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年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

服务他人比压倒他人更有价值

​恋中的人常常「欣喜若狂」。他离开了自己,忘记了自己,因为他/她与另一个人相遇,有不可抗拒的冲动。即使是狂喜的神秘经验,来自希腊文“existsánai”也意味着「出离自己」,并且被卷入天主内。

​恋爱的人不可能再封闭于自己,而要走出自己,为所爱的人交付。与天主的关系也是这样,天主是无限的爱,因此完全「脱离自己」,亳无保留的付出。

​在基督内,天主启示了祂的「出离自己」,祂离开天上,来到我们人间。耶稣说:「我来自父,到这世界上来」(若16:28)。基督的命运是回归天主圣父,但是不会留下人类,这是他以无法拆散的爱所结合的:「等我去了,为你们预备了地方之后,我再回来,带你们到我那里去。这样,我在那里,你们也在那里。……你们现在也一样忧苦,等我再见到你们时,你们的心必会充满喜乐,而且没有人能夺去你们的喜乐。到了那一天,你们甚么也不必问我了。」(若14:3;16:22-23)。

​天主出离自己,来到人间,是邀请我们的出离,走出自我,走向兄弟姐妹;与天主相遇,放弃纠缠于自我、自己的个人利益、孤芳自赏,而是像天主那样成为众人的仆人。

天主的爱如何在我们中显露出来﹖就是:「天主派遣祂的独生子来到世界上,为使我们藉着而获得生命。这就是爱:在我们未爱天主之前,祂已先爱了我们,并派遣祂的儿子为我们作赔补。亲爱的,既然天主这样爱我们,我们也该彼此相爱。从来没有人见过天主,但如果我们彼此相爱,天主就住在我们内,他的爱在我们内达到圆满。」(若一4:9-12)。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样的信息,现在我们重复以下的话:

​「在天主眼中伟大的,并不是压倒他人的人,而是使自己成为仆人的人。」

读经一 (智2:12,17-20)

​「我们大吃大喝吧,因为明天我们就会死去」(依22:13)。这就是依撒意亚时代狂欢者们的建议,后来的享乐主义者们同样乐此不疲。这些人不记得天主,也遗忘了未来的生命,除了眼前的事情再也看不到别的,把自己扔在吃喝玩乐中。这样的人一直都有存在,不过在公元前一世纪埃及的亚历山大时特别多,特别激进。

​亚历山大是一个大都会,拥有非常著名的图书馆,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有智慧、有文化的人们聚集在这里,城市非常繁荣,在三个世纪里,有很多犹太人定居,根据最近的估计,当时大概有十八万犹太人。

​在亚历山大的犹太人,有他们自己的会堂,在那里他们阅读和学习翻译希腊文的圣经。他们由长者和首领引导,因此而保持了他们自己的身份,得以延续祖先的传统,但是无法抵挡强大的希腊文化影响。有人开始屈服于偶像崇拜和异教徒生活的诱惑。

​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下,《智慧书》写作完成了。作者担心在这种强大世俗环境中,会造成很多背弃信仰的危险,所以借恶人的口揭露邪恶的可怕,告戒每一个真正的犹太人应该警醒。

「恶人们胡思乱想自语说:『我们的生命又短促,又多愁;人的死期一到,又没有办法补救,也从不见有人从阴府回来。我们原是偶然而生,过后我们又好像未曾生存过』;我们鼻中的气息只是一阵烟雾,思想亦不过是心动迸出的火花;火花一旦熄灭,身躯即变成灰土,魂魄即像轻风消散。我们的名字,随时被人遗忘,无人追念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命消逝,有如一丝浮云,又如为日光所驱散,被热力所蒸化的烟雾。实在,我们的时日,有如疾驰的阴影;我们一死去,再不得返回,因为一经盖印,无人再能返回。所以,来!让我们享受现有的美福,趁年青及时消受这世界。我们要痛饮美酒,浓施香液,莫让春花空空溜过。在玫瑰花尚未萎谢以前,用来作我们的花冠;我们要随处享乐,连一块草地也别放过。凡是乐事,我们不要放过,到处要留下我们欢乐的痕迹,因为这是我们的名份,我们的命运。我们要压迫穷苦的义人,不必顾惜寡妇,连白发年高的老人,也不必敬重。我们的势力,就是正义的法律,因为软弱只呈现自己无用』(智2:1-11)。

​谁是这些「邪恶的人」宣扬如此愚蠢的想法、和推动者﹖首先是城市里富裕有闲阶层的人们,还有知识分子,认为他们掌握高级文化,轻视以色列人的宗教传统,指责他们落后、过时,在当代哲学面前无足轻重。

​不过这还不是「邪恶人」的群组中最危险的。有些人更加过分,更加激烈地反对希伯来人,伤害他们,诽谤、欺凌、侮辱,不择手段。在这些压力下,一些以色列人放弃了祖先的信仰,甚至与异邦人联合迫害同胞。

尽管有各种伤害和迫害,但是大多数以色列人仍然忠于自己的信仰,按照信仰规范生活,这些人的虔诚榜样让异邦人和背教者头痛,如芒刺在背,心神不安。他们的生活榜样就是对迫害他们的异邦人和背教者的腐败、背叛和不正义,最公开的和坚定的谴责。

​邪恶的人与义人不能长期共处。义人榜样的无声谴责让邪恶的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很快就会无法承受,导致更加愤怒地反击,直到聚集至极限时砰然爆发。如果义人拒绝同流合污,他们甚至会被杀害。今天的读经告诉了我们恶人要采取的解决方式:「我们用耻辱和酷刑试验他,查看他是否温良,考验他是否忍耐。我们判他受可耻的死刑。」

​这种威胁所针对的不只是亚历山大的以色列人,也指向耶稣。他也被同胞迫害,不是因为他邪恶,而是因为他宣扬的信息让所有邪恶行事的人们坐立不安。

​迫害,在义人的生活中是不会缺少的,谁选择跟随天主的要求生活,被伤害就是难免的。社会的不正义结构也难免其咎,其中被拥护和掌握权力的是有钱有势的人,他们的头脑往往就像读经中指出的恶人一样。

读经二 (雅3:16-4:3)

​两种本能常常掌控着人,它们就是嫉妒和纷争。它们与从上而来的智慧相反(16节)。它们是一切恶行的根源。

​然后作者指出「天主的智慧」的特征,他告诉我们哪里有理解、善意、慈悲和平、慷慨,那里就没有嫉妒和虚伪。只有这样被天主的智慧引导的人,投身于此的人,才会在人间建立友爱,成为和平的缔造者。(18节)

​读经的第二部分(1-2),质问世界上、社会中,包括基督徒团体中,不和睦的原因。第一条就是贪婪地聚集物质财富,因此而造成竞争、嫉妒、冲突和进一步的贪婪。战争和冲突的爆发就是因为人的自私,试图操控他人,而不是彼此服务;掠夺他人,而不是付出;竞先抢占高位,而不是像耶稣劝告的那样选择末位。

​依靠从上而来的「天主智慧」的基督徒不应该与这种行为方式有任何沾染。如果只是真诚地服务兄弟姐妹,那就将消除冲突的根源。

​读经的最后一部分(3),雅各伯邀请我们真诚地祈祷

​有时候我们祈祷并不是为了承行天主的旨意,而是呼求实现我们自己的梦想,自我和激情的计划。为了满足我们自私的梦想而乞求天主的介入是没有用,也没有意义的。我们应该向上主祈求的是智慧,以及理解和承行上主旨意的能力。

福音 谷9:30-37

在福音中有些内容一再重复,但都不是偶然的,每一次重复都有原因。增加面饼、门徒们彼此争论谁最大、老师关于这些奢望的回答,还有耶稣拥抱儿童,都在马尔谷福音中重复了两次。预言受难甚至重复了三次,每一次都被门徒们反对、阻止,他们没有能力理解一种由人的观念看来没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读经的第一部分,给我们提供的是第二次耶稣宣告这个将要发生的事件:「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中,为人所杀;被杀以后,过了三天,他必要复活」(31节)

「将要被交付」。被谁交付呢?我们不得不问。答案似乎很明显:被犹大出卖交付。但是实际上相反,我们遇到的是一个神学问题。在神学上称为「神圣的被动」,例如:在圣经中常常用一个被动词汇来指天主的某种特殊作为。所以,是天主圣父奉献圣子,把圣子交付到人类手中。

恋人没有其它方式可表达他所有的爱,而不是把自己投入到所爱之人的怀抱中。这就是天主所做的:把祂自己交付在人类手中,尽管知道人们会怎么样对待祂。

这种伟大的爱的答案是戏剧性的,并在将来由耶稣宣布:他们将会杀害祂。犯罪的不只是司祭和经师,而是人类。如果天主停留在天上,祂可能被人类遗忘,最多不过被咒骂,可是当祂决定来到世上时,祂就把自己交付给人类,就交付给了死亡。

门徒们没有能力理解天主的这种爱,他们的思想与天上的相差太远,而且不敢询问耶稣给予澄清。(32)

很容易理解他们的这种迟钝。根据耶稣的教导,人子的期待与辣彼教导的宗教信念格格不入,与他们的祈祷相反。他们无法接受天主把祂拣选的人扔给敌人手中,投入失败。这与约伯书中的智者,特曼人厄里法次说的一样:「请想:哪有无辜者丧亡﹖哪有正直者消逝﹖照我所见:那播种邪恶的,必收邪恶;散布毒害的,必收毒害」(约4:7-8)。还有圣咏作者也同样认为:「我作过幼童,现今已经年老,从未见过正义的人被遣弃。也未见过他的后裔行乞讨」(咏37:25)。

如何才能把天主的正义与人子的失败,甚至死亡来调和呢?

我们没有必要惊异,即使门徒们听到耶稣两次宣告受难后,他们仍然没有能力理解,也就是说没有接受默西亚的受难;甚至我们也没有必要惊奇福音书作者特别的提示:他们不敢问耶稣任何问题,因为他们还记得当伯多禄试图阻挡耶稣走上十字架时,耶稣对伯多禄的指责,那是非常严厉的指责。他们意识到,一旦触及这个问题时,师傅变得非常严厉,毫不妥协,不接受任何反对意见和任何建议。与基督思想缺乏一致是不可避免地导致人的封闭。在读经的第二部分(33-35),福音书作者向我们肯定了这种结果。

门徒们没有明白,或者有意关闭眼睛和耳朵,为了不接受师傅的话,不观看他指示给每一个门徒的目标。

他们仍然跟随耶稣走向耶路撒冷,但是,恰恰是在走向十字架的路上,他们仍然在编织与耶稣教导相反的梦想。

来到葛法翁,师傅问他们:「在路上你们讨论了什么呢?」(33)。他的发问不是问题,而是谴责。一路上门徒们都卷入了讨论。

他们现在沉默了,因为他们的面具被揭穿了,他们羞愧,他们明白犯了错误,他们知道关于争夺首位的问题,师傅一向是坚决制止的。

关于等级和优先权的问题,辣彼们已经严肃讨论、激烈争论过。在餐桌上、会堂里、路上、聚会中,是否保留荣誉位置的问题一直被争论。在天堂的圣人们甚至也被分为不同的等级,一般认为分为七级:不同的等级取决于不同的功劳。如同圣人在天堂,世界上的人也应该区分级别:义人位置高,不洁的人和穷人在边缘。

关于等级的问题和荣耀头衔的问题,耶稣数次明确给予回答。

马尔谷非常精心地设计了一个场景。当门徒们尴尬和沉默的时候,耶稣坐下,也就是彼辣给门徒们讲重要课程的时候那样。然后召集门徒们来到身边。他请他们聚拢过来是因为看到他们不敢靠近他,感觉上远离他。最后才宣告关于什么样的人是最伟大的隆重宣布:「谁若想做第一个,他就得做众人中最末的一个,并要做众人的仆役。」(35)

这是耶稣关于生活经验的概括,它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作者以不同的方式重复了六次。

马尔谷给我们的场景是在家里,这个家是指基督徒团体。每一个团体,都应该认真反省耶稣的话,严格避免制造各种名目寻找优先权,在内部制造统治和奴役。尤其是应该注意不要贪婪社会上流行的敬礼和崇拜。「在你们中间,不应该如此!」耶稣这样告诉我们。(路22:26)

在基督徒团体中,拥有重要位置的人应该放弃任何自以为伟大的想法。教会不是帮助人跳上高位、出人头地、或者统治他人的跳板。教会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在这里,任何人都得以肯定自己从天主那里获得的恩赐,在对兄弟姐妹谦卑的服务中庆祝自己的伟大。在天主的眼中,最伟大的人是最相似于基督的人,为众人做仆人的人。(路22:27)

为了让讲课获得好效果,耶稣做了一个象征性的动作,这是读经在第三部分告诉我们的(36-37)。耶稣领过一个小孩子来,放在门徒中间,抱起他来,给他们说:「谁若因我的名字,收留一个这样的小孩子,就是收留我。」

在后面的章节中,马尔谷记载了另一个耶稣与孩子的故事,特别强调了耶稣对孩子的爱护和温柔。一些母亲把孩子带到耶稣跟前,希望耶稣抚摸他们。实际上,天主与人类身体的接触,赋予人力量、善良、温柔和精神的沟通。可是门徒们不喜欢这种过分的家庭化和信任,而是感觉到要谴责和推开入侵者。因此,耶稣很愤怒,对他们说:「让小孩子到我跟前来,不要阻止他们!因为天主的国正属于这样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谁若不像小孩子一样接受天主的国,决不能进去。」耶稣遂抱起他们来,给他们覆手,祝福了他们。(谷10:13-16)

在这段经文中,孩子是我们应该效仿的楷模,耶稣邀请我们要成为像他们一样,才能够进入天国。在今天的读经中,相反,孩子成为脆弱和无助的象征,需要照顾和爱护。

在耶稣的时代,像今天一样,孩子们受到爱护,但是没有受到社会的重视,没有法律地位,他们甚至被认为是不洁的,因为他们会违反法律要求。

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背景,那么耶稣的意思就很清晰了。他希望他的门徒们组成的团体,能够把注意力和主动性更多地放在最贫穷的人、无助的人、不洁的人和社会低层的人民身上。

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老师都偏爱较勤力、有教养的学生,教练夸赞更加有实力的运动员,可是母亲们的标准却不一样,她们的爱和关怀会多加于脆弱的孩子。

基督的门徒应该跟随师傅的榜样,拥抱孩子。

孩子是完全依靠他人,没有能力生产,只是消费,在各方面都需要帮助。他们甚至可能制造麻烦,不会像成年人那样思考。

但是,要拥抱一个四十岁却仍然像孩子一样需要帮助的人,是不容易的,他可能是粗鲁的、制造恶作剧、无知,阻碍他人的有序生活,没有承诺。拥抱这样的人确实很难。「拥抱」他,不是说要满足他的一切愿望,迎合他的心血来潮,鼓励他的懒惰,而是教育他,帮助他成长,使他成为成熟的人。

在每一个基督徒团体中,都有这样的「孩子」,不洁的人,甚至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在中都有一个「孩子」。拥抱是一种表达快乐接受,信任,尊重和彼此服务意愿的姿态,所以我们觉得有必要被我们团体的兄弟所拥抱。

当我们在弥撒中彼此交换「神圣的拥抱」(格后13:12)时,也就是表示这种互相帮助和无条件接纳的标记。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