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年常年期第三十四主日
基督君王
被打击者的胜利
「那时,比拉多命人把耶稣带去鞭打了。然后兵士们用荆棘编了个茨冠,放在他头上,给他披上一件紫红袍,来到他跟前说:『犹太人的君王,万岁!』并给他耳光」(若19:1-3)。
耶稣为什么不反抗呢?大司祭的仆人打他的时候,他为什么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呢?(若18:23)
模仿君王登基的游戏在古代很流行。囚徒在被处决前几天也有时被穿上君王衣服,当做君王戏弄。耶稣也曾经被这样的虐待。
若望福音中详细记载了这种君王登基游戏的细节:冠冕、紫色外氅、欢呼声。
耶稣接受了这种恶意的作弄,他希望借此以更明确的方式,表示他对在这个世界渴望权力、寻找荣耀是怎样的态度。为了获得荣誉和鞠躬而渴望坐在宝座上,对他来说是一场闹剧,但不幸地,人们却普遍热衷这种怪诞的喜剧。
在审判的结尾部分(若19:12-16),比拉多把耶稣带到外面,让他坐在一个高台上。那是中午,太阳当空直照,面对广场上所有的人,指着被戴上荆棘冠冕、披着紫色外氅的耶稣,大声宣告:「看!你们的君王。」那是登基时刻,是引见新王国-天主之国的君王的时刻。
对于犹太人来说,比拉多这个引见是荒谬和具挑衅性的。他们疯狂地愤怒反对耶稣:「除掉他,除掉他,钉他在十字架上!」(若19:15)。一个君王如此不被接纳,甚至不想看到,真是出乎意料。
耶稣在那里,在高处,所有的人都能够看到他,灿烂的阳光包融着他,闪耀着最辉煌的光芒。他沉默不语,一句话都不说,因为该说的他都说了。他只是期待着每一个人做出自己的选择。
可以选择这个世界的伟大和王权,或者选择跟随他,抛弃一切财富,为了爱宁可失败。一个生命的成败,是决定于人的选择。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样的信息,现在让我们重复以下的话:
「谁像他一样为兄弟姐妹服务,将与他一起为王。」
读经一 (达7:13-14)
今天读经的两小节选自两段奇特的夜间神视。古代中东人民认为海洋代表仇视和混乱,在那里,升起四只巨兽:狮子、熊、豹子和第四个兽,它非常可怕,极其凶猛,有巨大的铁牙,十只角。(达7:2-8)
语言和图像都是默示录风格, 需要了解人们历史的参考和暗示。
四大野兽的象征意义由作者自己解释(达7:17-27)。它们代表四个大帝国,都曾经压迫天主的选民。狮子代表嗜血的巴比伦,是被诅咒的帝国;熊代表粗暴好斗的玛待民族;四只头的豹子指到处掠夺的波斯人;第四只野兽最可怕,指大亚历山大王国及其继承者,尤其是安提约古四世,他残酷迫害遵守天主法律的圣徒们。安提约古四世掌握权力的时候正是达尼尔书写成的时候。
以色列的历史一直是对弱者的残酷和无情的统治。残忍的大帝国侵犯各民族的权利,像野兽一样残暴和蹂躏人民。
世界历史难道永远是傲慢的统治者借他们的神祇之力,肆无忌惮、为非作歹的牺牲品吗?天主对他的人民饱受压迫无动于衷吗?
神视者又被启示了另一个壮观的场景:天上放置了一尊宝座,出现了一位万古常存者,那是天主。祂坐在宝座上,开始审判:野兽被剥夺了权力,并且被杀死,剁成碎块,扔入烈火。(达7:9-12)然后发生了什么呢?
这时到了我们今天读经的场景。达尼尔继续神视:「我仍在夜间的神视中观望;看见一位相似人子者,乘着天上的云彩而来,走向万古常存者。」天主,万古常存者, 把权力、荣耀和王国都赠送给人子。
人子,是希伯来语用法,意义很简单,就是「人」。在许多动物之后,终于出现了一个人。人是天主的肖像,他的职责是管理和统治动物。(创1:28;咏8:7-9)这个人子是谁呢?代表什么人呢?
他不是来自海洋,与那四只野兽不同;他是来于天空,来于天主。达尼尔书作者可能并不是把这个人子形象与某一个具体的人联系,而是指以色列民族。在安提约古四世残酷的迫害之后,从天主那里得到一个永恒的王国,再不会消失的王国。他们再不会受压迫和欺凌,因为他们的君王有一颗人心。
作者在安提约古四世时代(前167-164)写这篇预言,是为了鼓励和安慰苦难中的以色列人民,给予他们希望。迫害正在接近尾声,不多几年后,天主要把世界的统治权赋予以色列。
这个预言什么时候实现呢?
二、三年之后以色列实际上就获得了政治自由。这是「人子」的国度来临了吗?
像所有的权力拥有者一样,一旦把权力和统治当做目标,即使是新的解放者,比如马加伯,也会很快转变成为压迫者和人民的剥削者。
预言只能实现在耶稣身上,为圣者的国度揭幕的这位「人子」(谷14:62)。在基督之前的所有王国都是建立在同样的残忍原则之上:竞争。强者压迫弱者,富人欺凌穷人,有能力的人让能力小的人服侍。新统治者代替前面的,并没有为人民带来更加人性化的生活,甚至更加糟糕,因为思想和感觉没有任何变化,都是贪婪、残暴和压迫。
耶稣,中断了,永远中断了这种野蛮王国的交替,他彻底颠倒了价值观,不是把权力放在高峰,而是服务。他引入了一个新标准,那是人心,与野兽残忍的心相反。
辣彼讲述说,在一个昏暗的夜里,一个人点亮了一盏蜡烛,但是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这个人又点了第二次、第三次,也都被吹灭了。这时,人说:我还是等候太阳升起来吧。同样,以色列人民曾经从埃及获得解放,但是他们的自由又被巴比伦人吹熄,再次获救后又马上受到玛待人压迫,随后是波斯人和希腊人。这时他们只能说:我们期待太阳升起来,默西亚王国来临。
犹太人至今仍然在期待这个太阳。我们也期待,因为太阳虽然已经升起来,但是还没有完全照亮世界。纳匝肋耶稣,他的王国:「像黎明的曙光,越来越明亮,直至成日中。」(箴4:18)
读经二 (默1:5-8)
在派特摩海岛,爱琴海上一个小岛,一位被流放的基督徒,「因为天主的话,并为给耶稣作证」(默1:9),给小亚细亚七个教会写了这封信,以鼓励他们的信仰,那里正在遭受多米仙皇帝发动的残酷迫害。
今天的读经来自七封书信的序言,属于默示录全书的第一部分,以对耶稣的认识开始,赋予他四个非常有意义的头衔:基督、忠诚的见证人、死者中的长子、地上万王的元首。(5)
今天我们特别关注的是最后一个称衔:地上万王的元首;因为他邀请我们以新眼光看待世界历史。所有的人都把罗马皇帝看做是掌握各民族命运的主宰,他权威无限,自称为神,他的塑像遍布罗马帝国各地。但是,世界的命运不是掌握在他手中:他属于另一个君王,那是基督,天主圣父把任何人不能摧毁的王国交付给了他。
一个帝国的影响,首先看他的领土有多大。可是基督的王国不占有任何地理空间,不是建立在武装力量之上。这个王国的人民,既不是士兵,也不是奴隶,也不是臣属,而是司祭,他们被召叫,为了天主的光荣奉献他们的生命,也就是实践爱的工程。这是他们从君王那里获得的唯一等级。所有领受洗礼的人,都是基督的司祭。
他们所完成的每一个慷慨行为,都是司祭职务的实践。当他们因为忠诚福音而遭受迫害时,那是奉献给天主的最好祭品,因为这是对那些不正义地迫害他们、杀害他们的刽子手,所付出的大爱。
作者邀请小亚细亚的基督徒团体,从迫害中振作起来,抬头观望正在来临的上主(7)。他的胜利必将来临,每一个人都将看到,他的凯旋不像普通人所期望的那样侮辱他的敌人,也不处罚战败的人,他的胜利将是皈依人心。所有的人都将认识到自己的罪过,所有的人都将投入他的爱。这是他唯一的胜利,是基督徒团体唯一需要期待的。
读经结尾的部分(8),天主为默示录作者的神视签字盖印。自我介绍为:起始和终结。希腊文字母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在希腊文化中用来表示圣经中所说的:「我是元始,我是终末,在我以外没有别的神。」(依44:6)世界的历史是一个中间阶段,起于天主,归于天主。基督徒虽然经受了巨大的,几乎无法承受的苦难,但是罗马皇帝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插曲。
福音 (若18:33-37)
在耶路撒冷城的最高处,曾经是大黑落德王的宫殿,比拉多拿来做了他的行宫。在那里,希伯来逾越节前守夜礼的黎明,犹太人把耶稣带来了,他们控告他是一个罪犯。在行宫的内部,展开了今天我们听到的读经中的话。这位总督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中,第一个最敏感的问题:「你是犹太王吗?」
公元前六十三年,庞培征服耶路撒冷,把犹太纳入罗马统治权下,人们在会堂里开始诵念一首新圣咏,那是一位辣彼在圣经启发下写作的:「上主,你是我们的君王。我们天主的王权永远统治万国列邦。你选择了达味作为以色列的君王,你曾经发誓他的王权在你面前永远兴盛。现在,因为我们的罪过,罪人们开始反击我们。看啊,主,达味之子在兴起,在你所选定的时间,统治以色列」(咏17)。
这是对异邦统治的绝对拒绝。
自从公元前四世纪黑落德死后,推翻罗马政权不切实际的努力已经开始了。在佩雷亚,西满,一个宫廷奴隶领导了起义,烧毁耶里哥城的宫殿,然后把战火烧遍整个巴勒斯坦。犹太,在一位身材巨大的牧人阿提热领导下,给罗马士兵造成重创。公元六年,人口登记的时候,加里肋亚人犹大煽动人们拒绝给凯撒纳税,数百人跟随。所有这些起义都以流血失败告终。自从公元六年到三十六年,犹太在罗马统治下享受了一段时间的和平。将近公元四十年的时候,罗马总督腐败残忍,导致热诚派掀起新革命。
即使在比拉多统治比较平静的时期(公元26-36),民族主义和重建达味王朝的尝试仍然是非常危险的。
比拉多与耶稣的对话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罗马总督的第一个问题:「你是犹太王吗?」直接针对犹太人对耶稣的指控。可是罗马总督面对这个手无寸铁,孤身一人,没有军队,甚至被他自己的朋友抛弃、被大司祭的仆人扇耳光的人,很迷惑。他似乎不是那种危及罗马权威的人。
耶稣以一个反问回答他,让这位罗马总督自己负起责任。「这话是你由自己说的,或是别人论我而对你说的?」也就是说:你有什么理由认为我是一个煽动战争的人吗?你没有听说当我的一个门徒使剑动武的时候,我是怎么样反应的吗?(若18:10-11)
比拉多的回答几乎很不高兴:「难道我是犹太人吗?」含义是:我是罗马官员,有自主审判的权力。然后接着说:「是你的人民和司祭长把你交在我手中的,你到底做了什么?」(35)
到此,基督王权的主题开始生动起来。耶稣尝试帮助这个罗马官员明白:「我的国不属于这世界。」(36)
比拉多明白的只有这个世界的王国。如果有人跟他讲提庇留王朝,他马上就会知道那是广大无边领土上的统治权。他也明白这个世界上的王国有什么样的特征:靠人的野心推动向前,靠武力和金钱保持稳定,靠严格的法律压制百姓,靠等级制建立服从。
可是耶稣的王国与这种模式完全不同。他不杀害任何人,而是自己去死;不是命令别人,而是自己服从别人;不与强权和富豪结盟,而是与穷人站在一起。对于人来说,占有、征服、屠杀,是力量的象征;对于耶稣,他的特征是脆弱和失败。因为,对于耶稣来说,伟大意味着服务。
比拉多不明白耶稣在说什么,想了很久只能够问了一句含糊的话:「那么你是君王?」(37)耶稣一向非常反对有人试图把他与这个世界的王权联系起来,自从他公开活动一开始就把这种建议斥为来自魔鬼的力量(玛4:8-10),他让门徒们的默西亚期盼失望,逃离拥他为王的群众(若6:15)。现在他失败了,他的时间屈指可数,再不需要隐蔽,面对这个世界的代表,隆重宣告:「是,我是君王」。
然后他进一步澄清:「我来世界,是为给真理作证。」他不是来教导真理,像智者那样,而是为了作见证。
对于希腊哲学家来说,真理是发现事物的本质,也就是揭开面纱,揭示每一个存在物的意义。另一个是历史真实,客观寻找过去确实发生的事情真相。他们都与希伯来文化中的真理不一样。圣经中,真理是对于所讲的话的忠实,是话语的坚固和持久,是可以被信靠的人。天主是真理,因为天主不食言,祂实现自己的承诺,被爱所推动;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削弱一点点。(出34:6)
对于希伯来人来说,真理不是逻辑,而是具体历史事实的意义。为了照亮达尼尔书的神视者,安慰他被以色列悲惨历史所惊吓的心灵,天主向他揭示《真理之书》(达10:21)。其含义是,天主向他启示正在进行的「救恩规划」。真理,是天主爱的计划;认识真理,意思是理解这计划,并且让自己投身于这计划中。
耶稣来见证真理,因为他把天主的计划实践,带向完成,因此他是「真理」(若14:6)。他临在世界上,为了爱付出整个生命,以此展示天主对于天人盟约的忠诚。
现在我们应该对若望所使用的许多词汇更加明白了。「履行真理」(若3:21)和「在真理内生活」(若二4),是指把自己的生活全部交付基督;「真理之神」(若14:17;15:26;16:13)是指投入在天主的计划中之后,那持续的神圣动力,赋予力量保持忠诚和持久;「真理给予自由」(若8:32),因为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生活与福音吻合,才是真正自由;如果偏离福音就是欲望和偶像的奴隶。
耶稣澄清:「凡是属于真理的,必听从我的声音。」(37)以此结束关于他的王国的谈话。比拉多的理解力实在很有限,他模模糊糊地问:「真理是什么?」罗马总督对耶稣不感兴趣,但是他想知道这个人是不是对罗马帝国的权力有威胁。他对天主的计划也没有兴趣,他只考虑这个世界的王国,真理与他没有关系。他对耶稣的话没有任何感觉,懒得再听那些没有意义的空谈,于是他打断对话。
比拉多代表这个世界,他们拒绝聆听真理之言。不过他也没有感觉到有任何理由把耶稣处死,但是没有勇气采取措施释放耶稣,最后只能接受选择死刑。
罗马总督比拉多决定交出耶稣钉十字架,并不是王权戏剧的落幕。在十字架上,比拉多用三种文字写了一块牌子,包括希伯来文、拉丁文和希腊文,为了让所有的人都知道:「纳匝肋人耶稣,犹太人的君王」(若19:19)。他果断地,不听从任何劝告,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帝国的官员,以官方形式宣告耶稣的王权。大司祭抗议,要求修正写法,总督决然肯定:「我写了就写了」(若19:22)。这位罗马皇帝权力的代表,不打算修改:被征服者的胜利自从他们的君王被举起在十字架上时已经开始了,这个世界上的任何王国都不再能够限制它的发展。
这就是天主给予我们的最大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