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 多明我和方济各两修会修士来华
- 开始几位的来历:
早在沙勿略的年代,就有多明我、方济各和本笃会的会士也曾到过中国,做过传教的尝试,但都以失败而告终。1626年有从菲律宾来的多明我会会士进入台湾,在基隆城建了第一座圣堂,但十六年后,西班牙天主教会,被荷兰的加尔文派基督教逐出台湾,这个初步成果湮灭了。葡国早期占了澳门不准其他国家染指,为此西班牙传教士,只好再由台湾作中转来中国。1631年,两名多明我会士自台湾启程,只有一名神父叫高奇进入福建,另一位中途为海盗所杀。两年后又有两位:一位是多明我会士黎玉范,一位是方济各会的利安当。他们潜入福建与当地耶稣会士取得联系,以后这两个修会的会士相继而入了。
2.两修会会士刚进入中国后的情况:
增加新的传教士当然有助于传教事业的发展,但是时间不久新来的教士和耶稣会士间起了磨擦,推其究竟乃是对传教诸多方面所持的概念之差异。在美洲、菲律宾,方济各和多明我会修士传教的对象都是文化落后的民族。他们每到一处开教,首先是拆毁庙宇,捣毁偶像,简单的把欧洲的敬礼唯一真神硬搬到异地,否定那里宗教的一切。用这种办法,对付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国,经验证明那样做,就大大的伤了当地人的自尊心,结果是适得其反。正是由于中国历史文化不同,利玛窦才事实求是的采取一种完全不同的传播方式,甚至包括他们理解的意识形态在内,表面上看进度似乎慢些,但他具有远见性,是通过大大小小风险总结出来的经验。他们对当地的文化习规,只要与福音不扺触,都设法保留;对不相容的地方,明智地逐渐清除。但是这些新来的传教士却认为这与一个福音宣传者的身份不合,这些人确实以不同的方法布道。他们手持苦像,在街上大声宣讲说:凡是拒绝相信福音的,将如孔子一样坠入地狱。耶稣会传教士,见如此做法,怪异惊骇,是向有高度文化的民族进行挑战。结果怎样呢?崇祯十年,荷兰人占据了澎湖,在那里修筑了工事,从而惹起了中国人的愤慨。此时,西班牙传教士从菲律宾潜入福建传教,因不通中国语言和风俗,贸然而来,中国人便谣言四起,说西洋传教士与海盗相互勾结,于是官府出告示驱逐外国人,严禁中国人信奉洋教。十六座教堂被查封没收归公,教友受迫害。那时正当艾儒略在那里,他无计可施,致书友人,申辩传教士与商人同流合污是错误的谣传。因不见外国人有什么动静,情况缓和下来。此时皇帝赐给“钦尧褒天学”匾迎来福建,官民见了,疑惧清除,对教士转为景仰了,将没收的教堂交回。沈榷掀起的教难刚刚停息的时候,利安当来到福建,那里的耶稣会士叫他另找传教地区,他就转去南京,那里的教友们,才得到一点喘息的时机。见他语言不通,深怕再激起一场教难,因他坚持非留下不可,最后教友们只得强迫他上船,把他送回福建去了。
- 开始有了裂痕:
利安当虽滿腔热血却碰了钉子,为此从思想上和耶稣会士有了矛盾。他宣称“祭”字,只能用于弥撒圣祭,决不能用于敬礼祖先的礼节。他见教友祭祖时向牌位叩头,分吃祭品,不能容忍。教友向他解释:此举决无宗教意味,而他不相信。于是,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的会士,联合向耶稣会上司提出质问。耶稣会方面做了解释,他们不满意,便决心向罗马上书。范玉黎于1640年赶赴罗马,三年后到达。这次意外的事件,在当时虽未干扰全面传教工作,只是在福建一带惹起一些骚乱,但它却成为以后震动欧亚的“礼仪之争”的前奏。
这场争辩交锋非一日之寒,在欧洲也形成了抨击在华的耶稣会士传教的方法。利玛窦活着的时候,在中国的龙华民和利玛窦在传教方式上就有了分岐。当时涉及到传教的方法,未论及教理与中国哲学的概念。这一切的往事,应被看做礼仪之争的远因。在这时,利安当在艰难的旅程中回到菲律宾的马尼拉。1643年他又返回中国,他的工作热情堪称一位传教宗徒,只是在某些观点上不同意耶稣会会士的做法。利安当返回中国后来到北京,汤若望热情的款待了他,两人结为莫逆之交,至死不渝。汤若望为利安当写了封介绍信,让他去济南拜见一位显宦,这样他在济南定居了,在那里建了一座圣堂。1662年,利安当归化的教友总数为三十人,这是山东的开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