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年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危机使信德更坚强

紧张,冲突及误解,一直伴随着教会与世界的关系。尤其在十七、十八世纪时,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占据了世界的思想:认为世界纯粹是由物质构成,且无条件地相信与服从人的理智和思想,对信德和超自然的认识也构成了威胁。在十九世纪,随着历史研究与考古学的发展,也显示了有很多与传统圣经的解释不相符的地方。由于怀疑和恐惧,信徒对于这些的不相符的反应未能立时平静,以致思想、语言、和宗教习俗的净化受到拖延、挫折、反思及混乱。

在「梵二」会议之后,由于世俗挑战的刺激,今天的教会已有明显的改变。从学习和默想天主圣言,到每位基督徒可以手上拥有「圣经」;这正好像将天主的话交托于世界,让世界了解天主的面容。天主不再是一个被监禁在古代,而是以人的新面容出现。教会是更注重福传,即使遇到矛盾,也要将社会建立在具有真正价值的基础上,并要向世界传递。

现世发生的一些类似事情,已在厄里亚先知时代发生了,像今天第一篇读经所记载的。耶稣要求他的门徒在心态上要有更大的改变,如同福音所带出的讯息。这并不只是时代的标志,而且通过非基督徒的严厉批判,皈依的道路是尚未结束的。圣神邀请基督徒超越现世的悲伤,因为不断增加的恐惧使人的思想,思维,目光与心灵成为世俗精神的奴隶。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样的讯息,现在让我们重复以下的话:

上主,即使我要走过阴森的幽谷,

我也不怕凶险,因为有你与我同在。

读经一:列上19:9、11-13

我们来到公元前9世纪中叶,奥默尼(OMRI),这位有能力且勇敢的将军在一次反叛的战争后获是了权力。《列王纪上》这本书很简短地记载了这件事,只有短短六节经文(列上16:23-28)。在他统治以色列十一年期间,他的王国内所发生的重大政治、社会,尤其是宗教上的变化,就是以色列人的历史真实写照。在撒玛黎雅山上建立了新的首都,发明了新的农业技术、鼓励人们彼此商业往来、学习先进的文化、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在短短的时间内,使以色列变成一个富裕而强大的国家。

以色列人藉着通婚与邻近国家的关系得到了巩固,但接下来便有一个悲剧性的结果:他的一个儿子,阿卡布(ACAB),一个玩弄阴谋的人,与提洛的女儿,依则贝尔通婚。依则贝尔是一个既有魅力,又背信弃义的人。这样,背判天主的时刻开始了。外邦人的女子迷惑以色列人朝拜外邦人所供奉的神巴耳和阿舍拉。为它们在撒玛黎雅山上建了一座庙宇,而且还规定王国内的人必须朝拜它们。

在这段紧张的时期,又兴起了一位先知厄里亚,他的言辞炽热如火炬(德48:1)。他由约但的基肋阿德而来,身穿皮衣,腰束皮带(列下1:8),度着一种克苦的生活。他很快就意识到了皇后进行的思想和良知的「殖民化」,他干预并谴责以色列人在宗教与伦理生活败坏的危险。尽管他的努力与勇气,并未能说服人民保存对天主的信仰。在极度失望之余,有一日他对天主说:「我为上主万军的天主忧心如焚,因为以色列子民背弃了祢的盟约,毁坏了祢的祭坛,刀斩了祢的先知,只剩下了我一个,他们还要夺取我的性命」(列上19:14)。今天的第一篇读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的。

为了逃避依则背耳的杀害,厄里亚便逃跑。通过旷野的路逃到了天主的山 — 西乃山上。四百年前,梅瑟与天主就是在这座山上说话。厄里亚到达了,进入山洞过了一夜。天主邀请他到山洞外,等待祂显示自己的面容时,「在上主面前,风暴大作,裂山碎石,在风暴后有地震」(11-12节)。按照先知的理解,这些都是上主临在​​的明显标记。实际上,天主在过去常与自己忠信的仆人,在这些印象深刻的自然现象中同在。天主曾经在火中和烟雾中显现给梅瑟,山都为之摇晃(出19:16-19)。依则贝耳的神巴耳,也曾经在风暴和暴雨中,乘着云彩,在旋风中显现出来。厄里亚感到惊讶的是,上主并不是暴风中,也不在地震与火中。「烈火以后,有轻微细弱的风声」(12节),厄里亚听到这样的声音后,立刻用外衣蒙着自己的脸,他明白这是天主经过的一刻,天主以全新的方式显示自己。

第12节在希伯来语中的意思,并不是说「细弱的风声」,而是先知听到了一个很安静的声音。在安静中先知接受了上主的启示,并踏上了他的信德之旅。到这里为止,天主所显示出来的形象完全还是古代人所认识的形象:强大、令人害怕,并且随时准备向敌人显示自己的能力,并惩罚他们。他就是经常在加尔默耳山上与巴耳神作战,且战胜它(列上18:20-40)。现在厄里亚明白:不是上主在这种自然现象的激流中诛杀了巴尔的先知,而是他们将巴耳当做偶像来崇拜。

天主在这种安静的声音中显示了自己真正的面容,厄里亚明白他对天主的热忱并不是狂热的表现,也明白「只留下他一人」去朝拜天主是来自一种教条主义,以及对别人不容忍的态度。但是,厄里亚并没有发觉在以色列还有七千人没有向巴耳献祭朝拜(列上19:18)。上主对他说:「去,你回到你的旷野路上去」(列上19:15)。厄里亚听从了上主在安静的声音中所发出的命令。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到厄里亚内在的灵修经验,只要能够回到内在的安静中,从内心拒绝外在的声音。外在的声音为人竖起一个假的天主形象,并导致偶像崇拜;而人在内心才能反省圣经与福音带来的讯息,才能听到真正天主的声音,就是在基督面容上所表现的天主的容貌。

读经二:罗9:1-5

《训道篇》说:「智慧愈多,烦恼愈多;学问越广,忧虑越深」(训1:18)。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解释:的越多,痛苦越多。当我们的子女,兄弟姊妹做出令人费解的决定和那些破坏生命的人,都深深地伤害了我们,他们一直陪伴着我们,令我们摆脱不了,因而快乐的时刻也笼罩着苦涩和忧郁。

我们不要想我们周围这些可爱的人,是为了放弃可以得到的幸福而这样做。我们爱教会,我们也希望教会像她的新郎所希望的那样:纯洁如「原野的水仙,谷中的百合」(歌2:1)。但是我们有时看到教会有意无意地与世俗权力联合在一起,我们因而对此感到迷茫与犹豫不决,感到教会没有福音精神。

对为爱而受苦的人可以做什么?没有甚么可以做,除了以天主的耐性,继续爱和等待,相信福音的种子可以带来心灵悔改的神迹。

保禄的例子富有启发性。他内心深深地感到,基督被自己的子民拒绝所带来的悲剧,他非常想念以色列的救恩,他说:「为救我的弟兄,我血统的同胞,就是被诅咒,与基督隔绝,我也甘心情愿」(3节)。保禄真诚的话使人想起梅瑟向天主代求说:「现在只求祢赦免他们的罪,不然,就把我从祢所记录的册子上抹去罢」(出32:32)。

保禄不明白,为什么被选的子民,亚巴郎的子民,天主许诺的继承人,会拒绝天主派遣来的默西亚(1-2节)。当保禄给信罗马人时,离耶稣的死亡与复活已约有三十年。在这期间,保禄同各种方法向他的以色列兄弟宣布基督的救赎,但是没有任何成果,甚至遭受强烈的拒绝。

在最后两节(5-6节)列举以色列是天主的选民的原因;最后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基督是这个民族的后裔的事实。

现世虽然有很多悲伤的原因,但有一点可以安慰宗徒的就是:天主的许诺是不可撤回的。如果天主允许以色列子民的心变硬,那就是要他们因着背判而受到怜悯(罗11:29、32)。为爱而受伤的人,因着这个理由应该可以获得安慰。每一个历史就是天主的一部救恩史。

福音:玛14:22-33

「起来,吃罢!因为你还有一段很远的路」。这是天主的天使在旷野里向厄里亚说的。于是先知便起身,吃了喝了,由天使所给的食物获得了力量,在旷野走四十天四十夜,终于到达天主的山曷勒布(列上19:7-8)。

这个天使给厄里亚先知水与面包这礼物的著名故事,在福音中天主的启示与读经一的的叙述有点相似。

福音是在重复读经一中的情节:门徒和耶稣所奉献的食物(玛14:13-20)。他们正按照耶稣的命令行动:他们都上了船,朝着对岸划去。就像厄里亚一样,正等待上主的启示。

在这个片段中有几个特别之处。我们很难理解耶稣为什么给予一个命令——让他们单独出发?在那个时刻他们能去哪里?耶稣为什么不与他们同行?为什么要花费很长时间在海上?好像并不是天气的原因,因为他们都是很平静地留在山上祈祷,直到天亮(25节)。尤其感到意外的是,伯多禄想在海面上行走,虽然他是一个很熟练的游泳者,但是由于害怕而下沉(若21:7)。

人们对圣经学者们的释经产生怀疑。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些细节是邀请人们谨慎地理解这段圣经,因为这段圣经写的不是一个奇迹,而是用圣经中的一些图像来表达它想表达的意义。

其中一些图像非常清楚。黑夜的昏暗,首先,是在傍晚发生的;其实,黑夜表示否定的意义。在旧约中很多地方都提到这种意义,如《圣咏》作者说:「我的天主,我白天呼号,祢不应允;我黑夜哀祷,祢仍默静」(咏22:3)。

门徒们必须面对这样的黑暗。到了傍晚,耶稣催促他们上船,朝对岸划去。这给人的印象是门徒们想与耶稣在一起;但实际上,他们由耶稣所奉献的饼吃饱了之后,想单独去冒险,走这条路。耶稣所给他们的饼,代表耶稣的话和耶稣在圣体圣事中的亲临。由基督圣体和天主圣言所滋养,他们有了足够的力量,可以单独前进,甚至可以单独越过难关。

如果耶稣这时在船上,那么黑暗就不会存在了,但现在黑暗却布满了整个天空。

「到了傍晚」(玛14:15),在圣经言语中,象征耶稣一天的结束,是祂 一天生活的结束,是祂单独上山祈祷的时刻,是祂 远离群众的时刻,是祂与天主进行交流的时刻。这就是为什么门徒们会遇到黑暗。黑暗是失去方向与怀疑的象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信友感到疑惑。在某些时刻,面对信仰挑战的人觉得自己孤身一人,经验着忧伤,感受到天主保持沉默,于是询问天主有关自己的选择、奉献、付出,以及圣召的意义何在?

然后有「逆风」。以色列子民有过在狂风中的经历:「忽然从旷野那边吹来一阵飓风,刮倒了房屋的四角」(约1:19),他们记得强烈的东风袭击船只(咏48:8)。「他一发命,风浪狂掀,海中波涛顿时高翻,时而忽跃冲天,时而忽坠深渊;处此危急之中,他们胆战心寒,恍惚晕眩,有如醉汉;一切的经验,全部紊乱」(咏107:25-27)。

「致厄弗所书」的作者用这种图像,说明人的思想与理智反对基督的理由,他对自己团体的基督徒说:「使我们不再做小孩子,为各种教义之风所飘荡,所卷去,而中了人的阴谋,陷于引入荒谬的诡计」(弗4:14)。

在旧约中,「水」象征带来死亡的力量。圣咏的作者,被一种重病折磨地几乎死去,他向天主呼喊说:「求祢自高处伸出祢的手,救拔我,求祢由洪水和外人手中,拯救我」(咏144:7)。在痊愈后,他对天主说:「死亡的狂涛环围着我,凶恶的险波惊吓着我」(咏18:5 ),因为「他由高处伸手将我拉住,他由洪水之中将我提出」(咏18:17)天主对自己的子民许诺:「当你由水中经过时,我必与你在一起;当你渡河时,河水不得淹没你;当你在火中走过时,你不致烙伤,火焰也烧不着你」(依43:2)。

以色列人经常对水感到害怕,只有上主说:「不要害怕旋风与风暴在天主圣言力量下,天主造了穹苍,分开了穹苍以下的水和穹苍以上的水。」(创1:7)天主是唯一有能力平息波浪的冲击(咏107:25-30)惟有他展开天空,步行海波之上(约9:8)。

明白了「水」的意义之后,现在可以明白为什么门徒们感到害怕:他们害怕被死亡与邪恶的势力所卷走,他们只感受到黑暗势力的存在,却没有发现耶稣在他们身边。这是他们不可逃避,而要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船在逆风中颠簸,在原文中,「颠簸」这个词的意思是「进行一种试验」。「颠簸」表示将一种金属在很坚硬的石头中进行强烈地摩擦,以检验这种金属是宝贵的,还是平庸的。海浪刮起很大的风,几乎将门徒们吞噬,但这对他们来说是必须的考验,如果他们想让自己的信德成熟,就必须从以自我中心的思想中走出来,意识到主耶稣就在他们身边。

在这种情况下,耶稣步行海面,好像只有天主才可以这样做(约9:8)。门徒们不相信,他们以为是见到了鬼怪。难道这就是他们的反应吗﹖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他们没有认出耶稣来?

我们面对的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发生的事,而是天主要藉此带给我们什么的讯息。玛窦是用圣经中的语言描写他的团体,在那个时刻正面对很多考验。外在的环境使他们感到非常忧伤,尤其是他们觉得找不到可以解释这种情况的理由:一种无序的状态,使他们感觉不到师傅临在于他们中,如同耶稣对基督徒团体的保证,与由此带来的勇气,这都被外在的环境所淹没。

福音作者想启发他们:耶稣已许诺,祂与门徒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28:20)。但是,这种「同在」并不是身体上的,像那些群众与耶稣一起走过巴勒斯坦的路,而是以另一方式临在于基督徒团体中,就是他们所认为的「鬼怪」一样。福音作者就是用这种模糊的写法,描述复活的上主及祂的新生命存在的状态。在复活的那天,耶稣显现给同他常在一起的门徒们,他们却「感到害怕,以为是见了鬼怪」(路24:37)。

要认出基督的临在并不容易,只有用信德的眼才可以认出耶稣的临在。

今天福音片段的第二部分(28-33节),是继续耶稣与伯多禄的对话。这段福音从伯多禄的请求开始:「如果是祢,主,就让我从水面上行走到祢那里去吧」(28节)。如果只从字面意义去看,我们会觉得伯多禄的问题很奇怪;但是如果从整段叙述在圣经中的象征意义去理解,意义就很清楚。伯多禄是宗徒中的首位,认为自己的师傅 — 就是复活的基督 — 已经战胜了死亡的洪水,现在步行在海上,生活在天主的世界里。伯多禄知道自己被召跟随耶稣,是在生命的恩赐中;但是死亡却令他胆怯,他害怕自己未能成功跟随耶稣,于是他请求耶稣赐予他力量,战胜恐惧与死亡,并带领他走向天主。

只要伯多禄将目光注视在耶稣身上,便可以在水面上行走;但当他减少对耶稣的信德时,当他怀疑自己的选择与正在走的道路时,立刻感到害怕,便开始下沉,并觉得会被淹没,失掉生命。

这其实是在描写我们生命的存在条件。「你们朝我走过来吧」— 这是复活的基督对今天的每个门徒所讲的。不要害怕失去自己的生命!如果你犹豫,死亡将使你感到害怕;如果你相信天主所说的话,死亡的洪流将不会吓怕你,你将通过死亡的途径到达复活的光荣。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