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一日 诸圣节家庭的节日

在过去,圣人受到极大的欢迎:在教堂摆满了各圣人的雕像,或许求助于圣人们比求天主还要多。圣人中有司机主保、学生主保、失物主保、眼疾主保、甚至喉咙痛主保等。这些圣人被视为是天主与人之间的中保,他们在天主前为世人转祷,他们的祈祷可以使天主的心变软。因为人与天主之间的距离太远,当人遇到问题时,感觉天主是不可接近与特别陌生。

今日,向圣人祈祷要求向天主转祷有减弱的趋势。我们怀着一颗子女般的信心,常常是直接向天主祈祷。玛利亚也是一样,被认为是教会团体的成员,象是兄弟姊妹一样。玛利亚的生命,是所有跟随基督的信徒的典型与模范,也邀请所有的基督信徒在任何时候都向天父祈祷。

「圣人」这个词的意义,是指天主的恩宠临在人身上,使人与那些不洁、软弱、易逝和不完全的人分开。在所有的人中,只有基督拥有这样的美德,只有基督才可以完全被称为「圣人」,正如我们在光荣颂中所唱的一样:「只有你是圣的」。但是,我们可以向着基督提升自己,分享衪的圣洁。衪来世界上的目的就是为了陪伴人参与天主的圣善,朝着我们自己不可能达到的目的:。「所以你们应当是成全的,如同你们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样」(玛5:48) 。

耶稣的首批门徒们有许多称号。他们被称为「加里肋亚人,纳匝肋人」,在安提约基雅,被称为「基督徒」。实际上这是一个带有贬义的称号:「加利肋亚」的意思是反对者的代名词;「纳匝肋人」的意思是是从一个不被人尊重与轻视的小村庄出现了他们的导师;而「基督徒」的意思是「傅过油的」,是那位「造反者」的跟随者,而那位被天主所傅过油的,却死在十字架上。然而他们并不是用这些称号。他们确定后此之间是情同手足的兄弟姊妹,是一群有信仰的人,是耶稣的门徒,是完全的人,是一群圣善的人。

保禄给生活在斐理伯的所有圣者写信(斐1:1),给厄弗所的圣者写信(厄1:2),给整个阿哈雅的众圣徒写信(格后1:2),给所有在罗马被称为天主的圣徒的人写信(罗1:7)。他不给天上的圣者写信,而给那些具体的生活在斐理伯、厄弗所、格林多、哥罗森、罗马的圣徒写信。他们才被称为圣徒。圣人就是每一位门徒:无论是那些已在天上与基督在一起的人,还是生活在这个世界象是朝圣旅行的人。

东正教教堂里,只有那些在天上的圣人被画成壁画,显示在墙壁上。他们的形象,从头到脚,象是《默示录》中所描写的长老一样(默7:9)。这是提醒所有参礼的人,让他们记住,此时只能用信德的眼光瞻仰圣人,并继续与世上的圣徒们在一起。这是由上主所召叫为团体的一员,使之能光荣天主。

为了更好理解这样的信息:现在让我们重复以下的话:

天主,无论在天上或地上,你的家庭是圣善的。

读经一:默7:2-4,9-14

人类的生命充满了多少的痛苦、眼泪与失望﹖为甚么在世上有这么多的辱骂、暴力与不义﹖在《默示录》中有四章描写这样的痛苦(5-8章),就是有关「七印」的章节。

正如长老所叙述的一样,在天主手中有一个宝座,《默示录》中记载着人类的历史过程,这个历史其实就是充满了冲突与挑战,并富有悲剧性的色彩。在这本书中也记载着对那些令人心烦与不安的邪恶势力的答覆,但是这本书却盖着印,没有任何人可以打开这个印。

天主奥秘是不是没人可以解开而永远是一个谜呢?对此,《默示录》的作者感到不可安慰的痛哭起来。这时有一个长老走过来靠近他身过说:「不要哭!看,那出于犹大支派中的狮子,达味的苗裔已得了胜利,他能展开那书卷和那七个印」(默5 :5)。

这就是那只被宰杀的羔羊,一个接着一个,打开七个封印并显示其中的奥秘。

今日读经一就是取自在开了第六个印之后所发生的事情。这事以后,我看见了四位天使,站在大地的四角上,握住地上的四股风,不让风吹向大地、海洋和各种树木。我又看见了另一位天使,从太阳出升之地上来,拿着永生天主的印,大声向那领了伤害大地和海洋权柄的四位天使呼喊,说:「你们不可伤害大地、海洋和树木,等我们在我们天主的众仆额上,先盖上印。」以后,我听见盖了印的数目:在以色列子孙各支派中盖了印的,共有十四万四千。

被选者与获救的人数是十四万四千,这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它是12×12×1000,而不是像有些人错误地理解成天堂上圣人的数目。它指的是所有生活在世界上的人,基督徒因着洗礼时所留下印,被加入天上特选者的行列。

这些人并没有享受特权,并没有被免除受到试探与痛苦的挑战,与别人一样。他们甚至被深渊的力量所威胁,却被上主所拯救,在上主内获得新生命与度着一种新生活,就是分享天主圣善的生活。他们明白了上主在世上的计划,默想这些计划时,与人怀着一种不同的视线,与世界的想法不一样,从高处,按照天主的眼光看世界。

与别人一样,他们也忍受了非常严厉的试探与考验,但是却没有被这些所战胜。疾病、痛苦,对他们的出卖为他们来说并不是失败与荒谬的时刻,而是成长、成熟的时刻。死亡为他们来说并不可怕,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在这个开始中,诞生新生命。

被杀的羔羊,因为仇恨而被杀,但却向人显示自己的,向人显示了天主即使在人认为最荒谬的时候,也可以实现自己的计划并向人带来救恩。

向世上的基督徒团体的圣者们显示了自己的第一个天上异像,目的就是要告诉他们,这是天上圣者团体的预像,现在出现了一个没有人能够数清的圣徒们的团体。是从天下各民族,各邦国,各语言中而来的。在羔羊的宝座前站立,身穿白衣,手持棕榈枝(9节)。

「白衣」是喜悦与新生命的标记,向人显示这些圣者已经获得一个完整且全新的生命,再没有任何罪过与痛苦的折磨。「棕榈枝」是忠实跟随基督获得胜利的标记。是谁呢?就是天上圣者的团体,就是那些曾经在世上,无论面临什么情况都对基督保持忠信;在结束了世上旅程后,进入天国并获得真福的人。他们与被宰的羔羊一样,为了爱而忍受了痛苦与迫害,并付出了生命。这些人是由大灾难中来的,他们曾在羔羊的血中洗净了自己的衣裳,使衣裳雪白,天主向他们宣布他们胜利并向他交付棕榈枝(14节)。

接下来的章节并没有出现在今日的读经一中,描绘的那些被选者的命运与结局:「他们再也不饿,再也不渴,烈日和任何炎热,再也不损伤他们,因为,那在宝座中间的羔羊要牧放他们,要领他们到生命的水泉那里;天主也要从他们的眼上拭去一切泪痕」(默7:16-17)。基督,被宰的羔羊,认识那些托付给自己的羊群,因为这些羊群跟随衪直到奉献自己生命的时刻。

读经一是为处在亚细亚的基督徒而写的,是为鼓励他们。因为在第一世纪末,因着外在的迫害与挑战,他们处在危险中,甚至有背教的可能,否认自己的信德与耶稣为救世主。作者写这段,与他们分享天上的真福,并要求他们在信德上站稳,怀着坚忍与信心继续跟随被宰的羔羊。

读经二:若一3:1-3

基督徒在领洗时所领受到的天主性生命,是真实的灵修生活,是一个奥迹。为了解释这个奥迹,耶稣用比喻对尼苛德摩讲论这事。耶稣说,正如风一样,没人知道它从哪里来,也没人知道它要到哪里去,但是我们知道它是存在的,可以感觉它的存在,也知道它的效果。天主性的生命并不是用人的感官可以体验的,天主临在的标记是不容否认的。谁接受天主的信息,就是一个新人,由天主的圣神所带领,与世界的神不同的那位。

今日读经二以喜悦的心情开始:「请看父赐给我们何等的爱情,使我们得称为天主的子女,而且我们也真是如此」(1节)。

在犹太人的想法,做儿子不仅是继续父亲的生理生命,也相信在儿子身上可以看到父亲的真实临在。正是为此缘故,在儿子身上父母双亲的形象是可见的与可认识的:儿子的外貌与脸形,当然,尤其是因着儿子的伦理行为,对天主保持忠信的心,这样,父亲的特征就可以在儿子身上显现出来。

在现世,一个真正基督徒的身上是拥有神性生命的临在,就是在自己身上反映天父的影子与形象。若望解释说:「世界不认识我们,是因为不认识生我们的天父」(1节)。这样的思想与心情与天父相符合,使人相似天父,与别人不一样,他们是「圣人」。那么,那些只关注地球现实的人就不了解,那并不奇怪。

保禄也这样教训在格林多的基督徒团体。他说,基督的门徒,所拥有的智慧与这个世界的智慧是不兼容的:我们在成全的人中,也讲智慧,不过不是今世的智慧,也不是今世将要消灭的有权势者的智慧;我们所讲的,乃是那隐藏的,天主奥秘的智慧,这智慧是天主在万世之前,为使我们获得光荣所预定的;今世有权势的人中没有一个认识她,因为如果他们认识了,决不至于将光荣的主钉在十字架上。经上这样记载说:『天主为爱他的人所准备的,是眼所未见,耳所未闻,人心所未想到的。可是天主藉着圣神将这一切启示给我们了,因为圣神洞察一切,就连天主的深奥事理他也洞悉。除了人内里的心神外,有谁能知道那人的事呢﹖同样,除了天主圣神外,谁也不能明了天主的事。我们所领受的,不是这世界的精神,而是出于天主的圣神,为使我们能明了天主所赐与我们的一切。为此,我们宣讲,并不用人的智慧所教的言词,而是用圣神所教的言词,给属神的人讲论属神的事。然而属血气的人,不能领受天主圣神的事,因为为他是愚妄;他也不能领悟,因为这些事只有藉圣神才可审断(格前2:6-14)。

在唤醒基督徒应该意识到自己是天主子女的高贵身份后,作者邀请人默想我们所希望与期待的最后光荣的生命:「我们现在是天主的子女,但我们将来如何,还没有显明」(2节)。我们现在的存在状况并不是最后与决定性的,因为我们还受尘世生命与条件限制,阻止我们看见我们的本来面目。有一天。遮在我们脸上的帷幕将被揭开,到时我们将会看到天主真正的面目。胎儿从母腹中接受营养与生命,为了更好的生活,胎儿不能看见自己母亲的面目。只有在出生后才可以看到并亲吻母亲的脸,才可以看见怀孕的那位。

在这个世界上,人的存在就像等待产妇生产的时刻一样,在天主的怀中生活,认识天主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生活,行动与存在都在他内(宗17:28)。但是我们却不能看见天主的面目,但是我们知道当天主的面容有一天要显露出来,我们将相似天主,因为我们可以看天主的真面目(2节)。

福音:玛5:1-12

人总希望可以见到天主的面,询问天主,知道天主的思想,发现天主的计划。怎样可以找天主呢?我们可以在那里遇见祂﹖在古代,人们认为最理想与天主相遇的地方是山顶。所有的人民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山顶---就是在天与地交汇的地方,是神所住的地方与人所向往的目标。在希腊人的奥林山上,在美索不达米亚人居住的地方,在乌家里特(UGARIT)的匝斐(TZAPHON)山上,都可以与神遇。

以色列子民也有这样的信念。亚巴郎、梅瑟和厄里亚都有很强的灵性体验,在山上与天主相遇,就是在摩黎雅山、曷勒布山、加尔默耳山。玛窦记载耶稣的第一篇讲词就是在山上。

基督徒的热心敬礼就是在这个俯瞰葛法翁的山丘。修女们将它变成了和平,默想和祈祷的绿洲。在巨大的橡树下散步,由黎巴嫩港湾所吹的风传来的沙沙声,默想耶稣及他的门徒多次穿过这里,令个人自然地感到那就是天国的气氛,寻找天主的思想与情感。

为了更好理解以下的福音信息,玛窦所写的山上并不只是反映它的地理位置,而是其神学上的意义。在圣经中,山不只是一个真实的地理位置,更是可以随时与天主会晤并聆听天主话语的地方。

现在我们可以看看现场。耶稣远离平原,是一个社会象征,在这里 — 按照《训道篇》的作者说:「我也看出各种劳苦和一切工作的技巧,都是出于人彼此间的竞争:这也是空虚,也是追风」(训4:4)。他爬到山上,审判的标准与世界的生命截然不同:是按照天主的计划而行。

广义来说,世俗的价值是按以下的秩序而定的:第一是健康,第二是家庭,然后就是个人专业的成功、银行账户存款及朋友等。当然甚至天主与圣人们都在这样的分类内,但是却排得很低。正如在前面所提到的,天主的分类标准其实是对人的益处,正如人心中所希望与所渴望的一样。如果人按照世界的标准行事,在天主眼中是不是个成功的人呢?天主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为了不冒险,使自己的生命方向与天主所愿意的方向相反,和不浪费自己的生命时间,现在有必要反省自己的标准与天主审判的标准。在这座山上为人提供了什么样的价值?

今日的福音邀请人去反省由耶稣所倡议的价值观,就是那些在天上的圣人们已经实践了的,而那些还在世上的圣人,因受到他们的榜样鼓励,感召跟随他们的芳踪。

神贫的人是有福的(3节)。

要解释这端真福,不是件容易的事。有的人认为这是对那些贫困、乞丐、被剥削的人而讲的,认为天主只喜欢这样的人,天主会来解救这些人,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甚至觉得所有的人都应该变成物质贫穷的人。明显的,这样的理解是错误与荒谬的,无意义的。天主并不希望人物质上贫穷,而是在人群中没有贫乏的人(宗4:34)。

另外一些理解「神贫的人」,认为就是虽然拥有很多财产,他们的心却并不被这些财产所占据,并随时准备慷慨大方地奉献自己的财产给那些有需要的人,特别是处在有急需要的人。「施舍」,虽然在圣经一些章节中出现过很多次,却并不能给世界带来新的「正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不平等与不平衡的问题,因为很多人认为世上富人与穷人的存在是符合人性需要的。

将属于别人的还给别人」的原则,建立社会原则,大部人认为这是正确与适当的;实际上这是一个假的许诺,它来自我们认为东西应该是属于人的,而实际上所有的都属于天主。「大地和其中的万物,属于上主,世界和其间的居民,属于上主」(咏24:1)。人只是世上一切的管理者,而人总有一天,要向上主交帐。

正是因为错误理解人与世上财物的关系,因此人渴望拥有世上的一切,并积攒财富,妄想可以控制这些,于是所有邪恶的事物就接踵而来:战争、暴力、分歧、嫉妒(弟前6 :10),因此这个不人道的世界就产生了痛苦,并渴望新的拯救(罗8:19-25)。

实际上我们对所有财物的观念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如果一切都是天主的,我们就不能说是「我的」,「你的」甚至「我们的」,因为所有都是属于造物主的。

圣经中世界的形象就是宴会的礼堂,天主在赐予每一个子女生命时,就邀请了每一位进入祂的宴会。人就是与自己的兄弟姊妹同桌共食的人,他们的喜悦就是白白地分享由天主所赐予的礼物。谁如果管理物质视为是自己的财产,就是偷窃的行为。人的生命也不属于自己,而是天主的并必须为爱而献出的礼物。

面对世上的物质财富,与那些玩世不恭的人不同,耶稣从来没有轻视这些财富。为耶稣来说,即使是不义的财富,只要分施给穷人,也是有意义的(路16:19)。不过,虽然耶稣从来没有批评过这种做法,但他视之为危险,为很多人来说,是进入天国的一个不可承受与跨过的障碍。耶稣说:「富人难进天国」(玛19:23)。

一个人越喜欢拥有更多的财富,就越多人试图把自己的心与财富联系,为自己保存并自私地运用。

为那些愿意跟随耶稣和成圣的人,耶稣邀请他们放弃所有的一切:「你们中不论是谁,如不舍弃他的一切所有,不能做我的门徒」(路14:33)。真福内容的理解是在基本的要求,分享一切从天主而来的。

耶稣并没有认为贫穷是有价值的,而要求在「心灵上的」贫穷。只有在自由的选择与行动中,那些自愿空虚自己,按照天主的计划管理财富的人才是有福的。 「神贫的人」,指的就是那些不为自己计划与打算的人,不为自己积攒财富的人,而能够按照天主的意愿,随时准备为了那些有需要的人而与人分施自己财富的人。

要注意:「贫穷」,按照福音的意思,并不是那些什么都没有的人,而是不为自己计划与打算的人。谁拥有的多,谁会受益更多,这样的人就是富有的,也会变成别人羡慕的对象,这是使自己在人群中出类拔萃。谁如果为那些有需要的人分享自己的财富,并为那些有需要的服务,就是「神贫的人」。

即使是那些在物质财富上贫乏的人,也不一定是「神贫的」。不是要去诅咒自己与别人,而是为了要改变自己贫乏的状况,觉得需要用暴力与欺骗去改变这种状况,觉得要改变被别人瞧不起的状况中释放出来,并幻想有一天可以像那些富人一样可以获得高位与尊敬。

自愿选择贫穷,不受自已所拥有的财富束缚,并放弃自私的心,这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也不是留给一些想成为英雄或想自己比别人更完全的人。而是那些圣人、基督徒的特征。

对神贫的人所许诺的真福,并不是未来久远的事;并不是许诺在死后可到天国,而是带来一份立即可以体验的喜悦:天国是属于他们的。从决定开始成为神贫的人那个时刻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天国」,就属于天上圣人的家庭。

这真福并不是一个要放弃所拥有的信息,而是给人带来一个希望:当所有人都成为「神贫的人」时,就再也没有人感到自己是有需要的,因每人都用天主所赐的礼物,像天主一样与弟兄姊妹们分享及为他们服务。神圣的天主,他拥有一切,而成为无限的贫穷,他亳不保留,拿出一切,甚至自己的儿子。

哀恸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安慰(4节)。

教会的多个世纪中,提倡苦修主义,并劝告人所受的痛苦与基督的苦难结合,具有意义与价值。这样在教会内唤醒了很多人充满激情地去度苦修生活,但也带来了一些误解,认为痛苦可以取悦天主。但实际却不是这样。天主并不喜欢那些折磨人的痛苦,因为这些痛苦将天主子女的真正面貌扭曲了。耶稣引述欧瑟亚先知的话说:「我要的是仁慈,不是祭献」(玛9:13)。

「哀恸的人是有福的」,讲的是什么意思呢?这还必须从圣经中这个词的意义开始。在《依撒意亚先知书》中所讲的「哀恸的人」,指的是那些没有房屋居住,没有田地耕种,因为他们祖先的田地被外邦人所侵占,必须要给为新的田地主人工作,并常受到不义、剥削、欺诈与羞辱的对待(依61:7)。

对这些心灵忧伤,坐在灰土中与穿苦衣的人,先知向他们宣布希望的信息(依61:3)。天主正要介入这样的情况,要改变这种环境与消灭痛苦的原因:给熙雍悲哀的人一项冠冕来代替灰尘,喜乐的油以代替丧服,颂赞以代替沮丧的心神。他们将被称为正义的橡树,上主为光荣自己所种植的园地(依61:3)。

在纳匝肋的会堂中,耶稣引用了这段来描述自己。耶稣来的目的正是为了应验了天主的这种许诺(路4:21)。

哀伤的人认为是有福的,因为这样的人对世界上的痛苦与悲伤会注意和敏感,与哭泣的人一起哭泣(罗12:15)。面对世上的痛苦,有一颗同情的心,而不单单只是等待天主的救援。他们将在天国里受到安慰:与耶稣,神圣的那位,及所有的圣人们一起,生活在和谐的秩序中。所有的痛苦与泪水,将会被抺去。

温良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承受土地(5节)。

「温良」这个词,是指那些服从的人,对挑战性的行为也不发怒,对世界上不正义的事也不感到义愤填膺。这样一个逃避任何冲突的人也是有福的吗?

耶稣所说的「温良」这个词,来自旧约中圣咏第三十七篇。在那里所说的意思是:那些没有任何权力、自由与财产的人,是贫穷的,因为有权力的人剥削了他们的田地、房屋,并虐待他们的子女。即使他们受到不正义的对待,他们也不能反抗。

他们并不是放弃,而是拒绝任何形式的暴力;不被义怒所指引,不采取报复的行动。他们将一切都托付于上主手中并在希望中等待天国的来临。这种等待天国的来临并不象是等待公共汽车来临一样的消极被动的等待,而是怀着希望并在具体的工作与实践中等待。

耶稣就是真正「温良」的模范(玛11:29,21:5),他肯定不是一位软弱与害羞的人。他生活在别人对他的误解与冲突中,而他却用一颗温良的心对待他们。耶稣放弃暴力的报复,爱护那些敌视他的人,怀着一颗忍耐与容忍的心服务所有的人。温良的人与耶稣一起在世界上为实现天主的意愿而努力,对那些反对天主计划的人,也力图帮助他们。

对温良人的许诺是要承受土地。从天主那里接受土地,与天主一起建设一个新世界,一个新人类。这是一个梦想吗?是的,但是天主与圣人是不会让那些邪恶与假的许诺欺骗他们,因为试图引诱他们确信与邪恶共同生活在一起,面对世上令人荒凉的环境时,不要让人失落希望与为此而奋斗的行为,这就是保禄所说的用坚忍去抵抗一切的压力(得前1:1-3)。

飢渴慕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得饱饫(6节)。

飢饿与口渴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耶稣叮嘱自己的门徒,对「正义」就应该怀有这样飢饿与口渴急不可待的心情。甚么是正义呢?人的正义指出:所有人都按照应得的待遇,善良的人得到回报,有罪被罚,无辜释放。「执行正义」实际上是送到绞刑架的同义词。是不是应该如飢渴的渴望这种正义呢?「正义」这个形容词,可以用在天主身上,但是要小心,因为容易将天主想象成一个审判的执行者,并保证那些行为正直的人,对他们许诺各种赏报,而同时也会惩罚那些作恶的人。

在圣经中常常论及天主的正义,但经常及只是与天主的慈善是同义词,从来没有我们所想的「分发正义」的意义。天主是正义的,并不是因为天主按需分配,而是用自己的爱去使那些作恶的人回头,使他们成为正义的。天主是正义的,因为天主愿意所有的人都认识真理,并获得救恩(弟前2:4)。

为我们来讲,「正义」是指邪恶的人受到惩罚;而为天主来讲,「正义」指的是天主可以使以前作恶的人成为义人,将犯罪的人从罪恶深渊中解救出来。没有任何人像耶稣一样渴望在这个世界上建立这样的正义。对于那些邀请他吃饭的门徒们,他说:「我的食物就是完成派遗我来者的旨意」(若4:34)。只有天主的正义才能使飢饿的人获得饱饫。耶稣的话语使人成为义人,有一大群人等待着听耶稣的话,于是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谷6:31)。

圣人就是那些与耶稣分享如飢渴般希望所有兄弟姊妹都获得拯救。

对这些人的许诺:他们将得饱饫。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已经体验到天主的喜悦,。「天上的天使将为一个罪人的悔改而欢乐,这样的喜悦比那无须悔改的九十九个义的欢乐还大」(路15:7) 。

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怜悯(7节)。

这个真福似乎是介于宽宏大量与报复之间。似乎是邀请人时常准备宽恕与同情。这是「怜悯」的一方面,也与耶稣的叮嘱相符合:「你们应当慈悲,就像你们的父那样慈悲。你们不要判断,你们也就不受判断;不要定罪,也就不被定罪;你们要赦免,也就蒙赦免」(路6:36-37)。

在圣经中,「怜悯与仁慈」,不仅是内心同情的感觉,更是一个外在的行动,对那些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希腊原文说这个撒玛黎雅人对那个被强盗打伤的人做了慈善的事(路10:37)。

耶稣时代的犹太经师们这样教训说:天主是充满仁慈与怜悯的,因为天主完成了慈悲的工作:「天主用树叶为亚当与厄娃做了件衣服」(创3:21)。这样,你们必须要为那些赤裸的人以衣服穿。天主也探访病人,当亚巴郎去找寻他,和探访不生育的撒拉(创18:1)。这样你们必须探访那些患病的人。天主与那些赤身露体的人等同。天主也安慰依撒格,在他失去了父亲后(创25:11)。这样你们也必须要安慰那些忧伤的人。天主也安葬死者,是天主安葬了梅瑟(申34:6),这样你们也要安葬那些死者。怜悯人的人,就是在面对别人的需要时,怀着天主所拥有的心情,并介入这样的需要中,用自己充满慈悲与怜悯的善行对待别人,正如天主所做的一样。

许诺:将得到怜悯。在新世界中,在天国里,当他们有需要时,总会有那些随时准备帮助他们的兄弟姊妹们,并向他们伸出援助的手,甚至不惜生命来支持他们。

心里洁净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看见天主(8节)。

纯洁是在犹太宗教中最典型的特征。任何形式的外邦敬礼,与任何死物相接触,都被认为是污染与不洁的,都应该是努力避免的。由于这要求保持「圣洁」的条件,犹太经师们给人划分了很多禁令与细小规则,为的是与那些认为不洁的事情保持距离,因为这些不洁的东西与天主的圣善与洁净相冲突。当然有些可以给人带来不洁的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就要有取洁礼(谷7:3-4)。

耶稣所要求的并不只是外在的行为,而是内在的心灵纯洁。「并不是从外面进入人内心的可以污染人的,而是从里面出来的」(玛15:17-20)。洁净的人就是那些保持心灵合一的人,就是不会同时爱天主而又爱偶像崇拜的人。

一个同时服侍两个主人的人,他的行为与信德要求未能保持一致的心。谁如果爱天主,而在心中却恼怒自己的弟兄或姊妹,谁若外表没有犯过严重的罪过,但在他心里有淫念,他就是有一颗不洁的心。(Mt 5:28)

许诺:将看到天主。只是对这些人许诺将看到天主的面容,将在天主的双臂中体验到上主的慈爱与光辉。

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称为天主的子女(9节)。

耶稣时代的犹太经师们较注重的,除了怜悯与仁慈外,就是缔造和平,在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他们说,每一个带来和平的行动,都会获得天主的祝福。

有福是因为和平,不是通过暴力而获得;放弃一切暴力,使所有的战争与冲突都熄灭;有福是因为使彼此之间的竞争通过对话而使彼此达成一致,在和平中共处。但是在圣经中,「和平」并不只是没有战争,而是全部的喜悦与福乐,与天主、与别人、与自己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繁荣、财富、健康、喜悦。和平的人,就是通过每个人的努力,藉这种充满平安与喜悦的生命,使每人都在平安中生活。

最美丽的许诺给予这些圣者:天主称他们为自己的子女。

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10节)。

在世上总有一些灾祸是人不能预知的。每人都可能被灾祸、疾病、不幸所打撃。其他的痛苦都是愚蠢的或不道德的行为的结果,这是我们做坏事的后果。现在也存在着第三种类型的迫害:这是我们不愿意的,但是我们必须要承受的,因为这是不可避免要付出代价的,就是我们因选择跟随基督而受到的迫害。

耶稣并不欺骗自己的门徒们,没向他们许诺荣誉与成功,也没有许诺会获得人的同意与赞同。祂反再三重复并强调跟随祂会带来迫害:徒弟能如他的师傅一样,仆人能如他的主人一样,也就够了。若人们称家主为「贝耳则步」,对他的家人更该怎样呢(玛10:25)?还有:但是,这一切事以前,为了我名字的原故,人们要下手把你们拘捕、迫害、解送到会堂,并囚在狱中;且押送到君王及总督之前,为给你们一个作见证的机会(路21:12)。几时人们在这城迫害你们,你们就逃往另一城去(玛10:23)。为此,天主的智慧曾说过:我将要派遣先知及使者到他们那里,其中有的,他们要杀死;有的,他们要迫害,为使从创造世界以来,所流众先知的血,都要向这一代追讨(路11:49-50)。

遭受迫害是教会的特征之一,也是基督徒的标记。保禄非常清楚强调:「凡是愿意在基督耶稣内热心生活的人,都必要遭受迫害」(弟后3:12)。这怎么可能发生呢?基督徒是和平与希望的使者,应该受到别人的接纳,并充满喜悦与感激。宣讲福音却带来冲突。理由是旧的世界秩序与天国之间不可共存,对那些带来和平与自己理念不同的人,想消除他们。基督对此付出生命的代价,耶稣的门徒也不应该希望有与耶稣不一样的命运。「你们要记得我对你们所说过的话:没有仆人大过主人的;如果人们迫害了我,也要迫害你们;如果他们遵守了我的话,也要遵守你们的」(若15:20)。

旧约也常常提到对义人的迫害。在圣咏中,义人询问天主说:「上主,我的天主!我一心投奔你;求你助我逃脱一切追逐我的人,求你救拔我」(咏7:2)。 「你仆人的岁月还能有多久?你何时处罚迫害我的恶徒?不按你法律生活的骄傲人,暗中给我挖掘了陷阱深坑。你所有的一切诫命全是真道;他们无理迫害我,求你协助我」(咏119:85-4-86)。耶肋米亚先知被反对与受到攻击,毁谤,并被囚在一个水池里。

在旧约中,迫害被视为是作恶的报应。人如果在迫害中,就会感到痛苦,除非有天主的解救。在新约中这样的思想改变了,为忠信于上主而受迫害是有福的。迫害不是失败的记号,而是成功的标记,并带来喜悦,因为证明所选择的是正确的,就是按照「天主的智慧」而行动。无可避免的是那些渴望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渴望将这种和谐社会按照「山中圣训」的基础上的人会受到迫害。因为他们为世界带来了服务的典范,并将权力的野心熄灭。这些对权力渴望的恶习,即使伪妆成德行或隐藏起来,也不能成功,因为这样的恶习与权力野心没有市场空间。

谁感受到自己的位置与特权受到天国来临的威胁,可以用暴力反抗。圣人们的生活从来都不容易,充满了挑战与困难。他们的命运就是接受了羔羊为他们所安排的一切,追随羔羊的脚步。

即使是处于迫害中,没有对试探让步,也没有让诱惑胜利。没有屈服由狼与狐狸所建议的道路,而是走在师傅所建议的道路上:「你们当爱你们的仇人,当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玛5:44),也走在保禄所建议的道路上:「迫害你们的,要祝福;只可祝福,不可诅咒」(罗12:14)。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