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冲突和最后的结局

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后,在马尔谷笔下似乎什么都没有做,一天内只有一件重大的活动。圣史提到,耶稣和祂的门徒早晨步行,从伯达尼去耶路撒冷。半路上耶稣看到一棵无花果树,枝繁叶茂,耶稣想找点果子。但是,什么都没有。耶稣向无花果树发出严厉的诅咒,门徒们都听到了,没有做声。

耶稣在圣殿里驱逐贩卖祭献用的牲畜的商人,这个姿态是反对圣殿的体系。这不仅是清洁圣殿,或谴责腐败,祂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挑战已经成为市场、腐败的圣殿。宗教行为包含了买卖,给天主一些东西,换取天主的赏报。这是普通的商业宗教思想,不要认为救恩可以讨价还价。

引发圣殿事件之后,耶稣于晚上返回伯达尼。早晨,他们沿着相同的路线,路过同一棵无花果树,发现无花果树已经完全干枯了。门徒对祂说:“你昨天诅咒的树枯干了。”这是重要的标记,先知性的行动。耶稣的话很有效,行之有效。对不结果实的无花果树说的话,是先知性的标记,让我们理解,耶稣对圣殿说出的悲剧性的话,是有效力的。

问题就在这里。不成功的宗教系统结不出好果实,结不出天主想要的果实。耶稣到达圣殿后,权威人物质问耶稣:谁给了祢权柄?昨天谁允许祢把商人从圣殿里赶出去?允许他们在这里交易。从这里开始了一系列耶稣与圣殿宗教团体的不同代表之间的对话,或者叫争论。

关于权力,耶稣没有回答,而是提出了一个相反的问题:你们为什么不接受洗者若翰?你们认为,他的洗礼来自天上,还是来自人?那些人物害怕陷入危险,不想说是或不是。耶稣在这群没有主意的群众面前,说,祂也不回答他们。

然后祂讲了恶园户的比喻。耶稣设计这个比喻确实高明。因为耶路撒冷圣殿的权威人物在加里肋亚有很多葡萄园,是富有的园主。那些年,经常有农民起来反抗僱主。他们可能理解为,耶稣用这个故事提醒他们,尽管农民不缴纳出产,但他们必须容忍、帮助他们、与他们会面,宽恕他们。面对这样的故事,农民反抗园主,折磨他,杀了他的仆人,以致园主派遣自己的儿子,他们也杀了。耶稣问他们:“你们说该怎么办呢?”他们站在葡萄园主人的位置,严厉地说:“必须除掉这些作恶的人,主人要严惩他们”。耶稣澄清并扭转了局面,说:“你们判断得好,只是你们不是葡萄园的主人,而是反叛的人。”主是主人。你们制造了麻烦,被赶走。你们已经定了自己的罪,你们说了,你们该受严厉的惩罚。

然后,法利塞人问祂,向凯撒纳税是否合法。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如果祂同意,他就得罪了虔诚法利塞人。如果祂反对,将得罪代表罗马政府的人。耶稣很明智,没有回答能或不能。祂要了一枚钱币,然后对他们说:凯撒的(因为钱币上有凯撒的头像)就应归还凯撒,天主的就应归还天主;一切都是天主的。一切都来自天主,整个人都属于天主。

不相信死者复活的撒杜塞人问祂的意见。他们讲了一个女人的故事,这个女人有过七个丈夫,一个接一个都死了。遵循古老的梅瑟法律,死者的兄弟要娶她为妻。他们编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故事,这时他们问耶稣:复活的时候,她将是谁的妻子?如果死者会复活,这个妇女将遇见七位丈夫,七兄弟,他们都娶过她为妻。七个丈夫,一个妻子,这将是什么样的家庭呢?他们微笑着,好像说,我们给祢设好圈套了。耶稣果断地回答:“你们不知道天主的能力,也不了解圣经,关于复活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因为复活是全新的。你们想的是尘世的生命转换到另一维度,但是,复活后我们都是全新的,家庭关系也是全新的,完全更新了。”然后祂引用了《出谷纪》,天主是活人的天主,而不是死人的天主。“你们错了”。

有一个法利塞人问祂,第一条诫命是什么,耶稣平静地给他讲解天主与爱人之间的联系,并引用《申命纪》和《肋未纪》,说明这两者是一致的,应该放在一起。然后耶稣提出了关于《圣咏》109篇的问题,“上主对我主起誓说。”传统上把这篇圣咏归于达味。古代的国王达味,告诉我们,天主向默西亚起的誓,但是达味称默西亚为“主”,耶稣问,为什么经师们说默西亚是达味的后代,而达味称呼祂为“主”呢?意思是说,祂不单单是达味的后代,比达味地位低。默西亚在达味之前就已存在,是达味的主。这个对圣经的解释与反省非常重要,藉此,耶稣显示祂的默西亚信念,坚信默西亚是达味的主,并不单纯是他的后代。

“大批群众都喜欢听”耶稣。耶稣面对圣殿银库坐着,提醒门徒们:“你们要谨防经师:他们喜欢穿上长袍游行,在街市上受人请安,在会堂里坐上座,在宴席上坐首席;他们吞没了寡妇的家产,而以长久的祈祷作掩饰”。这是对犹太圣殿的权威人物严厉的谴责。耶稣对他们严重的指控是:他们侵吞寡妇的财产,就是利用制度,攫取穷人的财产。比如,寡妇,没有社会保障,宗教系统也剥夺了她们自我保护的能力。

祂正说话时,看到一位妇女向圣殿银库了投了几枚硬币。一般的宣讲者会称赞这个寡妇,并说耶稣祝贺这位妇女。实际上,在经文中看不到称赞,耶稣也没有因为她为圣殿捐献而祝贺她。整个背景与这个想法大相径庭。耶稣不完全赞成捐钱维持耶路撒冷圣殿的运转,也不是要表明这个妇女比其他富裕的人从剩余的财富中捐献得更多。相反,她已奉献了一切。就在这个具体的事件中,经师们侵吞了寡妇的财产。如果这位妇女献出了她赖以生活的一切,晚上就没得可吃,因为她把钱给圣殿了。耶稣没有祝贺她,也没有批评她,但是,祂为这种宗教体系感到悲伤,这就像枝繁叶茂的无花果树,但是没有果实。耶稣那刺耳的话,听起来像诅咒一样,也揭示了这一现实。

随即,祂离开圣殿。门徒们指给祂圣殿建筑的华丽石头。耶稣好像失去了耐心。不知道多少次,门徒们理解不了耶稣的思想,他们为圣殿的华丽感到自豪:“师傅!看,这是何等的石头!何等的建筑!”耶稣对他说:“你看见这些伟大的建筑吗?将来这里决没有一块石头留在另一块石头上,而不被拆毁的。”这句话好像祂对无花果树说的话。

这是宣告圣殿的毁灭,也是有关末世论述的开始,用了整个十三章,这一段特别不容易解释,是用末世性的语言写的,就是要揭示什么,但是是用特殊的体裁,展示一些“翻转”的状况。希腊语中,’catastrophe’意思是翻转、颠覆,从这一面转到另一面。耶稣用先知性的语言说出了结局,典型的翻转事件。哪一个?祂没有说这是世界的终结。耶稣并没有宣布千年以后会发生什么。祂宣布几天后会发生什么:祂的死亡和复活。

基本的翻转是耶稣的死亡和复活。真的,所有事物都根本性地翻转。天主子被杀害,但天主子复活了。毁灭带来新生,一切重新开始。最重要的是,末世性的语言指耶稣的苦难、死亡和复活。因此,从更广的角度看,这里是宣布耶路撒冷圣殿的毁灭。这将在40年后发生。宣布的时间是30年,到了70年,罗马王提多(Titus)的军队征服了耶路撒冷,完全毁灭了圣殿,石不叠石。这发生在耶稣这些话之后40年。如果马尔谷福音的写作时间是60年代初,罗马的基督徒,听到的关于叛乱的第一次宣布,最终将在犹太战争中达到高潮,以圣殿被毁告终。耶路撒冷的提多凯旋门、罗马的提多凯旋门,代表耶路撒冷圣殿被毁,上面刻着罗马士兵带走七个烛台的金灯台,建造凯旋门时,伯多禄刚去世不久,马尔谷正在罗马,正在书写福音。对于接受福音的基督徒团体来说,这些就是同时代的事。

第三种观点是世界末日。这是最后一次彻底的灾难。耶稣宣布了祂的死亡、耶路撒冷的毁灭,世界的终结,但祂也宣布了祂的复活、耶路撒冷的转变,和末世性的新天新地。宣布人子乘着天上的云彩降来,就是宣布逾越、复活。苦难,耶稣受难之后,太阳要昏暗,他们将见到人子。这些在耶稣死亡之后发生了。然后他们将看见人子乘着天上的云彩降来。

宣讲的最后部分,邀请人警醒:“所以,你们要醒悟,因为你们不知道,家主什么时候回来”。祂列出了四个时间:“或许傍晚,或许夜半,或许鸡叫,或许清晨。免得他忽然来到,遇见你们正在睡觉,我对你们说,我也对众人说:’你们要醒悟。’”这四个时间点:或许傍晚,或许夜半,或许鸡叫,或许清晨。描绘出了“受难”的轮廓,随后的十四章马上开始,这也是马尔谷伟大叙事的总结。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