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几篇中,我们已经讨论过了信仰是否是理性的、信仰与理性的正确关系等话题。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要继续深化这个主题,着手浅论“信仰之光与理性之光”。

什么叫信仰之光,什么叫理性之光?

想象一下你正身处一个毫无光照的黑暗环境中,听觉和嗅觉的信息也很微弱,你不知道这是哪里:树林?旷野?山洞?房间?或是月球表面?这时,如果你手里有一盏灯或一个电筒,你就能够借助它的光来逐步收集信息,探索周围的环境了。

一如上述的情况,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探索真理的过程也是这样。诚如阿奎那所说,我们出生于双重的黑暗之中——罪恶与无知,未知的世界对我们而言就是一片黑暗。而探索真理的过程也就是在这片无知的黑暗中收集信息,并且逐渐对世界建立起系统性的认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一点“光源”。

不过有些人认为,当我们着手探索真理时,只有“理性之光”或“科学之光”是可信的;而信仰就其本身而言,自带蒙蔽人类大脑的黑暗,因此无法作为一种可依赖的光源。那么,真的是这样的吗?信仰到底如何工作?它究竟是一种对真理的蒙蔽,还是一种光源呢?

圣托马斯完全同意人类的理性特质,他认为这也是定义人之所以为人的核心能力之一:我们生来就要去“理解”事物(而非低等动物只能做有限的“认知”),这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圣托马斯认为理性就是“按照天主的形象受造”而根植于人性中的高贵特质之一,——这使我们拥有一个可以认识至高真理的心智和灵魂。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无论是为了观察微观维度而发明显微镜,还是为了观测宇宙而发明望远镜或是发射人造卫星,都借助了某些手段使自己感知更广大的时空范围。阿奎那将人类探索客观真理做了相似的类比:物理光使物理环境变得可以被人类视觉感知,而我们的心灵也有一种稳定的光源——自然理性之光。阿奎那指出,这并不是一种物理光,它也不来自任何物质,而是来自一种更高级别的、非物质的来源。

为了论证人类的理性是基于非物质的(他认为理性甚至和记忆能力不同,并非完全基于大脑的物理活动),阿奎那说,理性能力使我们能够将所感知的事物抽象出来,并超越被感知事物的“个体的”特殊性,而认知它背后的普遍抽象真理。

这是什么意思?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一个小孩遇见了一只狗,他认知了这只狗——大型、长毛、黄色、垂耳、汪汪叫,一只金毛犬!但当他依靠自己的五感认知眼前“这只金毛”的时候,他也同时能够对所感知到的狗产生一种抽象概念——通过自己的理性能力,在意识中“看见”一种可理解的抽象知识。这也就是说,下次他看到另一只金毛,他也一下就能知道那是一只金毛。甚至他看到一只全新的狗,吉娃娃、哈士奇、边牧、柯基、腊肠,千差万别的品种,他也可以透过这些“个体”的特点,看到它们的“本质实存”——狗。因此,人的理性给了我们一种与感官完全不同的能力——除了理性本身之外,没有任何解释或理由可以解释这种智力理解。

这种超越物质认知的非物质的理性能力,正为科学提供了活跃的支撑。比如科学家可以通过掉落的铅球、日夜的更迭、击中树木的闪电...来探索和解释这些特殊现象背后的抽象概念——质量、动能、时间、相互作用力、能量...甚至其物理定律和相互转换的奥秘。这是只有人类的理性能力才能达到的对客观真理认知的一种高度。

不过,阿奎那继续深化这个问题——我们还能到达更高的高度吗?

他思考说,人类的心智能力不止是用来理解物质性的真理的——比如狗和狼的区别、雪花的结晶原理、农业生产规律等,而且也可以理解物质性真理之上的真理——也就是形而上的范畴;甚至比这再高一个等级,一切自然真理的源头——也就是造物主本身的奥秘。

不幸的是,显然,天主并不是我们通过感官可以理解的存在,也不是通过望远镜或显微镜可以观测到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朝造物主的方向迈出我们探索的脚步呢?

鉴于天主并不是多神论神话中那种拥有超能力的人格神——而是“存在”本身,人类与天主的相遇局限在感知他对这个世界的影响上。但是,圣托马斯认为,在观察自然世界的变化中(也就是天主对这个世界的影响),通过理性能力,我们可以思考总结出这个世界中必然存在一个“第一驱动因(First cause)”作为一切变化链条的源头驱动,而这个第一驱动因,就是天主。(注: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神哲学论题,在此先不做具体阐释,不影响理解本文。)

而这种通过纯理性的逻辑思考,从而知道宇宙中存在一个造物主,早在基督以前的异教古希腊哲学家们就已经做出过推论,比如从来没有听说过犹太信仰更别提福音的亚里士多德。然而,圣托马斯继而写道,人类虽然可以通过纯理性——理性之光——来探知造物主的存在,但对他本体的奥秘——他是什么,他是谁——却无能为力。原因很简单,因为天主本体的奥秘,包括他的本性、形象、生命、永恒这些都远远超出了受造物的本性和理解范畴,并不是我们靠理性思考就能主动得出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们能从理性的思考中得出宇宙中有着超越一切存在的造物主——存在本身,而他的奥秘却又超出了我们的智力所能主动思考的范畴,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认识他?

答案就是,天主主动在我们的心智中分享属于他本体的知识,这种认知超出于理性之光所能照亮的范围,这也就是——信仰之光。

阿奎那解释说,最纯粹的智慧就是天主的智慧,因为这是他的本性之一,受造物的智慧来源于天主。因此,天主是认知这个世界、甚至他本体的最高级也是最终极的光源,而我们有幸能够接受他神圣智慧的分享。托马斯总结道:这种智慧的分享有三个层次,即理性之光、信仰之光、荣耀之光。

第一层的理性之光(the light of reason),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论述过的人类按照天主的形象受造而拥有高贵的理性能力。第二层信仰之光(the light of faith),就是人类接受天主神圣而可信的启示,去了解属于他本体的奥秘。第三层荣耀之光(the light of glory),即天堂中的圣人得以面对面得见天主而直接认识并参与他的荣耀(见1Cor 13:12)。

阿奎那强调说,信仰之光并不是指盲信主义。当我们的理性中注入了信仰之光, 我们就可以了解一些自然理性所不能了解的超自然层面的真理。正如我们前面的文章所反复强调的(参看《信仰与理性的正确关系(简述)》),信仰与理性并不互相抵触,也不是平行不相交的两个领域,而是上下等级、同时又互补互成的。也就是说,如果有了信仰的梯子,理性甚至能够更好地工作,做出更高级别的思考!(典型例子就是圣托马斯·阿奎那本人)

同样,信仰之光也不能因为理性的辖制而自降等级。这也就是说,理性只能分析我们感官所反馈信息,而对于超出感官能力范畴的信息(你也可以说“超自然”),只是因为它们无法被感知就拒绝接受。举个例子,我们可以通过对天体红移光谱的观察,或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而推导出宇宙大爆炸的模型,这是目前人类通过感官接收信息(观测)与理性分析(计算、推导)所能得出的全部知识;然而信仰之光也启示我们天主通过他的圣言创造了宇宙,这显然超出了我们视觉、听觉、触觉所能感受的范围,但我们不能只是因为人类有限的感官无法感受到就拒绝接受它们。

信仰原不是与理性相抵触的,正如我之前文章中所说,真理是独立于人类大脑之外的客观存在,无论是通过理性还是信仰的方法,我们所做的只是在探索真理并认识它(而不是创造它!),所以通过信仰所接收的也好,通过理性所接收的也好,真理不会抵触真理本身。

最后,我们引用Fr Dominic Legge对此所举的例子来结束本文。

他说,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就是最好的例子。当奥古斯丁还是个年轻人的时候,曾在各种信仰和派别之间徘徊,阅读了大量的哲学著作,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圣经,苦苦思考着究竟什么才是真理。

他渡过地中海来到米兰学习,遇见了老师圣盎博罗削。在多年的叛逆、放纵、彷徨的徘徊后,当最终的圣召终于临到他身上之时,他冲出房间,拿起树下的圣经翻开了一页,看到了这句使他最终下定决心悔改的话——罗马书13:13-14。奥古斯丁对信仰长期追求的结论立即实现了,Alypius报告了发生在他母亲(圣莫妮卡)身上的事情,至此,他对性的沉迷和对世俗成功的执念被治愈。

罗马书第13章难道他没读过吗?不,他早读过n遍了。但是此刻当信仰之光注入了他的理性中,他就如同是第一次读到这一节一样,读出了完全不同的信息。Fr Dominic评论说,天主将信仰注入他的理性中时,奥古斯丁心智中的光于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使他能够照亮更大的范围,从而“看见”天主通过这节圣经向他说话——尽管他没有在视觉感官上看到天主,但他从此获得了一种新的超自然的“感官”。

至于有些人也许会问,既然所信仰的东西无法被看见或感知,凭什么说信仰与理性有相同的可信性,而不是一种摸黑?这个问题在我们之前的文章《什么是“我信”: 相信无法看见的东西是不理性的吗?》中做出过详细解答,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回顾。

最后,我引用美剧The Chosen中山上圣训中的台词:

"These words will make sense to many, but not to all."

“我的这些话许多人会明白,但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例子来自Aquinas101,本文作者保留一切版权,转载或二次上传需取得授权并署名,禁止商用。

学术参考与引用

Fr Dominic Legge, O.P.,The Light of Reason vs. the Light of Faith,Posted on Aquinas101.com

【如果您觉得本文有用,请分享给更多的人,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很重要。更多神学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圣托马斯如是说”】

审阅:万有真原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