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对耶稣感到生气
默想:你是否对别人,尤其是那些与你亲近的人,持批评态度?最严厉的批评者往往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我们的家庭成员、亲戚、邻居、学生或我们经常打交道的工人。耶稣回到家乡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他不仅仅是木匠的儿子,现在还是一个有门徒的拉比。耶稣每周安息日都会去犹太教堂,轮到他时,他会在安息日礼拜期间朗读经文。这次他的家乡人全神贯注地听着,因为他们听说过他在其他城镇所行的奇迹。
他会在家乡行什么神迹呢?耶稣用一种看似谴责的语气震惊了他们,他说,没有任何先知或天主的仆人可以在自己的人民中获得荣誉。纳匝肋人对他很生气,拒绝听他的话。他们鄙视他的讲道,因为他是工人阶级的木匠,是一个没有受过宗教学者训练的门外汉。他们还因为他的家庭背景而鄙视他。毕竟,若瑟也是个工人,而玛利亚没有什么特殊的社会地位。
熟悉滋生蔑视
熟悉很容易滋生蔑视。耶稣不能在他的家乡行任何神迹,因为熟悉他的人思想封闭,鄙视他以天主的名义说话和行动。如果人们聚在一起仇恨和拒绝理解不同于自己的人,那么他们就看不到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观点,他们将拒绝爱和接受别人。你如何看待那些你熟悉的人?带着仁慈和尊重,还是带着批判和评判的精神?
主耶稣让我们摆脱罪恶、偏见、蔑视和恐惧。他的爱和恩典让我们自由地用他向我们展示的同样的恩典和怜悯去爱别人。只有耶稣才能真正把我们从最糟糕的暴政中解放出来——罪恶的奴役和对死亡的恐惧。他在十字架上的胜利给我们带来了宽恕和治愈,以及通过圣神的力量过圣洁生活的恩典。你知道基督的爱给我们的心灵带来的快乐和自由吗?
主耶稣和耶利米亚先知的遭遇相比较
“有些话伤人,不该说”;这首歌以一种积极的、非常人性化的方式表达了这一点:这是因为爱一个人而造成的伤口,而他的缺席会伤害我们;我们不希望你不得不向我们说再见。耶利米亚和耶稣的情况有所不同:有些话是责备的,会引起刺痛,试图让我们摆脱“精神上的昏睡”(M. de Unamuno);有时它们会引起拒绝,甚至暴力。这个案子已经很老了;可爱的苏格拉底,除了号召雅典青年追求美德、正义和诚实之外,什么也没做,却被指控为腐败者,受到审判、定罪和处决(一种平静的自我处决,其毅力至今仍令人震惊)。
我们实际上不知道耶稣在他的城镇里宣讲了什么。第三位福音传道者(路加福音 4:18s)试图用依撒意亚书 61:1s 中关于默西亚时代到来的一段文字来填补这一空白,在默西亚时代,上主将提供不可估量的良善和怜悯。这位福音传道者也向他的听众表示,他的使者没有资格,“他只宣讲恩典的话语,他们感到惊讶”(路4:22)。耶稣的话,就像过去耶利米亚的话一样,是警醒人的,人们试图压制它;这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心态。
耶利米亚的听众有着好奇的宗教信仰,他们似乎对圣殿非常欣赏,但却不想关注在同一座圣殿中所崇敬的天主的话语。耶利米亚被关在蓄水池的深处,而耶稣则因为他的家庭出身和加利肋亚村民的身份而被否认,濒临被扔下悬崖的边缘(路4:29)。耶利米亚对圣殿的批评显然是耶稣的前身。两人都谴责在不寻求和热爱天主的旨意、不按照圣洁生活的情况下从事日常的邪教活动是荒谬的。耶利米亚批评那些把宗教信仰降低到说“上主的殿”(耶利米亚书 7:4)的人,而耶稣批评那些满足于说“主啊,主啊”(玛 7:21)的人。两人都对空洞的宗教话语感到愤怒。
有一种脆弱的倾听和一种装假的倾听,即那些真正允许自己受到伤害(拉丁语:vulnus =伤口)、受影响的人,以及那些事先穿上坚硬的盔甲、精神上的防弹背心的人。没有渗透的谩骂这是一个“已经知道一切”的人,一个“有答案”或“借口”的人,一个“已经回来了”的人。也许耶稣在会堂里所说的话是无可辩驳的,根源于众所周知的、据说被接受的旧约经文;但在那一刻,他们感到不舒服、受伤,必须采取另一种手段:取消说出这些话的人的资格。这本可以通过诉诸他的家庭出身、他的工作……为了保护自己免受道的刺痛,任何手段通常似乎都是有效的。
耶利米亚和耶稣在全副武装的听众面前再次成为我们在许多时刻可能发生的事情的象征。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要用半途而废的答案来欺骗自己:“没关系,这是一个很好的决定,但也许以后……”;现在“这是不可能的”,“现在还不是我的时间”。我希望天主的话语习惯性地警醒我们,而我们也允许自己受到警醒、被督促。
主耶稣,你的爱能战胜一切恐惧,摧毁仇恨和偏见的力量。请用你的慈悲和怜悯充满我的心,让我能以你对我所展现的恩惠和仁慈对待我的邻居。
早期教父每日名言:很少有奇迹是因不信而产生的,作者:亚历山大的奥利振(公元 185-254 年)
“在我看来,奇迹的产生在某些方面与物质事物的情况相似。除非土壤,或者说大气,能配合,否则耕种不足以产生果实。而大气本身不足以在没有耕种的情况下产生收成。天主安排创造,并没有设计让事物不经耕种就从土地上生长出来。只有在第一次他说‘让土地生出植物,让种子随其种类和形状’时,他才这样做了(创世记 1:11)。奇迹的产生就是这样。如果得医治的人没有运用信仰,就不会展现出治愈的完整工作。无论信仰有多好,如果没有神力,它就不会产生治愈。” (摘自《玛窦福音注释》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