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圣体圣血节

盟约是新娘的婚戒

​盟约这个词在旧约中出现了286次,足以看到这件事情对以色列的重要性。圣经用这个词来表达以色列人民与天主的关系。那么与天主缔结盟约是什么意思呢?

​「双向盟约」是后来变化而出现的。第一个盟约是天主与诺厄缔结,通过他与全人类结盟:「我现在与你们和你们未来的后裔立约,并与同你们在一起的一切生物:飞鸟、牲畜和一切地上野兽,即凡由方舟出来的一切地上生物立约。」(创9:8-11)这个盟约是单向盟约,只有天主有义务和担保,对人的一方面没有任何要求。天主承诺不再用洪水毁灭世界,尽管祂知道人类还会继续不忠诚,「因为人心的思念从小就邪恶」(创8:21)。

​天主从美索不达米亚召叫亚巴郎,要赠予他一块土地;尽管他没有做任何事情值得这个恩赐,只是被要求相信这无偿的。为了让亚巴郎信服,天主与他举行礼仪缔结盟约(创15)。这位圣祖不需要担忧,他肯定会拥有这块土地,因为天主的盟约是不会解除的。这是以天主的话语为基础,隆重宣誓肯定的。

​无偿和单方承诺是天主盟约的特色。在以色列民族艰难的历史中,即使在最痛苦的时期,他们一直记得天主的盟约,没有失去希望,一直相信天主对他们的爱不会减少。即使他们犯罪,天主也没有收回盟约,因为祂不向他们索取任何酬报,是祂承诺了对人民的祝福。天主的盟约是纯粹的恩赐。

​不过天主期待人民的回应:祂不是要求人民签署承诺,而是要接纳祂互相属有,如同新郎和新娘。感恩祭……就是新郎新娘互相交换婚戒。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样的信息,让我们重复以下的话:​「感恩祭,就是人与天主的婚宴」

读经一 (出24:3-8)

​人们通过一些行动表示担负的责任。我在非洲的一个部落中生活了几年,那里的人们签署合同是很简单的。签订合同的双方,找到一根长长的草梗,将它折成两段,双方各拿一半,然后各自把手中的一段扔向身后。这表示宣告互相承担责任,把分裂、意见和冲突都远远扔到身后。

​古代社会东方国家,君王与王侯缔结盟约都很隆重,礼仪非常繁复。圣经中也介绍了一些,以色列人也这样做。最残忍的一种是把一头牛犊一分为二,签署合同的双方从中间走过,表示如果违背合同就会遭受到如这头牛同样的命运。(耶 34:18).天主与亚巴郎订立盟约就是采取了这种方式(创15),但是需要注意的,只有天主在燃烧的火焰中,从分割的动物肉块中走过。

​缔结不可解除的合同,也可以是通过共同进餐,一起吃面饼和盐,或只有盐。这种方式被称为「盐的盟约」,表示像盐一样不会变质。

​今天读经谈到的是另一种仪式,以色列人以此形式与天主结盟。事情发生在他们离开埃及后三个月。(出19:1)

​以色列人聚集在西乃山脚,梅瑟再次上山面见天主;他与天主对话后,转述给以色列人从天主那里听到的话。

以色列人民没有犹疑,坚信而果断,两次重复他们的承诺:「凡上主所吩咐的话,我们必听从奉行」(3,7节)。

梅瑟写下从天主那里听到的话,然后准备签署盟约所需要的一切必须品。他建设祭台、围绕祭台树立十二块石头。当一切准备就绪,就吩咐一些青年奉献动物给天主(4-5节):盛了动物的血,一半浇在祭坛上,另一半浇在十二块石头上(6-8节)。

为了理解这种礼仪,我们需要知道对于闪族人来说,血代表生命(肋17:11-14)。流人血,就是杀人的意思,是绝对被禁止的(创9:5-6节)。流动物的血,是奉献给天主,因为天主是一切生命的主人,就是这个原因,在圣殿的祭献方式中,血洒在祭坛上,那里代表天主的临在。

西乃山脚缔结盟约祭献礼仪的意义我们清楚了。一半血洒在祭坛上,一半洒在代表十二支派的十二块石头上,梅瑟因此为以色列人民与天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从那时起,天主和以色列人民分享同一生命,如同一个身体的不同肢体承担同一的命运。所有的坎坷、痛苦、喜乐,双方都共同分担;人民所经历的也就是天主的经历,因为天主说:「因为正如带子紧贴在人的腰间,同样我也曾使以色列全家和犹大全家紧紧依附我──上主的断语──成为我的人民,我的名誉,我的赞美和我的光荣」(耶13:11)。

为了获得幸福生活,为了拥有自由,以色列人民应该履行西乃山脚宣誓的承诺,应该相信从天主那里获得的十句话(十诫)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是天主指引生命之路的恩赐。

以色列人民体验到「人的道路不由人,行走的人也不能随便操纵自己的步伐」(耶10:23)。他们撕毁了盟约,违背了承诺,但是天主不单没有终止,而是准备了新盟约;不是西乃盟约的修改,而是本质上的新盟约:「看,时日将到──上主的断语──我必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订立新约,不像我昔日──握住他们的手,引他们出离埃及时──与他们的祖先订立盟约;虽然我是他们的夫君,他们已自行破坏了我这盟约──上主的断语──我愿在那些时日后,与以色列家订立的盟约──上主的断语──就是:我要将我的法律放在他们的肺腑里,写在他们的心头上;我要作他们的天主,他们要作我的人民」(耶31:31-33);「我还要赐给你们一颗新心,在你们五内放上一种新的精神,从你们的肉身内取去铁石的心,给你们换上一颗血肉的心」(则36:26-27)。

这个盟约的签署也需要血,不是动物的血,因它们已经表现出来缺乏效果,而是天主奉献自己于牺牲中的新而永久的盟约之血。

读经二 (希9:11-15)

为此,他作了新约的中保以他的死亡补赎了在先前的盟约之下所有的罪过,好叫那些蒙召的人,获得所应许的永远的产业。

赎自己的罪,普通意思是承受惩罚以补偿罪过。在异教中赎罪是通过祭献来平息对神祇的冒犯。圣经中,赎罪有另外一种含义,不是平息天主的愤怒,也不是惩罚犯罪的人,而是弥合断裂的关系。

这种对于赎罪的不同观点是来于自对于天主和罪恶的不同认识。以色列的天主从来不反对自己的人民,即使他们不忠实的时候,也是希望他们悔改,获得新生,因此祂是要求人改变思想和行为。

但是人需要对此有所表示,所以选择了礼仪来展示对罪恶的拒绝。因此,每一年开始的时候,以色列人民隆重庆祝赎罪节Yom Kippur,严格斋戒、祈祷、聆听天主的圣言、举行赎罪礼仪。庆典和祭献都是在圣殿中举行,高峰是在至圣所象征天主临在的约柜上洒物的血,像在西乃山下发生的那样。以此动作,大司祭重新坚固天主与以色列人民通过盟约缔结的关系,它曾经因罪恶受到损伤。

希伯来书的作者重提赎罪礼为了对比古代的赎罪礼仪和基督的救恩工程。

旧约中赎罪礼用的是山羊和牛犊的血。动物的血如何取得预期效果?大司祭需要每一年重复同样的礼仪,正是因为它没有效果。

基督,相反,不是进入石头建设的圣殿,而是升了天,一次而永远地用他自己的血,这是真正的赎罪之血,决定性地永远弥合了天人的关系。

因此,福音书作者指出,当耶稣十字架上死亡的时刻,「圣殿帐幔从上至下,分裂为二」(谷15:38)。其实分裂的不是耶路撒冷圣殿分开至圣所的帐幕,而是由于罪过而形成。帐幔分裂表示了分离天人关系的障碍将永远被除掉了。

动物的血,一直是无效的。基督的血,奉献给参加今天参与感恩圣祭的人。谁接受他,就会获得罪过的赦免,重新建立自己的生命与天主的关系。

福音 (谷14:12-16,22-26)

阅读第一部分时(12-16节),我们感觉到一个特殊的时刻要来到,耶稣和祂的一群门徒们的行动非常小心谨慎,因为由于大司祭的仇恨和威胁正在逼近他们。他们当时在伯大尼,为了庆祝逾越节晚餐,他们需要去耶路撒冷,那里是吃逾越节羔羊唯一的地方。那个地点有个标记,好像是耶稣预约过的,位于城内高地,属于富人区。整个场景笼罩着神秘的气氛。两个宗徒先去准备,在房屋的二层有一个宽敞的大厅,晚餐就在这里进行。

为了更好地理解福音书作者要传递的讯息,我们需要超越速记报告的感觉,以及注意到好像主动庆祝节日的不是耶稣,而是宗徒们。(12节)他们要纪念从埃及获得解放,由此开始了以色列的历史。他们没有想到在即将来到的晚餐上会发生什么:他们代表以色列十二支派参与新的逾越节。

第二个特点:陪伴宗徒们准备晚餐的是仆人,而不是通常专司此职的妇女们。这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细节,而是社会关系发生改变的标记。一种隐约领悟到改变的感觉引导宗徒们走向庆祝节日的地方,在那里耶稣要为新的开始揭幕。进入晚餐大厅的人要知道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人,知道反省耶稣给予的特殊标记:富有的要成为贫穷的、为大的要选择成为小的、那些接受强制服务的人,直到那时,是由女性完成。

甚至对于大厅的细致描写也很重要:大厅很「宽敞」,因为要准备接纳很多人;位于「高处」,如同山顶,那里可以静心聆听天主的圣言(出24:1-4);有「大沙发」,因为任何来到大厅的人,不论是贫穷的、卑微的、为奴隶的,都在这里获得自由。这些细节以明显的方式喻指基督徒团体庆祝的擘饼纪念。

暮色来临的时候,十二宗徒与耶稣一起吃逾越节羔羊。他们以为自己是在纪念从埃及的解放和西乃盟约,可是却成为先知们宣告过的新盟约缔结的见证人,获得天主羔羊作为生命养料。

在第二部分(22-26节),我们仔细聆听,因为谈到的是初期教会基督徒团体庆祝感恩祭的礼仪用语。这个模式是在初期教会最初一些年代形成的,圣史马尔谷,第一位福音书作者,把文本传递给了我们。

没有任何叙述喻指犹太逾越节,准备了羔羊的十二宗徒看到希伯来的逾越节晚餐被转化成为耶稣的晚餐,成为感恩祭盛宴。「他们正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了,擘开,递给他们」(22)。到此与传统礼仪没有不同。作为主人,耶稣主持分饼祈祷:「愿上主,我们的天主,世界的君王,受颂扬,祂让大地出产面饼。」

不相同的是他邀请门徒们:「你们拿去吃吧」,尤其是他赋予面饼的价值:「这是我的身体」,也就是说:「这就是我」。

宗徒们有能力理解耶稣这些举动和言辞的含义。老师把他自己整个的生命作为恩赐,为了人类成为被擘开的面饼,现在邀请宗徒们分担他的选择,与他成为一体,分享他的生命。

现在我们明白了,参与感恩祭对于我们是什么意思。不是虔诚的与耶稣会面,而是选择和决定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像耶稣那样在任何时候都成为擘开的面饼,服务于兄弟姐妹。

在晚餐结束的时候,耶稣喝一杯葡萄酒。

这个动作具有象征性,是告别旧约的一杯,他宣告:「我决不再喝这葡萄汁了,直到我在天主的国里喝新酒的那天」(25节)。

​与洗者若翰不一样,耶稣既吃也喝(玛11:18-19),接受人们的宴请。有法利塞团体和若翰的追随者曾经问过耶稣,他不斋戒的原因,他回答说:「伴郎岂能在新郎还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候禁食﹖他们与新郎在一起的时候,决不能禁食。但日子将要来到:当新郎从他们中被劫去时,在那一天,他们就要禁食」(谷2:19-20)。耶稣预知他门徒们的团体会有一个忧伤、失望的艰难时期,他们要戒酒一些日子。讯息很明确:哪里缺少他的临在——新郎,那里就没有酒,没有节日的喜乐。罪恶和死亡的记号获得胜利让门徒们忧伤失望,但是当耶稣临在于节日时,「肥美的盛宴,香醇的美酒,精选的食品」(依25:6)都将丰盛陈列,所有的人都将有酒喝:「我将和你们一起在天国里饮酒」。

​杯子盛的是他的血,「新约的血,为你们而倾流」。

西乃盟约没有达到保持以色列人民和天主共融的目标。那是用动物血缔结的盟约,没有保证的力量。而耶稣的盟约是以他自己的血所庆祝,那是天主的血,赐给每一个愿意接受的人。

新约的血是为无数的人倾流,也就是为了所有的人。感恩祭不是为了个人而设立,不是为了个人亲自见到基督,鼓励个人的热情或某种形式的精神孤立主义。而感恩祭是团体的盛宴,是擘开的面饼与兄弟姐妹分享,不能少于两个人,因为团体才是新人类的记号,诞生于复活的主基督。

高处大厅的门,一直是敞开的,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进来。天国的盛宴,先知们已经预言,是为「所有的民族」准备的(依25:6),所有的人都应该被接纳,没有任何人被排除。对于天主,不存在区分洁净与不洁净的人,有价值与不配的人。在圣体前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人都是罪人,都不配,但是都被邀请进来与基督共融。

面饼是基督,葡萄酒是他的血,创建一个与基督及彼此之间享有共同血缘的团体,从而建设新人类。其唯一的法律就是服务于兄弟姐妹,以使自己的生命成为「营养」,来满足人类各种形式的饥饿。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