风神父:的确,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说法,说是人到了七十三,或是八十四的时候,为人是特别危险的,是人的一道坎,危险性大,死亡率高,出现“三长两短”的机会多。但如果过了这道“坎”,人就可以长寿了。关于这个说法是否可信,当然,无论从科学的角度,还是从我们信仰的角度,这个说法都是没有根据的。不过,这个说法,之所以能在民间流传,大多是因为人们对于生命和死亡,认识的不足,或者说,更多的是对死亡的恐惧。因此,才让这样的说法,流传于民间。

一、传说的起源

关于这则传说,很多人认为这和孔子与孟子有关。因为大家对于他们两位的敬仰,认为他们是“圣人”,对于他们的去世,也就特别的关注。正因为孔子是在七十三虚龄时去世,而孟子则是在八十四虚岁去世,所以,他们两位的归天年龄,也就被后人看成是难以逾越的界限。人们认为,圣人的大限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呢?于是,人们就认为,这两个年龄时间,是老年人的“坎”,老人很容易在73岁和84岁的时候出现生命危及的状况并最终死去,所以,就流传出这则“七十三,八十四,”的说法。

二、死亡的忧虑

“七十三,八十四,”的这则说法,之所以流传如此久远,当然,和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以及对于人死亡的观察,脱不开关系。正因为人们对于死亡的未知性与死后的不确定性,加深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大家都在担心死亡的袭击,以及死后会怎么样。所以很多人,都努力地在寻求长生不死之术。

虽然如此,人们对于死亡的必然性,还是确认无疑的,都知道自己早晚都会离开这个世界,所以,人们说,在死亡这事情上,人们是平等的。可是,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死亡”产生了忧虑,一想到死,尤其是自己的死亡,人们都会焦虑。那么面对这个焦虑,我们该如何面对克服呢?

据维基百科显示:人们研究证据表明,定期参加宗教会议或集会的人的死亡焦虑往往较低。简而言之,你越虔诚,你对死亡的焦虑就越少。因此,可以说,信仰是死亡焦虑最好的良药。

当我们来看基督对于死亡的教导时,我们会发现,他积极的给我们指出:“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惜自己性命的,必要丧失性命;在现世憎恨自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入于永生。”(若12:24-25)

因此,生命最重要的就是,积极地活出对于天主的信仰。只有有了信仰,我们才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三、生命的照顾

首先,要定期的做体检。

其次,要控制好每天的饮食。

第三,要适当的保持运动。

第四、加强祈祷,增进自己与天主的关系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